词条 | 中国古代相人术 |
释义 | 作者:译者:树人 ISBN:10位[780123054X]13位[9787801230546]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年 定价:¥13.80元 内容提要本书按照原文的体例分为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按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等,对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分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优缺点及其所能胜任的工作。对识人中的种种误区,也做了比较详尽的剖析,系统归纳出识人过程中多种常见的谬误,引导读者在实践中明察秋毫,知人善任。 编辑推荐本书按照原文的体例分为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按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等,对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分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优缺点及其所能胜任的工作。对识人中的种种误区,也做了比较详尽的剖析,系统归纳出识人过程中多种常见的谬误,引导读者在实践中明察秋毫,知人善任。 目录序 第一章察颜观色形神有九 第一节从外在表现认识人 第二节平淡之人为上材 第三节聪明之人阴阳清和、静动得宜、内智外明 第四节从五行、五体、五质、五常去认识人的素质 第五节五行对五德的表现方式 第六节从风度、仪表去识人 第七节从言谈举止去识人 第八节由声识人 第九节从外貌去识人 第十节从人的眼色去识人 第十一节从九个方面去观察一个人 第十二节人分五个等级 第二章偏刚偏柔十二质性 第一节平淡无味的全材 第二节论十二偏材的优缺点 第三节偏刚与偏柔 第四节十二种偏材的得失谈 第五节天生的质性不可变 第三章十二人才各有所专 第一节八种人才的专长剖析 第二节四种人才的专长剖析 第三节各种人能胜任的职任 第四章人性有别论辩有道 第一节与人沟通之缘由 第二节识人的七个主题 第三节四种不同的理 第四节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第五节九偏之情得失谈 第六节谈话的疏失 第七节常见的六种论辩之道 第八节谈话与辩论缺失的解决方法 第九节十种沟通秘诀 第五章量材而用量能而授 第一节浅谈利用人材之道 第二节量之才适其所 第三节量能授官之法 第四节君臣必备之才 第六章六材为政各有利弊 第一节清节之材 第二节法家之材 第三节术家之材 第四节智意之材 第五节臧否之材 第六节伎俩之材 第七章接人待物十种缺失 第一节两种常犯之错 第二节八种偏材待人接物之得失 第三节偏材仅好同体之人 第四节兼材与偏材 第五节谈话之得失 第八章文英武雄相辅相成 第一节文材武略 第二节英与雄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英材与雄材观 第四节英材较雄材更重要 第九章群材异品观其八法 第一节八观浅析 第二节察其夺正与救恶、辨其立场之坚定 第三节了解人才的内心状态之法 第四节识人名符其实之法 第五节识人是否模棱两可之法 第六节识人之通达闭塞之法 第七节观察人才情感反应,辨其困惑 第八节观其短处征知其长处 第九节察其智,以知能通达成事 第十章以情察人谬误有七 第一节什么是七谬 第二节被其声誉所误导 第三节被主观看法所误导 第四节衡量人心理状态的错误 第五节成功有早晚之别 第六节才质性格相同仍然有矛盾 第七节论才须考虑客观情况 第八节奇异之人难认识 第十一章人材精微知审皆难 第一节识人有两大难题 第二节难以识人的困难 第三节难以推荐任用的困难 第十二章自满无益谦让得福 第一节君子谦让小人争胜 第二节争胜将导致自我毁灭 第三节君子屈伸有节,进退有方 第四节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五节谦招益满招损 第六节三等之人的谦让与争胜 第七节无为乃有为 结束语 参考资料 后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