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论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杨艳春 编 出 版 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12018138 出版时间: 2005-12-01 版 次: 1 页 数: 418 装 帧: 平装 开 本: 32开 所属分类: 图书>政治/军事>中国共产党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论》在辩证地吸取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执政,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执政问题为中心,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哲学高度,合理运用西方关于执政合法性的基本理论,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要求,执政实践的发展与执政思想的不断成熟,科学执政的前提是认清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力,经济建设:执政有效性之基,文化建设:执政合法性之魂,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共产党执政治国的新方略七个方面,系统探索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合法性问题。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辩证地把西方执政合法性理论运用到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理性思考,系统探索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增强执政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目录导论 党必须重视的实践课题与理论课题 一、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面临的_项重大实践课题 (一)执政能力是执政实践中无法回避的规律性问题 (二)执政能力建设受到执政党普遍重视 (三)无产阶级执政党尤其要重视执政能力建设 (四)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历来重视以及当前亟须解决的实践课题 二、执政能力建设是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理论课题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探索的空间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执政能力概念、内涵及特点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能力”的概念 (二)本质、功能及过程意义上的“执政”内涵 (三)执政能力概念、内涵及特点 二、执政能力评价分析 (一)评价主体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维度 三、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历史性原则 (三)均衡适度原则 (四)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一、执政本质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 (一)执政为民是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二)执政为民的能力:党的执政能力的本质内涵 (三)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执政功能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 (一)增强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需求 (二)增强维护社会秩序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 三、执政过程、合法性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党的执政机制,增强党执政的制度合法性基础 (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维护和增强党的执政权威 第三章 路径之一:完善党的执政机制 第四章 路径之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