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制颗粒 |
释义 | 1.制颗粒的目的 中西药片剂绝大多数都需要事先制成颗粒才能进行压片,这是由原料物性所决定的。制成颗粒主要是增加其流动 性和可压性。流动性常以休止角表示,休止角小流动性好,否则相反。可压性最简单的衡量方法是以压成一定硬度的药片所需的压力表示,若所需压力小则可压性 好;或以在一定压力下压成药片的硬度表示,若硬度大则可压性好。颗粒的制备是湿颗粒法制片的关键操作,关系到压片能否顺利进行和片剂质量的好坏。具体目的 如下。 (1)增加物料的流动性:细粉流动性差,不能从饲料斗中顺利地流入模孔中,时多时少,增加片剂的重量差异,也影响片剂的含量,制成颗粒后增加了流动性。药物粉末的休止角一般为65度左右,而颗粒的休止角一般为45度左右,故颗粒的流动性好于粉末。 (2)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以减少药片的松裂:细粉比表面积大,吸附和容存的空气多,当冲头加压时,粉末中部分空气不能及时逸出而被压在片剂内,当压力移去时,片剂内部空气膨胀以致使片剂松裂。 (3)避免粉末分层:处方中有数种原、辅料粉末,密度不一,当在压片过程中,由于压片机的振动,使重者下沉,轻者上浮,产生分层现象,以致含量不准。 (4)避免细粉飞扬:细粉压片粉尘多,粘附于冲头表面或模壁,易造成粘冲、拉模等现象。 2.制颗粒的方法 (1)不同原料的制粒方法 ①药材全粉制粒法 将全部药材细粉混匀加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制成适宜的软材,挤压过筛制粒。粘合剂或润湿剂需根据药粉性质选择,若药粉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纤维性及流水 性成分,应选用粘合力较强的粘合剂,如糖浆、炼蜜、饴糖,或与淀粉浆合用;若处方中含有较多粘性成分,可选用水、醇等润湿即可。 此法适用于剂量小的贵重细料药、毒性药及几乎不具有纤维性的药材细粉制片。如参茸片、安胃片等,不适用于一般性药物,否则服用量太大。本法具有简便、快速而经济的优点,但必须注意药材全粉的灭菌,使片剂符合卫生标准。 ②部分药材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粒法 将处方中部分药材制成稠浸膏,另一部分药材粉碎成细粉,两者混合后若粘性适中可直接制成软材,制颗粒。若两者混合后粘性不足,则需另加适量的粘合剂或润 湿剂制粒。若两者混合后粘性太大难以制粒,或制成的颗粒试压时出现花斑、麻点,须将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再加润湿剂制软材,制颗粒。 此法应用较广,适用于大多数片剂颗粒的制备。如元胡止痛片、牛黄解毒片等。此法最大的优点是稠浸膏与药材细粉除具有治疗作用外,稠浸膏起粘合剂作用,而药材细粉大部分具有崩解剂作用,与药材全粉制粒法相比,节省了辅料,操作也简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