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丹麦弗莱维费斯肯级多任务舰艇 |
释义 |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海岸线长达7314公里。西面濒临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扼守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主要通道厄勒海峡。厄勒海峡的最狭窄处宽仅约4公里,最深处水深20米。丹麦是北约成员之一,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丹麦海军长期以来注重濒海作战能力。据最近据丹麦《2005 -2009防卫协议》,在对其三军进行大力度的整编中,整个潜艇部队退役,但海军在执行濒海作战时的特种能力将被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将继续发展与灵活支持作战舰艇和巡逻舰艇有关的能力。 濒海作战需要高性能小型舰艇,丹麦海军在八十年代初发展新型巡逻艇时提出了"标准-灵活"(Standard Flex)概念,即采用通用的平台和作战基础设施,根据作战使命不同选用模块化、可互换的作战载荷。现在"标准-灵活"概念已经成为丹麦海军舰艇发展的指导思想。基于"标准-灵活"概念,丹麦海军在1985年至1996年之间发展出"弗莱维费斯肯"(Flyvefisken)级多任务舰艇,由丹麦造船公司建造。 一、新型"弗莱维费斯肯"级多任务舰艇发展过程。 80年代初,丹麦海军需要更新其22艘小型舰艇,包括6艘鱼雷艇、8艘巡逻艇和8艘扫雷艇。但受预算的限制,于是提出了"标准-灵活"概念,实施"标准-灵活 300"(SF 300)计划,建造新型"弗莱维费斯肯"级多任务舰艇。"弗莱维费斯肯"级以模块化概念为基础,使用一个标准船体和集装箱化武器系统和设备,允许舰艇快速变换任务用于监视、水面战斗、反潜战、水雷对抗/猎雷、布雷或污染监控。标准设备用于所有的任务,包括指挥系统、雷达和舰体安装声纳。 "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艇序列如下: 1984年丹麦政府批准采购第一批七艘舰艇,1985年7月该级舰艇开工建造。第一批共七艘具体情况: "弗莱维费斯肯"级第三艘"哈维凯特恩"号(P552) "弗莱维费斯肯"(Flyvefisken)号,舷号:P550,1986年4月26日下水,1989年12月19日服役;"哈金"(Hajen)号,舷号:P551,1989年8月6日下水,1990年7月19日服役;"哈维凯特恩"(Havkatten)号,舷号:P552,1990年1月13日下水,服役时间:1990年11月1日服役;"拉森"(Laxen)号,舷号:P553,1990年5月20日下水,服役时间:1991年3月22日服役;"马克瑞兰"号(Makrelen),舷号:P554,1990年下水,1991年10月4日服役;"斯托恩"号(Storen),舷号:P555,1990年9月1日下水,1992年4月24日服役;"斯维尔费斯肯"号(Svaerdfisken),舷号:P556,1991年下水,1993年2月1日服役。 1990年6月再一次签署购买六艘舰艇的合同。第二批共六艘具体情况: "格兰特恩"号(Glenten),舷号:P557,1992年下水,1993年4月29日服役;"格里布恩"号(Gribben),舷号:P558,1992年下水,1993年7月1日服役;"洛门"号(Lommen),舷号:P559,1993年下水,1994年1月21日服役;"瑞文"号(Ravnen),舷号:P560,1994年下水,1994年10月7日服役;"斯卡顿"号(Skaden),舷号:P561,1994年下水,1995年4月10日服役;"维本"号(Viben),舷号:P562,1995年下水,1996年1月15日服役。 丹麦海军原计划1993年再订购三艘,但由于预算紧张而减为一艘。第三批:"斯洛文"号(Soloven),舷号:P563,1995年下水,1996年5月28日服役。 "弗莱维费斯"级多任务舰艇最终建造总数为14艘。在建造中部分系统存在一些差别,例如该级最初七艘主搜索雷达采用AWS-6 2D G-波段雷达,最后七艘则采用TRS-3D 3D/16 G-波段雷达。 丹麦海军的14艘"弗莱维费斯"级多任务舰艇分属于三个中队:在第二中队共有七艘舰艇,"哈金"号、"哈维凯特恩"号、"斯托恩"号和"洛门"号等四艘组成了第22分队,主要执行巡逻任务;"斯维尔费斯肯"号、"格里布恩"号、"斯洛文"号等三艘组成第23分队,主要任务是反潜作战。第三中队是丹麦海军的专业水雷战中队,该中队拥有3艘"弗莱维费斯"级多任务舰艇,分别是"弗莱维费斯肯"号、"拉森"号和"马克瑞兰"号。该级其它4艘舰"格兰特恩"号、"瑞文"号、"斯卡顿"号和"维本"号,属于第五中队,其任务是与该中队的"惠勒摩斯"级快速攻击艇和2艘"里姆法克斯"级油船一起执行作战使命。第五中队还辖有2个"鱼叉"机动导弹连、1个机动基地设施和1个机动后勤单位。 二、"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艇具体表现。 1999年6月-8月,北约在亚德里亚海举行"联盟收获"军事演习,由北约的两支常设"水雷对抗"(MCM)特混大队:"水雷对抗"北方舰队(MCMFORNORTH)和"水雷对抗"地中海舰队(MCMFORMED)参加。这次演习具有很强的实战色彩,两支多国"水雷对抗"行动小组清除了80多枚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北约"联合部队"空袭塞尔维亚时投掷在亚德里亚海的炸弹和导弹。参加行动的各种水雷对抗舰(MCMV)探测到的武器数量有很大差异。其中丹麦"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的"马克瑞兰"号(P554)表现得特别高效,丹麦舰只共发现了23枚炸弹和2枚旧式弹药;第二名是德国的332型猎雷舰"舒尔兹巴赫-罗森堡"号(M1062),它发现了15枚(其中包括5个历史上有名的爆炸装置);并列第三名的是德国的331型"领导"号猎雷舰(M 1071)和英国皇家海军HMS"阿瑟斯通"号(M38,一种"猎手"级猎雷舰)。看来,丹麦"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艇在"水雷对抗"效能方面居然还超过了传统的专用猎雷舰。 1998年5月,北约组织在波罗的海举行的"蓝色游戏"军事演习中,"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的"斯卡顿"号、"格兰特恩"号和"维本"号作为快速攻击艇舰队的成员参加;一个月之后,北约组织在地中海地区举行的"联盟收获"军事演习中,"马克瑞兰"号参加了其中的排雷行动,其它部分舰只在演习中分别承担了反潜战、布雷和侦察监视等任务。丹麦"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艇的"标准-灵活"设计概念确实体现出强大的灵活优势。 三、“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艇的特点和具体性能。丹麦“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艇在小型舰艇建造上率先实现了通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赋与极高的灵活性。“标准-灵活”概念的采纳,节省资金是重要的促使因素之一,当时被认为很极端的概念。但结果是,研制成功的“弗莱维费斯肯”级将舰艇设计和建造推向新的水准,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作战效能与单任务舰艇相比毫不逊色;转换任务只需更换不同的任务模块就能快速完成;减轻维护复杂性和节省费用。 1、设计。 舰体所用材料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夹层构造,在外部和内部FRP层板之间使用蜂巢状结构内核。这一种先进复合材料减少重量和维护,强度高于同等重量的钢,而且是无磁性的,无需考虑舰体腐蚀问题。舰体的部分区域采用了凯夫拉装甲,以提供对碎片和轻武器火力的防护。丹麦等北欧一些国家,在舰艇复合材料应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如瑞典海军“维斯比”级轻护卫舰和挪威海军“盾牌 星座”级快速导弹巡逻艇,舰体都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技术。 电磁兼容性(EMC)在无磁性舰体实现,采用锌喷溅涂层,对电缆密封管、贯穿的非金属管和输送管进行屏蔽。 复合材料舰体具有很多显著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虽然复合材料防火能力强,但火灾时温度较高、较难控制而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严重时整个舰体结构可能会崩溃;不具备钢制结构所起到的电磁屏蔽作用。“弗莱维费斯肯”级在强调模块化、可快速更换思想同时,也完善的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不锈钢集装箱化武器和设备模块。在舰体上有四个集装箱位置,前部一个和后部三个,所有主要的电机、机械装备都安装于内,并透过标准的接口与数据总线连接,能在一小时内完成拆装。不锈钢集装箱化设备模块由Monberg&Thorsen公司供给,尺寸3x3.5x2.5米。 据称,丹麦海军集装箱化设备模块已拥有14套布雷模块、3套反潜战模块和4套作战模块,还有备用的模块及完成其它和平使命(如海洋和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和水道测量)所需的模块。丹麦海军正在考虑开发新的模块,一种可能是将现有的天线和接收机装配成一个标准的电子情报集装箱化模块。 “弗莱维费斯肯”级在1983年正式确定设计方案,舰体和上层建筑的设计中,非常重视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问题。整舰风格与德国Meko A-100型非常相似,上层结构相当简洁,拥有倾斜造型,避免大的平直表面、直角和隅角,后部的烟囱低矮小巧且与上层结构紧邻,塔状桅杆也呈倾斜造型。 舰艇尾部安装一台液压起重机,起重机用于吊放和回收登船检查与搜索救援行动使用的充气艇。 舰艇长54米,宽9米,吃水深度2.6~3米(依任务构型而异);标准排水量320吨,满载排水量450吨。推进功率5800马力,最大航速30节,以18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2400海里,艇员19至29名。 2、指挥系统。 “弗莱维费斯肯”级C3I(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由SaabTech Vectronics公司和Terma Elektronik公司提供,采用9 LV Mk3改进型,基于以太网络(802.3)数据链和使用分布式处理机的一系列节点。开放式体系结构允许新的武器系统通过增加新的节点方式完成。软件使用ADA语言编写。需要安装三至六个标准操作员控制台,视任务需要而定。 丹麦海军已经制定一个用于“弗莱维费斯肯”级C3I系统的升级计划,新的系统被称为C-FLEX。Danish companies公司、Terma公司和Systematic公司负责软件,Maersk防卫数据公司负责控制台以及升级通信组件。除了增加功能性和共通性,C-FLEXC将会整合“改进型海麻雀导弹”(ESSM)和“鱼叉”Block II对陆攻击导弹到战斗系统。C-FLEXC在HDMS“洛门”号上完成系统舰载接受试验并且在2004年2月进入了服役。它将会在2008年之前安装在六艘舰艇上,在剩余的八艘舰体上安装是一个后继选择项。 萨伯技术公司9 LV Mk 3雷达/光电火控系统使用Ku-波段行波管(TWT)雷达追踪装置、红外摄像机、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 3、导弹系统。 反舰采用 波音公司“鱼叉”Block II舰对舰导弹系统,这种最新改进还具有对地攻击能力。“鱼叉”反舰导弹采用一个主动雷达导引头,惯性中继制导,220公斤弹头和射程120公里。 防空采用雷锡恩公司北约垂直发射“海麻雀”舰对空导弹系统。采用专门为小型舰艇研制的Mk 48 Mod 3发射装置(用于1,000吨下的舰艇),有六个导弹发射单元,由于舰尾深度不够,因此MK-48垂直发射系统大约一半露在甲板上。舰载新型“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射程14公里。 1998年8月和1999年2月在“斯卡顿”号(P561)上分别成功地进行了“北约海麻雀”和“鱼叉”导弹的发射测试,该型舰艇于1999年10月具备作战能力。 在一艘标准排水量仅仅300多吨的舰艇上,同时配备先进的“鱼叉”Block II舰对舰导弹系统和垂直发射的“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因此丹麦海军“弗莱维费斯肯”级与同吨位的巡逻艇等相比,可以被列为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小型舰艇之一。 4、舰炮和辅助武器。 所有任务中除污染监控任务外,舰艇携带一门76毫米Oto Melara超级速射炮,每分钟120发,射程16公里。舰炮在舰艇上的安装也采用了集装箱式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吊装到前甲板组装,仅仅在火控调校上花费几小时时间。辅助武器还包括两挺12.7毫米重机枪。 5、鱼雷。 用于水面战任务,二具533毫米鱼雷管配备有博福斯公司TP613重型线导被动导引鱼雷,鱼雷发射管安装位置特殊,位于吃水线下面,还能用于布放水雷。用于反潜战任务,装有反潜鱼雷和深水炸弹发射装置。水雷导轨用于布雷任务,舰艇携带60枚沉底水雷。 6、对抗系统。 “弗莱维费斯肯”级设备中最复杂的是水雷对抗配置,全面而先进,这也是在北约演习中丹麦海军“弗莱维费斯肯”级多任务舰艇能够胜于其它国家专门的猎雷舰原因。 用于水雷对抗/搜索,舰艇携带二艘配备泰利斯水下系统公司IBIS 43数据处理系统和2054型侧面扫描声纳系统的远程控制水雷识别与处理运载器。远程控制水雷识别与处理运载器是一种水面遥控装置,被称“水面辅助艇”(SAV),由Danyard公司制造。舰艇将会通过数据链来控制这二艘“水面辅助艇”,并接收其传送的声纳图像。每艘“水面辅助艇”在一个水下拖曳式测量箱内配备2054型声纳,潜深200米。 用于电子支援(ESM),舰艇安装泰利斯防卫公司“军刀”(Sabre)雷达警告系统,用于电子干扰(ECM),装有泰利斯防卫公司“天鹅 星座”(Cygnus)干扰机。 舰艇采用Terma公司DLS诱饵发射系统,使用两具六联装北约“海蚊”(Sea Gnat)诱饵发射装置。目前已经升级使用新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交战参数,发射Chemring公司130毫米“凯米拉”(Chimera)射频/红外(RF/IR)诱饵弹。 7、传感器系统。 “弗莱维费斯肯”级多任务舰艇的主搜索雷达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型号,最初七艘是Selex Sistemi Integrati公司AWS-6 2D G-波段雷达,最后的七艘采用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系统&防卫电子公司TRS-3D 3D/16 G-波段雷达。TRS-3D/16提供远距空中监视,最大有效距离200公里,使用大空域搜索模式。监视雷达采用Terma Scanter公司Mil E/F和I/J-波段雷达。导航雷达采用Furuno公司I-波段雷达。 反潜战任务采用萨伯技术公司CTS 36型艇体安装主动搜索高频声纳,被当做标准设备安装,还装有泰利斯水下系统公司TMS 2640型变深声纳。TSM 2640是一种双频主/被动声纳,工作频率在19千赫左右,有效探测深度为6~180米,可在5级海况下作业。 8、动力系统。 推进系统采用柴-燃联合(CODAG)装置。一台通用电气公司LM500燃气轮机驱动一具固定斜度中线螺旋桨,提供5450马力。二台MTU 16 V396TB94柴油各自驱动一具侧面安装的可变螺距螺旋桨。还装有一台GM 12V-71柴油机,可输出500马力,使舰艇保持6节的猎雷速度。三台德国Rexroth柴油发电机提供所需的电力。其它的功能包括一个船首推进器;横摇稳定系统通过计算机调整两侧稳定鳍和油箱系统的油料来控制平衡。Lyngso公司船用控制系统用于管理推进系统和机械。 从丹麦海军“弗莱维费斯肯”级多任务舰艇的发展可以看到,即使在建造之初存在资金、技术等难题困扰,选择正确的发展思想至关重要。“弗莱维费斯肯”级建造中提出了“标准-灵活”概念,使一艘标准排水量300多吨巡逻艇级大小的舰艇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能通过在一个标准船体上简单和快速更换武器和设备集装箱化模块,就能承担不同的任务。目前,“标准-灵活”概念已经被一些国家在舰艇建造中采用,如美国正在发展的濒海战舰也充分采用。看来,在舰艇发展中正确的思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