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友椿
释义

张友椿(1897-1966),字亦彭,又字逸篷,太原县城北后街人。他一生任教,从事文牍,致力于地方史料文献及人物之研究考稽。新中国成立后,在晋祠文物古迹保管所工作,得其所好,尽其所长。

张友椿出生于一个并非殷厚的普通家庭,22岁(1919)毕业于十二县联立的阳兴中学,其后在太原县城、小店、南堰等地任高小教员18年。七七事变后,张友椿入省立小学教员班深造,毕业时考试名列第一。1950年,山西省文教厅副厅长崔斗辰(本省闻喜县人,曾任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选择熟悉晋祠文化历史之人撰写《晋祠文物介绍》,结果选中张友椿,并对其文笔及研究考证大加赞赏。1951年,晋源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聘任张友椿为秘书,同年8月太原市人民政府撤销晋源县建置,划晋源县地为第六区、第七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随之不存,张友椿又至太原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秘书处工作,仍任文书之职。1952年,山西省文教厅成立“晋祠古迹保养所”,正式调张友椿至该所工作,专事文物古迹的保护与研究考证。1957年,晋祠古迹保养所所长刘永德(太原县小王村人,曾任太原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编著出版《晋祠风光》一书,张友椿为其提供许多资料。1959年7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来游晋祠,张友椿为陪同讲解人员之一。郭老赠“难老泉中长生苹,终岁长青,既可食并可疗疾。在水中翠绿宜人,难以形容。附近蓄水为池,池中有睡莲,冬季亦开花,良足异焉”条幅。

张友椿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治印、诗作、太极拳等方面都有所长,毕生不谋仕途,笃学不辍,潜心于地方献及历史人物的收集整理,其书屋名为“三余补读斋”。 张友椿一生勤于著述,计有《王恭襄公年谱》、《太原文存》、《增订阎潜丘年谱》、《阎百诗学谱》、《晋祠杂谈》、〈三余补读斋笔记〉、《退学轩印存》等。其中《王恭襄公年谱》一书颇受学者郭象升(山西晋城人,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山西文献委员会常务委员)赏识,亲自为之作序。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友椿与郑林、刘舒侠、岳维藩、郝树侯、罗元贞、陈监先、刘永德等省、市领导及文化学术界人士交好为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张友椿因参加罗元贞、游介臣、宋剑秋等人诗社而被抄家,损失许多书稿资料。

1966年12月,张友椿病故于太原县城北后街故宅,终年69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3: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