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安邦 |
释义 | 戴安邦(1901 04.30 - 1999 04.17 ) 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他致力于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70年,培育了中国几代人才。 他对启发式教学和全面的化学教育有精辟的见解并身体力行,影响深远。他一贯从实际出发选择研究课题,同时,进行实际问题中基础理论的研究,把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科和培养人才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在学术上的重要成就是配位化学的开拓工作,是我国配位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生平戴安邦1901年4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丹徒县南乡丘陵地区的农村家庭。家有少量土地,童年即随家人在地里劳动,而收获有限,当地乡民生活均甚贫苦,故后来学农有改进农村之意。1906—1911年,戴安邦入私塾,读完《三字经》、《二十四孝》、《四书》、《诗经》等书,打下了深厚的文言基础。 1912年入镇江润州中学,接受新教育。所学课程除国文、英文、数、理、化外,尚有中外地理和中外历史,遂产生振兴国家民族的志愿。 1919年夏,“五四”运动发生,镇江虽是工商业小城,但有外国租界和商店。为响应北京和上海的爱国运动,各界发起抵制日货。他积极参加,并组织同学上街宣传。 1919年9月,戴安邦考入金陵大学学习农科,先入预科,但到第二年下学期学费困难,几致辍学,幸好南京成美中学要聘请一位化学和物理教员,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被介绍去该校兼课,半工半读,大学学习得以继续。两年预科毕业,即将转入正科。因农科各科的田间实习频繁,而且时间因天时而不固定,学农与半工半读不能兼顾,故不得不放弃学农,改学在中学教的理科化学。他在中学教学,认真备课,努力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特别重视直观教学,讲课借用大学的仪器做示教实验,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很好,深受学生的欢迎,也为学校的领导赞许和支持,不久即拨给经费购置理化实验器材,成为当时具有理化实验设备的极少数中学之一。 1924年6月他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因学习成绩全部优秀,荣获金钥匙奖。同年他留校,先担任普通化学的实验室教学,继兼任有机分析和食物分析等课助教。 1926年升任讲师,讲授普通化学课。 20年代初,半官方的学术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兴起了一个改进中国教育的运动。 1925年起,该社在清华大学开办化学教师暑期讲习班,开设实验课,讨论化学教学法。 1926年夏他参加该班讲习,对他后来重视实验教学和化学教学法起了重要作用。 1928年戴安邦获中国医学会奖学金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深造,由于勤奋刻苦,每门功课成绩均优,次年6月获硕士学位,并于12月被选为美国荣誉化学学会会员,荣获金钥匙。又被选为美国荣誉科学学会会员,再度荣获金钥匙。通过博士生预试,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胶体化学家托马斯(A.W.Thomas)教授,用配位化学观点进行“氧化铝水溶胶的研究”。戴安邦充分发挥自己扎实的化学功底和精湛的实验技术,使论文工作很快有了创造性的结果。导师称这是他遇到过的最好的博士生。 1931年6月,戴安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一经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就受到学术界的瞩目,在1934年出版的A.W.托马斯著《胶体化学》和1956年出版的拜勒(J.C.Bailer)主编的《配位化合物化学》中均直接引用这篇博士论文的研究结果。 1931年9月,戴安邦回国任金陵大学副教授,1933年任教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全力投入成立化学组织和出版化学刊物的工作。 1932年8月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戴安邦是发起人之一。 1934年1月,中国化学会《化学》杂志(《化学通报》前身)创刊,他任总编辑兼总经理。他在创刊号中撰文呼吁:“吾国之贫弱已臻极点。富国之策,虽不止一端,要在开辟天然富源,促进生产建设,发达国防工业,而待举百端,皆须化学家之努力。”作为一名中国化学家,以后他就是本着这种精神身体力行的。他主持《化学》刊物17年,为普及化学教育,提倡化学研究和推广化学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3年起金陵大学理学院举办理科教师暑期讲习班,每年他都担任化学讲师,讲授化学教授法。1936年应福建省之邀,到该省暑期教师讲习班讲课。 1937年11月日本侵华战火蔓延江南,戴安邦随金陵大学西迁成都。由于战争的影响,当时仪器药品奇缺,实验教学已难以维持。 1940年初,他为四川省教育厅创办了“四川省科学仪器制造所,”并兼任该所副所长,负实际责任。在人力物力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大量生产中学化学、物理和生物教学所需的仪器、药品、模型和标本等,使该省和部分邻省学校的这三门课程的实验工作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里得以维持,他还结合实际条件编写实验教程,由四川省教育厅出版。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8月,戴安邦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分析化学系,主要研究无机沉淀的晶化作用,应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制成样品的晶体结构,并阐明了磷酸铬的多晶现象。该系系主任克拉克(G.J.Clark)教授对他颇为欣赏,一年后欲挽留他继续工作,戴安邦则介绍他的学生代替,自己按期回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戴安邦继续在金陵大学以及院系调整以后的南京大学任教。他除了担任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担任许多行政和社会工作。他先后任校工会主席,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金陵大学理学院院长和化学系系主任,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无机化学学报》主编,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高校理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兼无机化学组组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务。由于他对我国化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学术成就,1978年荣获江苏省劳动英雄称号,同年12月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组组员,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1年6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成就及荣誉重视教学法研究和实验教学,培育化学人才从1921年他在南京成美中学踏上讲台至今70年,他所讲各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每一堂课,中心是什么,怎样让学生掌握重点,都成竹在胸。授课时,他总是先从事实出发,或表演示教实验、或讲授化学历史故事、或表列实验数据,以启发学生自觉有效地进行学习。他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生动活泼,总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所以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和教师都反映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在美国从事造纸工业的30年代的学生郗公铭在给他的信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每当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都要想起1937年您教授无机化学课的情景,您只带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一个化学反应式,然后提问题让我们思考,启发大家自由讨论。被提名发表意见的学生有的马上作出反应,答不出的你也不留难。从此我努力参阅资料,准备下一堂课的讨论。当然,最精彩的是下课前五分钟,在透彻地讨论以后,您做一个简单的结论,画龙点睛,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您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引导我们如何追寻知识,这使我们终生受益。” 戴安邦不仅在教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而且在教学理论上也有重要贡献。80岁以后,壮心不已,孜孜不倦地写出一些教学方面的文章,供后人借鉴。1983年在全国无机化学教学讨论会上,针对国内高等学校化学教学的缺点发表“基础化学教学启发式八则”一文,认为目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应予废止,因为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必须采用启发式。至于如何进行启发教学?他归纳为:“引导学生有学习要求,诱导和启发学生始终专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教学符合认识规律举一反三,学思结合,重视实验教学,重视教学的思想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八条。”他以内涵相似的两句名言说明启发式的重要性,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孬教师给人奉送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他这篇论文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提倡启发式,其更深一层的内涵是:如果一名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专业知识就可教好一门课,这是不够正确的,因为教师尚须掌握教学规律,并按此规律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早在1934年,他就在《科学教育》杂志上提出:“科学教学不单只传授知识,而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包括人的科学思想和品德的培养。”这反映了他早期的教书育人的思想,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已总结成“全面的化学教育和实验室教学”一文(《大学化学》1989年第一期)。他认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室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由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以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在戴安邦7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贯重视教学法研究,上述两文只是他的重要著作。在两文发表以后,引起国家教委的重视和许多化学教师的强烈反响,纷纷组织学习。有的教师来信说:“由于该文可作为我们教师的座右铭,终生受用,我已经把它背下来了。”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过去我国高校的化学教材,在中华民国时期用英美课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用翻译的苏联教材,均不能适应培养我国化学人才的需要。1956年戴安邦接受教育部下达的主持编写高等学校无机化学教材的任务。作为主编,他和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尹敬执、严志弦和张青莲四人编写出我国第一部无机化学统编教材《无机化学教程》,该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阐述化学的起源是金丹术,而金丹术的发生和发展,我国均为先驱。当然近代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产生于西方。接着就叙述学习化学和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即由实验观测而得的化学感性认识,经推论而得的理性知识。化学内容包括感性知识的化学事实和理性知识的化学定律和学说。以后各章即根据理论分别讨论各类无机物及其性质和结构。摒弃了当时苏联教材中普遍存在的“新生态”等陈旧概念。该书于1958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后,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以后多次重印,1964年出第二版,1972年第15次印刷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至今仍然是我国公认的重要的化学基础教材和参考书。 戴安邦除了主持和亲自编写教材和参考书外,还组织和支持中青年教师编写、编译书籍。在他倡导下,南京大学化学系近年来已出版各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十多部,许多书中都浸注了他的心血。 戴安邦一贯重视实验教学,他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特别需要从实验入手。化学的感性知识主要靠化学实验提供,而且化学课的实验作业主要是学生的实习活动,他们始终应处于主动积极地位,在实验室里他们能学习各种动手的技能,更训练由实验结果求得的结论,解决问题,即由感性认识求得理性知识的能力。他把近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奖金、稿费和海外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关心给他的赠礼作为基金,于1985年设立:“学生实验优秀奖”,每年表彰应届化学系本科毕业生中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到1991年为止,已进行了七届评选,共有53人获奖。鉴于学生在实验室教学中所受教育的质量又有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器材、设备等条件,故于1989年又设立“化学实验教学先进奖”,奖励化学实验教学先进的教师和从事化学实验教学管理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这种一心为化学教育作奉献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弘扬与学习。 开拓中国的配位化学研究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涉及的内容已远远超出经典无机化学的范围,成为当今化学学科的前沿领域之一。早在20年代末,戴安邦就以配位化学的观点进行高价金属羟化物水溶胶的研究。50年代末,他看到了经典无机化学的现代化,新型配合物的大量涌现以及这些化合物结构和反应机理研究的成功,特别是配位场理论的创立,使得维尔纳配位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他请来苏联专家,广罗全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一些优秀的无机化学教师,在南京大学创办了几十人的全国络合物化学(现名配位化学)讲习班,为我国培养了一代配位化学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以后他连续几年亲自为化学系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络合物化学”课程,还指导助手开设实验课。经国家批准,1963年他创建南京大学络合物化学研究室,并于1978年扩建为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1988年又创建了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1987年7月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一次有4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共约1000人参加的化学盛会,戴安邦被推举为大会主席,苏联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给他颁发了秋加也夫(Чугаев)奖章,以表彰他在配位化学方面的贡献。经戴安邦的倡议和指导,1989年12月全国第一届配位化学会议在南京大学召开,有300多人参加会议,提交学术论文500多篇。维尔纳生前母校瑞士苏黎世大学为大会赠送了维尔纳的肖像。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徐光宪在开幕式上说:“我们要同舟共济,把我国配位化学水平搞上去。所谓舟,就是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可见今天的南京大学已成为我国配位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进行与生产相关联的基础理论研究早在1934年,金陵大学就成立了化学研究所,戴安邦任主任,讲授胶体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研究所自成立至抗日战争胜利十余年中,共收研究生20余人。当时金陵大学是经教育部核准授予理学硕士学位的最早的大学之一。金陵大学化学研究所的一位首届毕业生接受部颁的硕士学位证书为天字第一号,表明他是当时获得化学硕士学位的第一人。根据戴安邦对于科研的选题见解,化学研究所于1935年即受江苏省建设厅委托,从事江苏土壤肥力的调查研究,以应农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农产品的种类产量和土壤分类,将江苏省划分为若干代表区,在各区的16个县采集土样203种,经分析综合后,编辑成《江苏土壤肥力》一书,由江苏建设厅出版。该书提出的因地制宜施肥方法,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很有意义。 抗日战争期间,金陵大学于1938年迁至四川成都。不久就接受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的委托,研制碱式碳酸铜。四川北部山区农田小麦遭受黑穗病毒害严重,碱式碳酸铜为防治该病害的特效药剂。化学研究所即研究成功从废旧铜材料制得高纯度的碱式碳酸铜细粉并以实验室规模进行生产,交省农业改进所发售给农民,川北严重的小麦黑穗病得以制止,挽回农民的重大损失。一年余时间,共生产2000多公斤,后需要量日增,即将制法交给省农业改进所生产。因该任务而进行的基础研究,如金属铜的氧化溶解反应的速度、碱式碳酸铜沉淀的晶化研究成果均在中国化学会志上发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确定科学研究方向时着重理论联系实际,他说过:“科学家到生产实践中去找研究课题,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搞上去是当务之急,但同时要求对其中有关的基础理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再回到实际中去,使生产不断改进和革新。这样实际问题既能得到解决,基础理论也增加了内容,对学科发展也有所贡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硅酸聚合作用理论”就是从研究实际任务开始的。1955年西北黄土高原土壤加固研究工作要求找出影响硅酸胶凝材料作用的因素。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国际上已研究了一个多世纪,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多为片面、分散的结果,不少甚至互相矛盾。当时南京大学在科研方面的设备条件还不理想,戴安邦却欣然承担了这个课题,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接受的第一个从实际中来的科学研究任务。他带领助手和学生较全面地研究了酸度、浓度、温度和外加盐等因素对硅酸聚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所得结果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硅酸聚合作用理论”。它首次统一说明了各种因素对硅酸聚合而成凝胶作用的影响,尤其是酸度的影响,提出在溶液中硅酸负离子因酸度增加,而形成中性分子和正离子: 硅酸聚合是依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的,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主要是硅酸分子和硅酸负离子的氧联反应,由单酸形成双酸,双酸又以氧联反应生成多酸,继续反应以至胶凝。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是硅酸分子和硅酸正离子的羟联反应,单酸形成双酸,双酸继续以羟联反应生成多酸直至胶凝。根据这两种机制导得硅酸胶凝时间与溶液pH的关系的动力学公式。这个理论统一而定量地说明了溶液中各种因素与硅酸聚合而成凝胶的速度的关系,并由电泳实验证明了硅酸正离子的存在。更可贵的是在极酸溶液中理论预言的最高速度点也由实验证实。由实验结果还求出了上述硅酸离解常数К0、К1、К2的表观值和真实值。这些均表明硅酸聚合作用理论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是对硅酸及其盐的溶液化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迄今硅酸的研究论文已发表30余篇,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该理论及数据已被引用于国外专著及一些国际性手册中。这个理论已为硅溶胶生产、建材、铸造、电能贮存、萃取分离和硅肺发病机制等有关硅的实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对生产和科研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成果被选入国家科委组织编撰的《中国基础研究百例》一书(北京能源出版社,1990年),还被南大校刊誉为“植根生产实践的科研之花”。 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课题,其远景目的是为改变高温、高压以达到在较温和条件下合成氨,也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课题,其中也包括着合成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戴安邦亲自参加调研,动手实验,在1973年全国固氮会议上,从实验和理论上指出当时国际上流行的“铁催化剂为电子授受体(EDA)”的不正确的概念,提出α-铁原子组成的中心起主要作用的看法,他与同事们对氮、氢及所研究的金属钾-活活性碳-铁类催化剂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终于在1975年提出了合成氨催化剂活化氮中心的七铁原子簇模型,受到同行的赞许。 多价金属离子水解聚合形成多碱的研究又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邮电部在南京的器械四厂为生产全塑电缆需进口的一种碱式铬(Ⅲ)盐偶联剂,交由南大化学系研制。戴安邦即组织人员进行调研、研制,很快成功,经鉴定后投产,取代了进口品,对我国通讯电缆现代化作出了贡献,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为阐明铬离子水解聚合的机理,他亲自制定实验方案,用静置平衡pH法代替传统的连续滴定pH法,因为惰性的三价铬离子水解聚合反应极慢,一个样品达到平衡有时要一个月时间,尽管自50年代起国际上对几乎所有的多价金属离子的水解聚合作用都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对铬离子的水解作用的精确资料则很缺乏。戴安邦等测定了铬离子在不同条件下水解聚合反应平衡共5000多个数据,经计算机用自编程序处理,求得二聚到四聚铬离子的不同组成的形成常数的准确值,并发现当时已确定的“根十节”理论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条件的适用于铬离子的水解聚合作用。该法继又应用于稀土金属离子水解作用的研究,所得结果除验证三分组规律外,又从而导出有效核电荷、离子半径与水解常数间的经验方程。这些多价金属离子水解聚合研究结果均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荣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戴安邦既重视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注意国际配位化学的研究动向,及时开拓新兴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无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而形成的生物无机化学是近年配位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他指导下的“铂配合物抗癌作用及机理研究”课题已进行了多年,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已有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毒性及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铂化合物,从中发现一种铂配合物其活性与现在采用的顺铂相当,而毒性则较低,已在临床试验中。在顺铂的作用机理方面,发现不仅能与癌细胞DNA同股两个相邻鸟嘌呤的N7N7形成链内交联且能与两个鸟嘌吟的N7N1结合,以形成链内交联。这种交联比前者更可能是顺铂阻断DNA复制的机制。课题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报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近代配位化学要求和结构化学及量子化学理论密切结合,在戴安邦指导下的“新型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课题组,在大量合成了金属簇合物、不对称和多核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基础上,在配合物的谱学计算和实验方法、簇合物的成键理论和低对称场的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特别是包括d轨道和f轨道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理论方面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戴安邦的治学极其勤奋,态度严谨。他总结治学经验为:“勤学习,多动手,深思考,自强不息。”他年届九旬时,仍非常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不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甚至生病住院也从不松懈。他业务功底深厚,为了把经验留传后代,笔耕不辍。对中青年教师和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爱护备至,受教育者都非常感动。例如有一位研究生用英文撰写论文摘要,他不厌其烦地指出问题,致四易其稿,最后,再从抽屉里取出他早已拟就的摘要稿给他去参考。 戴安邦作风民主,品德高尚。他奉行的格言是:“立身首要是品德,人生价值在奉献。”他自己做出了榜样,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祖国的进步奉献了一切。他为扶掖后进,常常付出大量的时间为他们修改论文、书稿,自己从不计较任何荣誉和报酬。他个人经济并不宽裕,却总是把应得的稿酬和奖金留作公用。他对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党和政府给了他一定的荣誉和奖励。他自己却非常地谦虚地表示:“个人所受优遇有余,所做贡献不足,乃憾事也。” 戴安邦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时期,对比今昔,感慨万分。在中华民国时期,科技人员虽努力工作,但条件缺乏,难以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南京大学化学系每年的毕业生数超过200人,比过去金陵大学化学系从1927年至1947年共22年毕业生总数的131人还要多,他自1983年起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已毕业的13名,现尚有3名在攻读中,博士生论文获全国各种奖的六名,大多数博士生毕业生获得各种基金或奖学金到美、加、西德或日本做博士后研究员,其中二人已回国,在高校任职。一人已任教授.戴安邦在科学研究方面与同事协作已发表论文二百四十多篇,受到多种奖励,但绝大多数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他借用宋朝朱熹的一首“泛舟”诗表达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喜悦心情:“昨夜春水江边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简历1901年4月30日 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辛丰镇 1919年 考入南京金陵大学。 1921年 兼任南京成美中学物理和化学教师。 1924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获理学士学位。任金陵大学化学系助教。 1928—1929年 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1年 获博士学位,回金陵大学任化学系副教授。 1932年 积极参与和发起成立中国化学会,并在解放后曾任常务理事、理事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等职。 1933年 任金陵大学教授。 1934年 任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研究所主任。创办中国化学会《化学》杂志,任总编辑兼总经理。 1938年 随校西迁四川成都,任化学系系主任。 1947年—1948年 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任访问学者。 1952年 任南京大学教授,其间1952—1985年任化学系主任,1963年兼任“络合物化学研究室”主任。 1978年 兼任“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 1980年11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1985年 创办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报》,并任主编。 1999年4月17日逝世。 主要论著1 Tai A.P..Displacement of Hydroxyl Group from Aluminum Oxy-chloride Hydrosol and Basic Aluminum Chloride Solution.J.Chinese Chem.Soc.,1940,7(10):129—137. 2 Tai A.P.Chen C.L.Effect of Salts on Adsorption of Erythrosin on Silver Halides.J.Chinese Chem.Soc.,1943,10(l):22—29. 3 Ta?A.P.,Tsai S.L.Aging of Basic Copper Carbonate Precipitat.J.Chinese Chem.Soc.,1945,12(1):55—65. 4 KoWoh T.C.Tai A.P.A Note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opper Tartrate Crysta1s.J.Chinese Chem.Soc.,1946,14:7—9. 5 戴安邦,吴佑礼.多价正离子的聚沉值和聚合作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2):119. 6 戴安邦,江龙.硅酸及其盐的研究Ⅰ.硅酸聚合的速度和机制.化学学报,1957,23(2):9098. 7 戴安邦,柳海澄.硅酸及其盐的研究Ⅳ.硅酸的电迁移性质.南京大学学报(化学版),1962:57—62. 8 戴安邦.硅酸聚合作用的一个理论.南京大学学报(化学版),1963,(1):18;中国科学(英文版)1963,12(9):1311—1320. 9 戴安邦,陈荣三.硅酸及其盐的研究V.氟离子和硅酸的聚合作用.化学学报,1963,29(6):384—389;中国科学(英文版),1965,14(1):73—79. 10 戴安邦,陈荣三,朱屯.硅酸及其盐的研究Ⅶ.一个较完全的N—曲线.南京大学学报(化学版),1963(1)20—29;中国科学(英文版),1965,14(10):1425—1430. 11 戴安邦,王占文.同多酸和杂多酸的研究I.钨酸钠酸化过程第一阶段中钨酸的聚合度.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8(3):395—400;中国科学(英文版),1965,14(4):568—572. 12 忻新泉,朱龙根,戴安邦.络合物反应动力学的研究Ⅲ.二氯四水合铬的水合反应速率与机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9(2):195—207. 13 忻新泉,朱龙根,张雪琴,孟庆金,戴安邦.碱金属助催合成氨铁催化剂的研究Ⅳ.合成氨铁催化剂中氢的状态和作用.化学学报,1978,36(1):916. 14 朱龙根,忻新泉,孟庆金,张雪琴,戴安邦.FeN2和HFeN2络合物的电子结构.科学通报,1979,24(15):690—693. 15 唐雯霞,张才芬,戴安邦.顺-[Pt(NH3)2Cl2]和核苷的作用.第21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980,法国Toulose):17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1,2(4):423—429. 16 汪信,忻新泉,戴安邦,江寿平,吴伟雄.一些草酸铁盐的电子结构与热稳定性.分子科学与化学研究,1982(2):15—22. 17 王金唏,陈荣三,毛延,李重德,魏金华,柳海澄,戴安邦.硅酸及其盐的研究XV.29SiNMR谱研究溶液中的硅酸钠.化学学报,1984,42(4):308—312;(英文版)1984,42(1):24—29. 18 庄瑞舫,蒋凤生,戴安邦.电子能谱法研究HEDP体系电镀锡-钴合金镀层的表面膜.化学学报,1984,42(8):764—769. 19 罗勤慧,沈孟长,丁益,任建国,戴安邦.铬(Ⅲ)在水溶液中的状态.中国科学(B辑),1986,(2):137—145. 20 Xin Xinquan,Wang Xin,Wu Peicheng,Dai Anbang,Zhang Yuchang.A Mossbauer Study on Supported Iron(Ⅲ)Oxalato Co—ordinationCompounds.J.Mol.Sci.(Wuhan China)1985,3(1):123126. 21 曲筠,唐雯霞,戴安邦.顺铂与DNA结合方式N7、N1链内交联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4):287291. 22 吴伟雄,游效曾,戴安邦.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MNDO/DIAO微扰计算.化学学报,1986,44(10):10771079. 23 王国雄,毛延,陈荣三,戴安邦.硅酸及其盐的研究XIX.CNDO/2法研究单、双和三硅酸的酸强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2):103107. 24 吴伟雄,游效曾,戴安邦.包括d轨道的NMR化学位移INDO/σ法计算.中国科学(B辑),1987,(5):451—456. 25 Tang W.X.Qu Y.Dai A.B.Structure,Activity and Mode of Action of Antitumor PlatinumCom pounds.Pure & App1.Chem.,1988,60(8):12711278. 26 臧焰,王国雄,曾成,戴安邦.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双核铜配合物的磁性研究.科学通报,1989,34(17):1316—1319.(英文版)1989,34(22):1877—1880. 27 Chen Dong,Tang Wen-Xia,Dai An-Bang,Hung You-Qing,HuSheng-Ahi.The Prepar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Imidazolate Bridged Heterotrinuclear Complex[(NH3)5RhImZn(dien)-ImRh(NH3)5](ClO4)·4H2O.JIEGOU HUAXUE(J.Struct.Chem.,)1990,9(2):121—125. 28 陈荣三,杨宇翔,郭腊梅,王占文,柳海澄,戴安邦.硅酸及其盐的研究XXI.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硅酸的离解常数.无机化学学报,1990,6(1):87—88.1991,7(1):9397. 29 曾成,臧焰,王国雄,戴安邦.链型四核配合物中的磁交换作用.化学学报,1990,48(7):678—685.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