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垃圾综合处理 |
释义 | 定义 垃圾综合处理指根据垃圾成分或特性,结合当地产业、经济、科技、地理和人文条件,优化组合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回收物质和能量,以废治废,实现垃圾处理集约化、资源化、专业化和无害化处理。 垃圾综合处理可以采用综合处理基地方式集中处理,也可以通过构建信息交互系统采用虚拟生态工业园方式分散但各处理单元或单位紧密关联的处理。 遵循原理 一是共生性原理。固体废物设施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在生态工业区中,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寻找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效削减固体废物产生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了固体废物的处理负荷。 二是地域性原理。固体废物设施具有区域的特殊性。不同区域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环境条件、尤其是垃圾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设施的配置不是千篇一律,各种设施之间的配置和顺序也不是固定的。因此,在规划和建设固体废物设施时,必须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配置运行高效的固体废物设施。 三是环境安全原理。固体废物设施的环境安全原理是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垃圾焚烧炉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等。 四是循环再生原理。既能有效消除污染,又能充分回收垃圾中的有用物质和能量。 综合处理类型 垃圾综合处理按照处理对象可分为混合垃圾处理型和分类垃圾处理型。混合垃圾处理型主要处理源头混合收集的原生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型主要处理源头分类收集的垃圾。按单元处理技术重要性不同,垃圾综合处理可分为多元组合型和功能拓展型。 多元组合型是根据区域内垃圾的物流平衡而采用多种并列的单元处理技术的综合处理方式;功能拓展型则以一种单元处理技术为主体,根据工艺要求,增加其他辅助技术作为补充,地位上有主次之分。 根据填埋、堆肥、焚烧、分选回收四类主要单元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综合处理系统可以细分出如下多种组合模式: ①分选 填埋:分选回收纸张、玻璃、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组分,其余垃圾直接填埋。②分选 生化处理 填埋:分选回收纸张、玻璃、金属、塑料等可用组分,厨余、果皮等易腐垃圾组分经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最终产生肥料或电力出售,其余残渣填埋。③分选 焚烧 填埋:分选回收纸张、玻璃、金属、塑料等可用组分,剩余垃圾焚烧,焚烧后的残渣填埋。④分选 生化处理 焚烧 填埋:部分可利用垃圾组分被分选回收,易腐垃圾组分进行生化处理,易燃垃圾组分焚烧处理,残渣填埋。⑤无机垃圾分选 残余物和有机垃圾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无机垃圾进行细分选,有用组分回收,无利用价值的残余物与有机垃圾填埋。⑥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残余物和无机垃圾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无机垃圾和残渣直接填埋。⑦可燃垃圾焚烧 残余物和不可燃垃圾填埋:分类收集后的可燃垃圾焚烧,不可燃垃圾和焚烧残渣填埋。⑧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无机垃圾分选 残余物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无机垃圾分选出有用组分,残渣直接填埋。⑨可燃垃圾焚烧 不可燃垃圾分选 残余物填埋:分类收集后的可燃垃圾焚烧,不可燃垃圾经过分选,选出其中的有用组分,残余物最终填埋。⑩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无机垃圾分选 生化处理和分选后可燃物焚烧 残余物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无机垃圾分选出有用组分,生化处理和分选后的可燃物进行焚烧,焚烧残渣以及生化和分选处理后的无机残渣进行填埋。其中⑤~⑩六种组合模式一般适用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较好的城市,①~④四种组合模式适用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地区。 参考资料 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化体现生态理念。王艳明/文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0-12-1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