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皂角豆象
释义

种名:皂角豆象

种拉丁名:Bruchidius dorsalis (Fabricius)

国内分布: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河南、江苏、福建、台湾、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陕西

国外分布:日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6.5mm,宽2.5-3.8mm,略呈卵形。头部、前胸背板、鞘翅、触角第五至第十一节、前足及中足基节、后足(腿节除外)、胸、腹部(各腹板后缘除外)均黑色,其余黄赤褐色。头部着生灰白色毛。触角短锯齿状,前胸背板略隆起,后端宽,两端向前编窄,密生淡褐色毛。中央有1个近三角形的白毛斑,其两侧有明显隆线。小盾片纵长矩形,后缘凹入,着生白毛。鞘翅在小盾片后方沿内线两侧各有纵长白毛斑,毛斑两侧及后方全部密生淡黄色毛或杂生白色和淡黄褐色毛;鞘翅基部、中部、端部各有l个杂生白色和黑色的横带状毛斑,自侧缘几伸达内缘;第三至第五纵沟纹基端有明显瘤突。臀板大,三角形,着生淡黄至金黄色毛;雄性臀板末端圆形,与体纵轴近垂直,表面显著隆起,有若干小凹陷;雌性臀板末端较尖,表面近扁平,有1对显著凹陷的无毛黑斑。腹面中央大部分及足密生白色和灰白色毛,腹面两侧的黄白色毛极密,此毛有时在中胸后侧片,后胸前侧片前后缘反侧缘、后足基节侧缘端部和腹部各腹板侧缘端部形成显著毛斑。后足腿节腹面内缘有端前齿;股节有纵隆线3条,端部腹面的1个利突较其余3.4个齿长大;第一附节远长于其余附节总长。卵初产时淡绿色,长约1.5mm,长椭圆形。幼虫初孵幼虫体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7mm,宽约3.5mm;头部红褐色,体乳黄色,短肥而多皱纹,弯曲成马蹄形。蛹乳黄色,体长约5mm。

生物学特性

该虫在辽宁l年1代;多数以成虫越冬,少数以蛹或幼虫在荚果种子内越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出现。卵散产于荚果表面及种子附近的凹陷处,每个荚果上平均有卵20一50粒,最多达107粒。卵期约10天,幼虫多从卵壳下部钻入荚果内,排泄物堆积于种子内,幼虫随着种子发育而长大,此时种皮无被害痕迹。1头幼虫只危害1粒种子,食掉整粒种子的1/3-l/2,使之形成长椭圆形凹坑,有的将种仁全部吃光只剩下种皮,一般凹坑长径约9mm,短径约4mm;10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前咬破种子及荚果皮后爬出,立即展翅飞翔,羽化孔呈圆形,边缘整齐,也有呈椭圆形的,孔径长2—2.5mm,一般1个荚果最多14—15个羽化孔。雌雄成虫性比约为1.l:0.9。

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严格实施森林植物种实害虫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把住种子采收、入库、调运关。 2.营林措施营造乔灌混交林,结合刻条生产有计划地大面积进行柠条、紫穗槐林的手往更新复壮;或全面采净当年的荚果加以处置。 3.种子处理(1)采收柠条种子后,用0.5—1.0%食盐水漂选,将带虫种子删除并歼灭其中害虫。(2)播种前用50—70oC热水浸烫皂角种子10—40分钟,对皂角豆象奏效。 4.药剂防治(1)林内喷洒50%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毒杀成虫;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毒杀幼虫和卵。(2)种子入库前,用25%敌百虫粉剂拌种;种子与药剂的重量比为400:1,拌种均匀后装袋库存。(3)熏蒸。常温下每麻袋种子用磷化铝片剂1.5g,熏蒸袋内密闭6天;用混甲烷或硫酸氟每m3用量为30~35g,密闭熏蒸2-3天。低温条件下,用磷化铝12g,lm3用汉甲烷或硫酸氟35—40g,熏蒸3—4天。杀虫效果良好,对种子发芽率无不良刚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