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杂交棉新品种华棉3号 |
释义 |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华棉3号杂交种是山东惠民华棉种业有限公司与渭南市种子站刘新江同志合作选育。2008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编号陕审棉2008001 该杂交种以抗病性强的ps-3品系为母本,以优质丰产、抗病、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ps-1为父本杂交组合而成。ps-3来自自选的2051品系,该品系桃大、衣分高、抗病性好、出苗好,ps-1来自自选的343系,该品系结铃性强、抗病性好、品质好、吐絮畅、早熟。该杂交种经过我们进行品比试验,较对照33B增产25%,参加自己征集的山东省杂交棉组合比较试验表现突出。 主要特征特性1.植物学特征:该品种生育期126天左右,属于中早熟品种。叶片大小适中,叶色较深,早熟不早衰,铃大,卵圆形,单铃重6.5g,属大桃类型。结铃性强,上、中、下部均匀。衣分41.1-42.1%,霜前花率96.4%,子指11.4g。纤维色泽白色,有丝光。 2.生物学特性:该品种植株株型呈塔形,发育快,出苗好,苗期长势旺,花期生长快,结铃性强,脱落率低,吐絮畅,易摘拾,烂铃较轻,叶枝较少,易管理,适宜关中棉区各类土壤种植。抗棉铃虫,抗枯萎病、抗黄萎病。 品质指标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陕西省2006-2007年区试棉花品种品质测定,两年平均结果显示:该品种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整齐度指数84.1%,马克隆值4.8,伸长率6.10%,反射率74.0%,黄度7.9,纺纱均匀指数140,断裂比强度29.9cN/tex,纤维的重要形状指标匹配好。衣分达42%以上。 品种抗病性据2006年陕西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华棉3号品种抗枯萎病、抗黄萎病。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宜陕西关中棉区春播种植或者麦棉、瓜棉套种的棉花杂交种。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09.5kg,最高亩产皮棉162.3kg。2011年在大荔县大面积示范田,经农业部专家实地测产,籽棉产量接近5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地区及栽培方式:华棉3号适宜于陕西关中棉区种植。春播或麦棉套、瓜棉套均可。 播期:直播、地膜覆盖棉田4月15—4月25日,营养钵育苗移栽一般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 密度:基肥力棉田每亩留苗2600--3000株,地膜棉或者中肥力棉田每亩留苗2500株,套种棉田或者高肥力棉田每亩留苗2000株。 施肥:基肥为主,平衡施肥,N、P、K配合,重施P、K肥。铃期及时追肥。 防虫:及早做好棉蚜、红蜘蛛、盲椿蟓的防治,棉铃虫大发生年份,搞好三、四代棉铃虫的药物防治。 化控:在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下旬,少量多次叶面喷施缩节胺。 同时,因地制宜搞好灌水、中耕除草、整枝、去赘芽等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