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峪夼村 |
释义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峪夼村坐落在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2公里处,北依大山,向东隔山与下葛场村相望,西面与鸿园村为邻,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张村河的发源地之一)把村庄分成两部分,村民大部分居住在靠近北山坡的河北沿,少部分居住在靠近南山坡的河南沿,整个村庄由东向西错落有致。该村现有村民378户,1295人,有李、宋、徐、张、高、段、孙、陈等姓氏,其中李姓人家占绝大多数;耕地600余亩,山峦561亩。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李氏从云南迁此居住,建村至今;因该村四面环山,中间平洼,故名峪夼村。村前有一巨石,其峭壁裂缝中嵌有翠绿圆石,名曰“开门石”。村南有高山,名曰“南顶”,与鸿园村的莲花瓣山相连。村北有北顶,大小山涧数条,汇集于村中小河。村东北向还有一高约十丈的巨石,呈扁圆形,峭拔壁立、姿态优美,名曰“星石”,后来村中私塾学者为其取名为“自卫星”,寓为护村的意思。 峪夼村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年间村里有文化的人曾兴办私塾,传授文化知识。后来该村在南山坡建立了峪夼小学,是鸿园小学分校,1975年在村后山坡上重建,当时的校舍和教育水平均列北宅公社前茅。该村1978年被评为青岛市德育教育先进集体。1995年以来,该村为北宅街道南片建设中小学学校投资7万余元。 峪夼村在以发展果品为主的同时,注重多种经营,从事养殖业、运输业、采石业等。现有个体养殖专业户7户,拥有拖拉机、运输车、面包车等20余辆;手工业主5户、酒店5家,并在水库开设了休闲垂钓项目,吸引了众多城里人来此休闲垂钓,品尝鲜嫩味美的淡水鱼。村里还引进资金相继建起了东海电子有限公司、果酱厂、酱油厂等企业,安置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集体和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750万元,人均收入5169元。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文件崂政发[2004]228号《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沟崖等36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的批复》,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