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秋雨的背影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 杨长勋 出 版 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0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简介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本书分为“面向先哲的洗礼”、“寻找文化的灵魂”和“为余秋雨辩护”三个部分,论述了余秋雨的文学生涯。 作者简介杨长勋(1963.10—2006.1),广西田林县人,1985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曾任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广西艺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社科部副主任。主要著作有《骆越诗潮》、《文化的意象》、《艺术的群落》、《话语的边缘》、《艺术学》、《余秋雨的背影》等。 目录自序我为什么写余秋雨 上篇面向先哲的洗礼 余姚文化的传递 一、河姆渡人的后裔 二、余姚的余氏人家 三、穷乡僻壤的童年 四、健全人格的萌芽 秋风秋雨的人生 一、少年秋雨的经历 二、特殊年代的挣扎 三、无法回避的纠缠 四、重情重义的人生 基本不变的身份 一、投考上戏的缘起 二、教师身份的确立 三、院长任期的改革 四、基本不变的身份 面向先哲的洗礼 一、面向先哲的洗礼 二、文化态度的选择 文化理论的成果 一、戏剧理论的历史 二、戏剧审美的心理 三、中国戏剧的源流 四、艺术创造的工程 中篇寻找文化的灵魂 走出书斋的双脚 文化苦旅的惊喜 寻找远年的灵魂 文明碎片的光泽 生命之乡的供奉 一个特殊的版本 一座散文的奇峰 散文格局的突进 国际比较的观念 城市意识的关怀 …… 自序:我为什么写余秋雨我是先读到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然后才返回去读他的《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和《中国戏剧文化史述》的。 80年代的前5年,我在念大学,1年预科4年中文。这5年的经验是杂乱地啃了很多书,从《西游记》读到《鲁迅全集》,甚至别人进入新潮的观念年的时候,我还在面对着几十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发呆。那几年,包括9个寒暑假我都没有回过家。母校的相思湖畔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这种杂乱的广泛,使我至今未能在一个领域走到当代的前沿,但这又使我在整体知识结构上远远超过很多现在已经走红的人。 而那5年的教训,是把太多的时间用在翻读很多层次不高的书籍上,把太多的时间用在很多层次不高的课题上。因此,这5年虽然发表了一些文章,还在离校以前出版了一本近20万字的书,但今天想来,不论是杂乱读的,还是杂乱写的,整体层次都不高。我现在常把这个教训告诉我的学生,大学这几年宝贵的时间,一定要花在经典著作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将来到底能走多远。 大学毕业的最初几年,不太顺,先在远郊的一所职工学校,接着在市内的一所子弟学校跟小学生和初中生打交道。这几年虽然做不成什么像样的事,但是有收获,业余时间读了很多的书。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这时我并不知道余秋雨是何许人。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去市里最大的书店,在书架上看到《艺术创造工程》,被这个书名吸引,翻翻便买了回来。一口气读下来, 留下三点深刻的印象。一是第一次读到口子开得这么小的艺术理论著作。这类著作大多有大而不深的毛病,《艺术创造工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二是那么多经典作品被余秋雨激活在《艺术创造工程》里,他把经典作品阐释得那么精彩,那么合理又合情。三是那么多刚刚诞生不久的各类艺术作品,也被余秋雨溶解在《艺术创造工程》里,记得不久前刚刚在巴金主编的《收获》杂志上读到陈敦德的《九万牛山》,没隔多久便在《艺术创造工程》里读到余秋雨对该作的阐释引证。可见,余秋雨熟悉经典,又关注当代。 读完《艺术创造工程》,便到处找余秋雨更早的三部史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和《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还是回到相思湖畔,在母校借到了这几本书。有几个月时间,白天跟初中生和小学生打交道,晚上则安静地读着余秋雨的这些大部头。这一次诚恳而仔细的阅读,对我产生了重要的触动和影响,使我从杂乱而宽泛的阅读慢慢走向有选择有层次的阅读,使我从单一的文学领域逐渐地延伸到整个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我藏书的目录开始变化,读书的计划开始变化,写作的内容也开始变化。当然,这前后我读得较多的还有罗素、朱光潜、李泽厚、刘再复、王元化等人的著作。 几乎就在读余秋雨史论著作的同时,又陆续从余秋雨在《收获》杂志上开设的“文化苦旅”专栏上读到的系列散文。不仅是“文化苦旅”这个栏目名称令人回味无究,而且他的散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使我感到目耳一新。 …… 书摘帐子里的秘密终于被发现,发现者们真正地愤怒了。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污七八糟的书,而且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不顾白天干活的劳累偷偷地看!很快传下一个果断的命令:收缴全部与“革命”相抵触的书籍。 箱子一只只打开,上千名大学毕业生的书,堆得像小山一般。一个负责人绕着小山威武地走了一圈,有一个问题让他有点犯难:这堆书算什么呢?如果算是毒品,应该立即销毁;如果算是战利品,应该上缴领导。沉思片刻,他挥手宣布:装船,运到松陵镇,交给领导看一看,然后销毁! 书,满满地装了3大船,让大学毕业生自己摇船启航。临行前负责人以亲切的口气对大学毕业生们说:烧书的火,也要请你们自己来点。 火是当夜就点起来了的。书太多,烧了好久,火光照亮了松陵镇上的千年古松。 从此再也没有书看。既然是让一帮已经大学毕业的文人来劳动改造,当然就不能让你有书可读,而且一定要加大体力劳动的量,让你劳累,让你疲劳,让你顾不及任何其他事情。 惟一的自由,就是可以游泳。“游泳当时正提倡,负责人不反对,他们自己也游。”先是男学生游,余秋雨游泳的习惯就是那时在太湖养成的,多年以后余秋雨忙了起来,但有机会住在河岸或者海滨,他总是要下水一游。为数不多的女大学毕业生,先是看男生们游,后来她们自己也穿上了游泳衣,加入到游泳的行列。没想到一起游泳后,男女生交往多了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和她们,都二十余岁”,而且都已大学毕业了。可这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的,“很快传来消息说,这里出现了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阶级斗争有了新动向”,经过一番恐怖的深挖,一些名字被点了出来。最漂亮又最有交际能力的那位女生,男生戏称为外交部长,被定罪为夺权分子,最后她只能跳水自杀以示清白。可见这是一个白色恐怖的劳动改造环境。余秋雨在这样的劳动改造环境苦熬了两年。 后来的一些运动曾经沿袭这种劳动改造模式,但是把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几届全部毕业生放到军垦农场几年,这个规模后来似乎再也没有过。 对余秋雨来说,这种残酷的经历自然是不堪回首的,但这个经历,也使他能够以复杂的眼光看待一切社会和一切人生,使他变得沉重,同时也变得深刻。反腐蚀的斗争,阶级斗争有了新动向”,经过一番恐怖的深挖,一些名字被点了出来。最漂亮又最有交际能力的那位女生,男生戏称为外交部长,被定罪为夺权分子,最后她只能跳水自杀以示清白。可见这是一个白色恐怖的劳动改造环境。余秋雨在这样的劳动改造环境苦熬了两年。 后来的一些运动曾经沿袭这种劳动改造模式,但是把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几届全部毕业生放到军垦农场几年,这个规模后来似乎再也没有过。 对余秋雨来说,这种残酷的经历自然是不堪回首的,但这个经历,也使他能够以复杂的眼光看待一切社会和一切人生,使他变得沉重,同时也变得深刻。反腐蚀的斗争,阶级斗争有了新动向”,经过一番恐怖的深挖,一些名字被点了出来。最漂亮又最有交际能力的那位女生,男生戏称为外交部长,被定罪为夺权分子,最后她只能跳水自杀以示清白。可见这是一个白色恐怖的劳动改造环境。余秋雨在这样的劳动改造环境苦熬了两年。 后来的一些运动曾经沿袭这种劳动改造模式,但是把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几届全部毕业生放到军垦农场几年,这个规模后来似乎再也没有过。 对余秋雨来说,这种残酷的经历自然是不堪回首的,但这个经历,也使他能够以复杂的眼光看待一切社会和一切人生,使他变得沉重,同时也变得深刻。 三、无法回避的纠缠 余秋雨的一大愿望就是能够安静地从事他的教学、研究和创作,但他常常受到无端的干扰,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来对付一番,这就是所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 余秋雨是善良人,但他的善良也常常受到伤害,当这种伤害到了无法退让的时候,他才会作出相应的姿态。 1995年1月7日,香港《明报》发表罗孚的文章《文坛一苦事》,制造并散发攻击余秋雨的人生谣言和政治谣言,余秋雨不得不以法律的手段愤起自卫。当时中新社发的消息《余秋雨教授状告香港<明报>》客观地报道了此事: 著名学者和作家余秋雨教授目前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状告香港《明报》严重侵害名誉权。 香港《明报》今年一月七日发表罗孚文章《文坛一苦事》,向读者介绍上海发生的“黄梅戏《红楼梦》事件”,称:一个老剧作家拿着自己的剧本请做过戏剧学院院长的“文化名人”斧正,结果剧本上消失了老剧作家的名字。 此文虽然没有点名,但从“黄梅戏《红楼梦》事件”、“做过戏剧学院院长的文化名人”可以确定是余秋雨教授。 余秋雨教授对记者说:“《明报》的文章在介绍这一事件时是双重捏造:既捏造我没有参与创作,又捏造我在剧本中单独署了名。事实是,我自始至终参与创作却没有在任何一个稿本中署过名。香港<明报)能拿出我署名的证据吗?” 余秋雨教授的代理人,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朱洪超、江宪律师说,香港《明报》的这一捏造已经到了颠倒黑白的地步。这是延续3年的所谓“黄梅戏《红楼梦》事件”的恶性延续。事实是:余教授对全国获奖剧目黄梅戏《红楼梦》的创作贡献极大而始终没有在编剧中署过名。但是,因他的谦让而单独署了名的一位戏剧老编剧为了加固自己是”惟一编剧”的形象,一方面在报刊上发表万言长文逐段逐句地批判余教授把剧本改坏了,一方面又坚持要在“改坏了”的演出本中单独署名,翻来覆去闹了整整3年。余教授因考虑对方年龄较大,忍让3年未予反驳,现在终于忍无可忍,在不久前向法院提出,如果那位先生不收回对演出本的猛烈攻击而又要在演出本上单独署名,请允许我撤回自己为该剧提供的整体构思和所写的全部段落、场次。因此,要“争回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恰恰是余秋雨教授。 两律师还说: 《明报》的文章还捏造了余秋雨教授的历史和“内定为中央文化部长”等政治谣言,并故意把这些政治谣言和上述有关知识产权的捏造连在一起,可谓别有用心。 中新社的消息发出以后,香港《明报》和罗孚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知道造谣在法律面前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公开承认了自己造谣的错误行为,向余秋雨表示道歉。 照量说,这种严重的人生造谣和政治造谣,即是故意所为,又给余秋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余秋雨应该把这场官司打到底,既为自己受到的伤害出一口气,又能教育那些社会上的造谣之徒。 ……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