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由御厩川岸看两国桥夕阳
释义

【名称】由御厩川岸看两国桥夕阳

【类别】版画 、 名画

【年代】此幅版画的制作时间约在1825~1832年间

【作者】葛饰北斋

【属地】日本

【简介】

日本浮世绘的发祥地在江户时代的吉原游廊。那是当时江户艺妓和青楼的集中地带,是市民们追求香艳生活和灯红酒绿之地。浮世绘作为市民艺术就在这里应运而生。 这时,除了在里巷流行的美人画、明星画和风俗画之外,又出现一种风景版画,为江户时代的吉原游廊一带的文化生活添加了新的情趣。早期画师有奥村正信、铃木春信,中期有歌川丰春、乌居清衣等人。他们在风景版画中充分表现男女游荡生活以及他们的恋情等,因而颇受市民欢迎。其中成就最著者,当推葛饰北斋的富士画面。他的作品囊括了江户时期各类人物的活动,有贵族、武士、市民、农民、流浪者以及个体手工业者等等,是日本社会生活的一大缩影。 葛饰北斋(1760.9~1849.4)于日本宝历十年出生在江户本所割下水(即今东京墨田区一小镇)。父亲中岛伊势是幕府的御用镜师。北斋本名中岛时太郎,十岁时改名铁藏。至1797年始用现名。

北斋自小就在雕版师傅门下学刻木版术,后在租书店学徒。十八岁上拜浮世绘画家胜川春章为师。后因他私下改学狩野派画家狩野融川,被春章驱逐。不久,在融川门下也因失言渎犯老师而被逐。他一度生活无依,只得流落街头叫卖辣椒、挂历谋生。 北斋少年颠沛,习惯于流浪生活,曾数度去关西、名古屋一带,与各色人等交往。有人说他有迁居的癖好,一生中大约迁居九十三回。加上生活无定,中年丧妻,两个女儿先后早夭,三女婚事又不谐,晚年再遭火灾,毁去了他几十年的画稿与心血,使他饱尝了人世炎凉。但他对于艺术却从未动摇。一生所作大量插图、画谱、版画和漫画,显示了他在浮世绘创作上的杰出成就。晚年笔下最成功之作乃是《富岳三十六景》这套闻名世界的版画连作。这一幅《由御厩川看两国桥夕阳》是他这套风景版画连作中最美的一幅。

《富岳三十六景》从1823年(文政六年)开始创作,共四十六幅彩色套版。《由御厩川看两国桥夕阳》一画描绘了一艘渡船载着风尘仆仆的下层市民,他们在夕阳西下之时乘船返家。水面碧波荡漾,船夫缓缓摇橹。船上是些奔波于生命线上的乘客,他们从事各种手艺行业。此时风光虽美,但身心劳顿,已无暇领略,有的在打盹,有的细语,只有两个人一站一坐地在兴意盎然地观赏富士晚霞。伏在船舷的一小乘客,把汗巾放进河水,任水飘浮地玩着。左边一条小船上,一老妪正在洗涤。远处一架木桥,横跨宽阔的河面。四周航船散落,极富乡境民味。单线勾勒,笔工精细,画趣无穷。 北斋的风景版画不同于安滕广重,描绘对象往往具有较浓厚的乡土气息。故有人说,北斋的画幅中有北斋自己,即他的富岳景色已北斋化了。晚年的北斋在技艺上更加精进。从设色到构图,颇多个性创造,对浮世绘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他活到九十岁,于1849年(嘉永二年)去世。临终时还自叹道:倘残延十岁,五载亦罢,吾始堪称真画工。……至百岁之末,终草成此画道。可见其对艺事之博大雄心。此幅版画的制作时间约在1825~1832年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