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意识形态新论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童世骏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08066014 ; 978-7-208-06601-4

I S B N : 7208066019  出版时间: 2006-11-1

开 本: 32开  页 数: 490

定 价: 26 元

内容简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160年以后研究意识形态问题,本书的任务并不是对“意识形态”概念和意识形态问题作系统全面的重新论述,而是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下,在反思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背景下,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内容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作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探索。

为此首先必须对当前我国社会的根本特点有清晰认识。简单地说,我国是处在现代世界中的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它所体现的时代特点、国情特点、制度特点和文化特点等等从不同方面对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提供了新的机会。

为了通过集体努力而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问题,为了从国际背景(第一篇)、时代特征(第二篇)和理论依托(第三篇)等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系统反思,上海社科院和华东师大的不同学科的几位学者通力合作,撰成此书。希望读者和学界,尤其是对意识形态问题有理论和实践双重兴趣的人们得到帮助。

本书目录

序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的新思考新探索

第一篇 意识形态问题的国际背景

第一章 国外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

一、意识形态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整合与控制的工具

二、国外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

三、当代西方左翼执政党核心价值观的调整

四、国外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第二篇 意识形态作用的时代特点

第二章 对外开放背景下的思想宣传工作

一、来自开放环境的挑战:思想宣传工作存在的不适应

二、面对诸多矛盾的思考:开放社会思想宣传工作的两难困境

三、在调整中加强:开放背景下思想宣传工作的新思考

第三章 世俗化社会中的精神生活领域

一、“精神生活”概念的丰富内涵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化特点

三、世俗化社会中高质量精神生活的条件

第四章 信息时代的舆论引导

一、信息时代舆论引导的现状

二、信息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

三、新媒体舆论引导

四、适度的宽容与高度的和谐

第五章 大众传媒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一、知识分子身份的认识及大众传媒时代的形成

二、知识分子的角色作用与国家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三、知识分子的角色变化及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四、理性地认识和应对公共性问题及知识分子实践

第六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真理与社会信念

一、“无厘头”新生代:关于历史意识的思考和启示

二、“戏说”、价值渗透和客观性问题

三、王朔现象、“躲避崇高”与信仰重建

四、“后现代在中国”、“中国后现代”及其逆向启示

第三篇 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依托

第七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意识形态视野下的中国民主政治:基本内涵与核心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不懈探索

三、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比较视角下两种民主政治理念的对立

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理念的新挑战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理念创新取向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模式的伟大创新

二、多元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分配结构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第九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二、在实践中不断明确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三、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