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和乡 |
释义 | 介绍阳和土家族乡位于慈利县西北角,西距张家界市区、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约30公里,东距慈利县城约35公里、常德桃花源机场约120公里,省会长沙200多公里,南距焦柳铁路溪口火车站约6公里,全长约15公里的阳和──黄龙洞二级公路将该区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武陵源核心景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阳和土家族乡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40亩,其中水田14166亩,旱地4674亩。 辖16个行政村,231个村民小组,5148户,农业人口18003人,有汉、土家两个民族,1994年被定为少数民族乡。 境内属丘陵地带,东南部较为平坦,溪流纵横,水资源丰富。现有上型水库4座,骨干塘60余口,蓄水400万立方米。 原省道1801线自东向西贯穿全境,至金岩土家族乡的县级公路穿过该乡夹石、朱家嘴、寨峪三个村,常张高速公路穿过官坊、渔浦、双坪、夹石、朱家嘴、大坊等6个行政村,并留有出入口收费站,有连接常张高速与武陵源景区的龙阳二级公路,去武陵源风景区仅10几分钟车程,阳和至溪口二级公路与常张高速公路阳和互通出口处联络线龙阳公路平交,经宋家岗、上跨常张高速公路至阳和土家族乡江边组新建江边大桥,跨澧水新建澧水大桥至坪滩,经樟树坪至雪岭垭,沿渡家溪到溪口镇,止于溪口火车站,全长约6公里,境内交通十分便利。 环境及景点介绍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境内山峦起伏,丹霞地貌独具特色,最高海拔1163米、最低海拔130.32米,年平均气温16-16.5℃,气候宜人;山水相依,溪河密布,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河蜿蜒曲折贯穿全境,年均降水量1331.9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 文化历史厚重,旅游景点众多。比较突出的有千年古镇——溪口、建于1886年的湖南四大书院之一“渔浦书院”等等。同时该区域还有三十里水上漂流、千年古樟(亚洲最大的樟树)、湘西名桥――亭子桥(红军桥)、红色旅游胜地棉花山、五寺寨、典型丹霞地貌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全部开发后,将对目前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张家界核心景区进行有益补充。 规划设计张家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湖南省旅游产业龙头。近几年,每年游客总量超过2000万人次。随着张家界旅游开发进程加快,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游客呈大幅上升趋势,尤其是欧、美、亚等发达国家的高端游客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为顺应旅游产业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的发展趋势,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和慈利县委、县政府抓住长张高速公路开通有利形势,决定进一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在阳和建设符合现代发展潮流的国际旅游商务区——张家界阳和国际旅游商务区(ITBD),让游客欣赏完核心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后,享受高档次的接待服务,以全面提升张家界旅游接待水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张家界阳和国际旅游商务区由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美国柏诚公司做项目开发的总顾问和规划设计,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张家界阳和国际旅游商务区作专题课题研究。现已完成总体规划的相关文本、图纸及各专项论证报告和规划区的地形测绘,正进行详规设计。 张家界阳和国际旅游商务区(ITBD)定位为:张家界市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新城,中国第一个“生态型国际旅游商务区”。整个商务区规划控制面积3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近期4平方公里,中远期8平方公里,规划区常住人口3万人,最高峰日流动人口顺20万人次以内。规划的高尔夫球场、国际度假村、特色商业街、汽车旅馆等建设项目,将使“张家界国际旅游商务区(ITBD)”成为张家界市一个体现生态、文化、休闲的独具魅力的旅游新城,成为张家界市区的有力补充。 张家界阳和国际旅游商务区(ITBD)分为四大区域:第一个区域――中、高端旅客接待区:在高速公路以南、围绕澧水河两岸,建设高档度假酒店、大型会展中心,充分体现人文、生态、休闲理念,专门接待欧、美、日高端客人和承担国内、国际大型会议。第二个区域――游客服务商贸区:以高速公路连接线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国家民族特色商贸区、汽车旅馆、行政中心、商贸中心等。第三个区域――民俗风情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好溪口、阳和旅游自然人文景区(景点),充分挖掘其价值,建设充分体现土家特色的风土人情游乐园。同时,以阳龙公路为轴心,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和农家乐。第四个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加工区:在该区域进行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加工,建成张家界市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