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子山摩崖石刻 |
释义 | 杨子山在南安石井镇,系戴云山脉南伸滨海的余脉。海拔426米,山间怪石嶙峋,石刻遍地可寻。据粗略统计,已发现自宋至清历代文人雅士抒写登临感受的摩崖石刻20余方。 在大慈林左近性愿舍利塔顶偏东南高处,在相思林掩映下,有宋朱熹“极高明”横书题刻一方,每字约30×25厘米,作下方直行落款“晦翁”二字。此为杨子山最早、最为珍贵的摩崖石刻。 顺山路上行数百步,已届半山,路旁有石镌“小憩”二字。过该石继续前行,不远处有巨石突兀而出,迎面分别刻“通幽”和“别有天地”两组文字。其前有曲径通幽,尽处乃一山涧,流水潺潺。越涧即到杨林书院遗址,正厅后墙嵌《清水岩重建朱文公祠碑记》两方,左近有“唐杨苏、宋吕大奎、洎有明诸先辈俱读书于此”石碑一方。涧壁有“枕泉”“不舍”石刻二处。 由“小憩”刻石左侧循路向前十数步,有巨石相叠,其上一块迎面有署名象怀“不尽登临景萧然,野兴闻泉声潺潺……”的七绝诗刻;石顶也刻有七绝一首,署名“瘦生”。 拾级而上,在清水岩山门前右下方,有数块巨石壁立,两株古榕盘根错节于其间。正中一块上刻“仰止”,右侧一块刻“曾见一人”。巨石前有清嘉庆年间(1796—1820)因半山杨林书院及其旁朱子祠废而于此重建朱文公祠的碑记一方。 该祠于清末颓圮,近年才得修复。左侧还有宋林文彬题、其裔孙鹏程勒石的“杨子山感言”。 清水岩右侧,有近年于原址修复的兆元阁,其后山势陡然,石级如梯,故峭壁之上有“青云梯”及林文彬诗“石磴栖云入自远”之刻。 清水岩后山镜面石上有明万历丙午年(1586)郑西玄“海山第一”和无名氏“山海大观”题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