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桃鸟羽蛾 |
释义 | 病名杨桃鸟羽蛾 病因以幼虫蛀食花和幼果危害。成虫为褐色蛾子,形似大蚊,前后翅缘开裂,呈羽毛状(鸟羽蛾之名即由此而来),足细长,并有突出的矩。幼虫初呈淡绿色,取食小花后则转呈红色,体细小而短。 流行情况鸟羽蛾分类上属鳞翅目、羽蛾科。危害杨桃的鸟羽蛾广州郊区果农俗称之为“红线虫”。杨桃鸟羽蛾,在广州一年发生多代,一年中以6~8月为发生高峰,危害最烈,其危害盛期与杨桃第一次花(5~6月)和第二次花(大暑前后)相吻合。第三次花(立秋后开)和第四次花(霜降前后)受害较前两次的为轻。成虫多在清晨或旁晚活动,其余时间静伏于树冠内。卵产于叶背。幼虫可吐丝坠地入土化蛹。 症状以幼虫蛀食花和幼果,导致杨桃大量落花、落果而减产;幼虫还可危害叶片,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