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眼组织胞浆菌病 |
释义 | 概述:眼组织胞浆菌病(眼科)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真菌性肉芽肿性脉络膜病变。世界各地均有传播,美洲最多见,我国极少见。病源菌一般经肺入侵而发病。 症状表现:1.多为一眼发病,偶有双眼同时发病者;2.开始症状为视物模糊,随后有视物变形和中心暗点,甚至失明;3.眼底检查:典型病例表现为黄斑区出血性盘状脱离;黄斑区棕黑色隆起,约1/4—1/2视乳头直径大小,周边视网膜下有出血,范围一般不超过2个视乳头直径大小;4.少数病例眼底表现为边缘不清的灰白色扁平圆形隆起斑,或呈散在淡黄色、边缘整齐的渗出性病源;5.炎症活动可持续数月至数年;6.在黄斑部病变出现之前,一般周边部或赤道部眼底有播散性病变,表现为周边眼底或赤道部眼底出现灰白色渗出,互相融合;然后出现白色疤痕及萎缩源 诊断依据:1.眼部表现,尤其眼底出现黄斑区出血性盘状脱离;2.既往有组织胞浆菌病病史,或阴道有钙化源;3.年龄20—45岁;4.组织胞浆菌皮肤试验阳性;5.补体结合试验阳性;6.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黄斑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治疗: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抗真菌治疗;2.皮质类固醇;3.镭射光凝治疗。 用药原则 1.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可以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给以皮质类固醇治疗,但一般疗效不佳;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见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时,可用镭射光凝治疗; 预防常识:本病在国内较少发生,但在我国对外交流频繁的地区时有发生,如1958年广州报道首例,以后于北京、常州等地时有报道,而且本病症状一般较重,难以治愈,因此对本病必须加以重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