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鼓鼓书 |
释义 | 大鼓鼓书 大鼓与鼓书是中国曲艺曲种分类中一个类别的两种称谓,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大鼓鼓书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 温州鼓词等数十种。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其表演形式大多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扬琴等。演员自击的鼓,也称书鼓,其形状为扁圆形,两面蒙皮,置于鼓架上(鼓架依不同曲种有高矮之别),以鼓箭(竹制)敲击。板有两种,一种由两块木板组成(多以檀木制成);一种由两块半月形的铜片或钢片组成,俗称"鸳鸯板"。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大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并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音乐唱腔是区别不同大鼓曲种的主要标志。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有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流派。其中以刘宝全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时人称其为"鼓界大王",尊为一代宗师。继三大流派之后,又有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创造的"少白派"。 京韵大鼓重歌唱,专唱短篇曲目。刘宝全擅唱金戈铁马的"三国"故事,如《长坂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等。白云鹏则擅唱《红楼梦》故事,如《祭晴雯》、《黛玉悲秋》、《宝玉娶亲》等。京韵大鼓除演唱有故事情节的曲目外,还演唱纯抒情的写景小段。如《丑末寅初》、《百山图》等。 《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历经几代艺人传唱不绝,脍炙人口的传统唱段。作品以极简练的笔触,形象地描述了在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它的腔调流畅,节奏活泼,短句大腔搭配巧妙。从悠扬婉转的唱腔中,使人们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京韵大鼓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女演员良小楼、章翠凤、骆玉笙、孙书筠、阎秋霞、小岚云等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了京韵舞台,她们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拓展,从而使京韵大鼓更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人成了人民的演员和艺术家,除演唱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外,还新编及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光荣的航行》、《珠峰红旗》、《急浪丹心》、《韩英见娘》、《白妞说书》等。同时,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演员。有成就的如赵学义(白派)、杨凤杰(刘派)、刘春爱(骆派)、钟玉杰(刘派),他们已成为曲艺舞台上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京韵大鼓演员。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是清末民初流行于北京、天津两地的大鼓曲种,用北京语音演唱。本世纪20年代,北京的大鼓艺人金万昌等对早期的梅花大鼓唱腔、板式等进行了改革,使其更加婉转动听。后来又有天津的著名弦师卢成科吸收了一些时调小曲,进一步丰富了梅花大鼓的唱腔和伴奏音乐,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女弟子,如花四宝、花五宝、花小宝(史文秀)等。卢成科的改革注重发挥女声演唱之所长,开辟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凉、柔媚、委婉的风格,世称"卢派"或"花派"。与北京"金(万昌)派"的纤细典雅,苍劲华丽,风格各异。梅花大鼓演唱的曲目均为短篇,著名唱段有《鸿雁捎书》、《王二姐思夫》、《黛玉葬花》等。60年代以后,梅花大鼓的音乐唱腔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如〔慢板〕唱腔中的以"哎哪"起唱被取消,改变以往曲词古雅,字少腔繁的弊病,并丰富了伴奏音乐,使音乐唱腔趋于清新明亮,焕发出新的光彩。如青年演员籍薇演唱的《二泉映月》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籍薇,1956年生,初学京韵大鼓,后改学梅花大鼓,从师史文秀、花五宝。她的嗓音甜美圆润,表演落落大方。在演唱方法上多有创新。 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是产生于北京,流行于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本世纪40年代前后,北京通县乐亭大鼓艺人翟青山等,改三弦为扬琴伴奏演唱,唱腔曲调与乐亭大鼓近似,被称为单琴大鼓。之后,又有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合作演唱。他们改用北京语音演唱,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又增加了一把四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了这一曲种。50年代以后正式定名为北京琴书。北京琴书的唱词注重口语化,唱腔旋律简洁,板式变化较丰富,宜于叙事。 关学曾关学曾,1922年生,北京人, 自幼学唱单琴大鼓,为北京琴书著名表演艺术家。他嗓音宏亮、甜润,演唱风格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说唱变化水乳交融,字音清晰并善于表演。他生动感人的演唱深受中外观众的喜爱。关学曾能自编唱本,他演唱的曲目大多是自己编制的。他善于揣摩观众心理,往往是开门见山,唱上几句就能把观众"抓住"。如《鞭打芦花》里,闵子骞身穿芦花冬衣随父赴宴的一段描叙:"不睁眼的老天哪,又降下了大雪,阵阵的朔风象钢针往肉里钻。只冻得闵子骞抖衣而站,手中拿不住打马的鞭。"通俗的语言既有说书人对闵子骞深深的同情,又生动地刻划了闵子骞受冻的形状。关学曾对《鞭打芦花》音乐唱腔的处理十分细腻,尤其是闵子骞替继母李氏求情一段极为感人,每唱到"爹爹呀您把这休书收回吧,孩儿我替母求情请您要容宽。儿的娘对儿的折磨儿无怨恨,乃是儿孝意不周才有今天。爹爹您千不念来万不念,念我娘照顾孩儿这些年。您今天要真是休了我的母,抛下我们三人岂不更可怜。",必催人泪下。 关学曾已年过七旬,但仍经常演唱于舞台,或出现在电视荧屏中。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大鼓族群里最大的一个家族,它的历史较长,观众面最广,流行于河北、山东、天津、北京以及东北、西北等广大地区。西河大鼓用河北语音,有说有唱。演唱曲目早期多为中、长篇,如《杨家将》、《呼家将》等。进入北京以后,著名艺人赵玉峰对西河大鼓进行了较大的革新,他改河北语音的"怯口"向京音、京字靠拢,还吸收了姐妹艺术的演唱技巧,形成了影响较大的"赵派"西河大鼓。1940年前后,有马连登、马增芬父女专攻短篇曲目,只唱不说,唱腔丰富,板式多变。 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增芬(1921-1987)享名曲坛。她讲究唱工,字清音正,行腔秀美,表演细腻。她演唱的《绣鞋帮》、《游湖借伞》、《江竹筠》等很受世人欢迎,她演唱的《玲珑塔》堪称一绝。 《玲珑塔》是描写一座高13层的玲珑宝塔的景致,唱词似北京的绕口令,演唱以活泼、伶俐的贯口引人入胜。"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子一盏灯,一个金钟整四两,被那西北风一刮,呜嘞哇啦响呜儿嗡儿"。全篇多处出现这种垛句,马增芬唱得如同小溪流水,湍急而清澈,在极快的节奏中吐字干净利落,旋律起伏有致。她那华丽甜脆的声音,给观众以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之感。 返回:传统表演艺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