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松山 |
释义 | 舞台技师。1952年2月出生,江苏如皋人。中共党员。进修于安徽艺术学校。曾任职于海安歌舞剧团(原文工团)工作。现任海安歌舞剧团舞台技师,星海艺术中心经理。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南通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南通市戏剧家协会会员,海安摄影协会理事。对于消纵既逝的自然界瞬间美的采撷,快捷莫过于摄影艺术了。我想这便是酷爱摄影艺术,并为之辛勤探求的原因罢。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摄影仅仅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一旦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业余爱好便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正是日复一日地用镜头来表现这个缤纷的世界,才使得他有了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价值,也使得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80年代初,开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他镜头里的世界是诗意的。在有山东黄金海岸之称的日照,他捕捉着瑰丽的海上日出和日落,把金光铺洒的海面、沙滩、渔船及都市模特的迷人风姿表现得空前飘逸,情趣盎然。这些画面和他曾经精心定格过的雪后腊梅,雨后残荷和周庄双桥美景一样,在构图、用光等方面都有一种让人,拍案叫绝的感染力。近20年来,业余时间他的主要精力几乎全部倾注于摄影艺术创作与研究之上,他当然知道搞摄影艺术创作既要花钱,又费力、还要花时间,有时为了拍摄一个特殊镜头,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但仍乐此不疲。得在1992年浙江溪口拍摄千丈岩那棵"奇松"时,几个朋友像猴子捞月似的拉住,将其悬挂于危岩之下,旁观者劝他这样危险不要拍,他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险峻的地方,越有可能构成好画面。只要你有胆量去拍,成功的把握就越大。"果如其言,此行几幅"奇松"照片因拍摄的角度独特,画面都相当成功。他意识到摄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到文学、美学......等诸多方面的学科,步入艺术殿堂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进取精神固然重要,但深厚的艺术素养更不可缺少,他刻苦学习,吸取营养,为了能掌握舞台摄影艺术的特点,特别是舞蹈艺术的摄影规律,他"博采勤集",正如一位舞台摄影家所总结的"表情靠抓,场面靠摆,演中抓动感,摆中抓动态"。长期以来,他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如《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现代摄影报》、《中国摄影》、《摄影之友》等,走进他的书房,看到的几乎都是摄影方面的书籍。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金钱,他认识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探求着人生的意义。他对摄影艺术如痴如醉,把摄影艺术创作视为精神支柱,从中感受到人生极大的乐趣,他苦于探索,勤于创作,续而不舍的追求,是十分可敬可佩的。1996年《中国摄影报》刊登了他的摄影艺术作品《锦上添花》,已故摄影评论家马椿年曾为此佳作文章写道:"腊梅盛开,满枝秀丽;一场大雪之后,落在枝条上的厚厚积雪经风化,留下了团团棉花样的皑皑雪球,乍一看雍容华贵,宛若许多洁白的花朵怒放,为纤枝锦上添花,煞是娇娆,实在有趣。作品画面素雅,取景构图端庄,给人以自然造化的奇妙和摄影表现的美妙双重审美享受。"充分肯定了他在摄影艺术创作上,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不息探索所取得的成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