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修水全丰起义 |
释义 | 修水全丰起义1927年7月23日和8月28日,中共江西修水县党组织发动和领导全丰地区的农民武装先后两次举行了以攻打当地恶霸地主“曹氏三霸”为主要标志的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右派势力十分猖狂,江西各地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1927年6月6日,修水县国民党地方当局制了血腥的“六七”惨案,各地农民协会先后被解散,一些共产党员、进步分子、农民运动领导人惨遭杀害。7月中旬,为了领导修水人民继续进行斗争,中共修水支部在乌坳北山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县城转入农村,将党的一些骨干分子派往各乡开展工作,将仁乡、西乡两乡的农军统一编成修水县农民自卫军,由共产党员丁长盛任队长,余经邦任党代表,并对仁乡、西乡等地的武装起义作了部署。 乌坳北山会议后,余经邦于7月20日回到西乡,与省委特派员丁健亚一起,在全丰余祠召开各乡农会负责人紧急会议,决定组织各乡农会会员攻打当地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曹氏三霸”。曹江陵、曹庆丰、曹礼成这三个恶霸地主在全丰上、下源各霸一方,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民愤极大,是全县有名的封建堡垒。7月23日,在余经邦的带领下,起义农军手持梭标、鸟铳,扛着自制土炮,杀向曹家。由于曹氏三霸早有准备,雇佣了80多名打手,凭借快枪固守,起义农军久攻不下,余经邦率农军队伍撤出战斗。此后,余经邦召集全丰乡沙坪、白岭、路口等地的共产党员和农运骨干会议,总结了一打曹家的教训,决定二打曹家,并分头发动群众铸造武器,整顿农民自卫军。 8月28日,丁健亚率西乡、仁乡、崇乡的数千农民自卫军,在共产党领导和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1个营的支援下,兵分三路一举攻克曹家,缴获快枪12支、鸟铣64支、炮2门、马4匹,并将曹家的粮食、财物分发给贫苦农民。 修水除曹起义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修水县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当地封建地主恶霸势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积极性,推动了修水县革命起义和武装斗争的进一步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