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西厢序
释义

基本信息

名称:《新西厢序》

年代:明朝

作者:卓人月

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天下欢之日短,而悲之日长;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长,此定局也。且也欢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后。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圞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耶!夫剧以风世[1],风莫大乎使人起于悲欢,而泊然于生死。生与欢,天之所以鸩人也[2],悲与死,天之所以玉人也[3],第如世之所演,当悲而犹不忘欢,处死而犹不忘生,是悲与死亦不足以玉人矣,又何风焉!崔莺莺之事以悲终[4],霍小玉之事以死终[5]。小说中如此者,不可以数计。乃何以王实甫、汤若士之慧业[6],而犹不能脱传奇之窠臼耶?

余读其传,而慨然生世外之想;读其剧,而靡焉兴俗内之怀,其为风与否可知也。《紫钗记》犹与传合[7],其不合者止复苏一段耳,然犹存其意。《西厢》全不合传,若王实甫所作,犹存其意,至关汉卿续之[8],则本意全失矣。余所以更作《新西厢》也,段落悉本《会真》而合之以崔、郑墓碣[9],又旁证之以微之年谱[10]。不敢与董、王、陆、李诸家争衡[11],亦不敢蹈袭诸家片字。言之者无饰,闻之者足以叹息。盖崔之自言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也。”而微之自言曰:“天之尤物[12],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合二语可以蔽斯传矣。因其意而不失,则余之所为风也。

作品注释

[1]风:教化,感化。

[2]鸩:鸩毒。鸩鸟羽毛有毒,浸酒可致人死。

[3]玉:玉成。

[4]崔莺莺之事:唐元稹撰《会真记》,也叫《崔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抛弃了她。

[5]霍小玉之事:霍小玉是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女主人公。霍小玉本霍王女,霍王死,改姓郑。通诗书,善音侓。与诗人李益约,后李益负约不往,因思成疾。有黄衫儿强挟益至,霍小玉见到李益。恸极而死。

[6]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作者。汤若士:即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著传奇《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等。慧业:佛教语,指人生来就具有智慧和机缘。

[7]紫钗记:汤显祖据唐蒋防《霍小玉传》之事写成的传奇戏本,但情节不完全相同,只写到李益与霍小玉重逢而止。

[8]关汉卿:元代大戏曲作家,作杂剧《窦娥冤》、《救风尘》等六十多种,明人谓杂剧《西厢记》第五本为关汉卿所续作。

[9]崔、郑墓碣:崔氏、郑氏两家的墓碑。郑为崔莺莺之母姓。

[10]微之:元稹的字。

[11]董、王、陆、李:金董解元,元王实甫,明陆采、李日华,均为《西厢记》戏曲作家。

[12]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美貌的女子。

作者简介

卓人月(1606—1636),明戏曲家。字珂月,号蕊渊,别署江南月中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崇祯八年(1635)贡生。富才情,诗文词曲兼擅。早年撰千字《大人颂》,被誉为稳帖奇肆。和孟称舜、袁于令、徐士俊交善。著有杂剧三种,今存《花舫缘》杂剧一本。另有《蟾台集》、《蕊渊集》。又与徐士俊合编《古今词统》末附二人唱和之词《徐卓晤歌》。《词统》一书,杂记词林琐闻,王士祯评为“搜采鉴别,大有廓清之力。”此部著作较早明确提出戏曲应当反映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理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