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时期小说人性发掘历程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平装: 24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209056718, 9787209056717 内容简介《新时期小说人性发掘历程》利用叙事学、传播学双重视角。揭示新时期小说从发轫到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嬗变,在人性与政治性、阶级性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发掘人性在小说中成长的历程,从而构建关于“人性”的整体话语网络。20世纪小说是人性与政治性既合作又疏离的矛盾发展过程。从人性的被贬抑到人性的极度张扬,人本质中的那些沉渣纷扬泛起。 编辑推荐《新时期小说人性发掘历程》:进入到新的世纪,新时期文学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十七年和文革的“严寒”之后,新时期文学开始在乍暖还寒的语境中小心翼翼地伸出探索的脚步,在人性领域寻找文学表现的空间。从最初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变革文学、性文学、文化寻根到随后的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作家们都在做着让自己的文字表现得更为自由的努力。从为政治服务到听命于自己灵魂的呼唤,从人的“阶级性”让位于“人性”……这其中,既有对人性存在的积极肯定,也有对人性异化的深刻忏悔。而这一切努力,最终使文学挣脱了政治的羁绊,走上了“人”学道路。人性,也从最初的与政治性、阶级性的统一,走到“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斑斓世界。 作者简介郝春涛,男,汉族,山西山阴人,1965年10月出生。文学硕士,副教授,山西大同大学新闻系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艺学和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著作两部,承担省级课题三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各一项。从最早接触文学开始,就对入和人性产生兴趣,也试图像康德那样仰望星空,探究人及人性的奥秘。终觉自己的哲理思辨有所不及,转而在文学中寻找答案。这些付诸于笔端的文字,希望可以提供一条理解人的捷径。 目录抚不平的折皱(代序) 第一章 人性,自然与社会属性的“杂交” 第一节 古代先哲人性说 第二节 西方文论人性说 第二章 十七年:人性的贬抑与阶级性的强势 第一节 情爱:革命者的对抗性修辞 第二节 女性:无性别意义的男性陪衬 第三节 斗争:无“肉体”的精神较量 第四节 劳动,情爱的集体性言说 第五节 亲情:阶级性的负面筹码 第六节 仇恨:纯化的阶级对立 第三章 政治理性剥离与纯真人性张扬 第一节 舔舐伤痕与亲情忏悔 第二节 个体生存与“人”的价值 第三节 蹒跚起步的艰难爱情 第四节 原欲冲动与性的展示 第五节 艰难友情与惺惺相惜 第六节 淋漓复仇与善待宽宥 第七节 苦难意识与挫折之感 第八节 坚强意志与超常韧性 第四章 率真自我独行与原始野性燃烧 第一节 心灵和谐与精神自由 第二节 原始野性与率性而为 第三节 原欲性爱与欲望狂欢 第五章 “生存”困境缠绕与荒诞虚无上升 第一节 存在荒诞与孤独虚无 第二节 精神失落与茫然无措 第三节 无尽烦恼与膨胀欲望 第六章 人性本恶弥漫与内心丑陋揭示 第一节 内心丑陋与动机卑下 第二节 暴力倾向与仇恨恐怖 第三节 冷漠麻木与情感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