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堡镇
释义

大堡镇隶属于辽宁省凤城市,位于凤城市东北部,镇区总面积为262.2平方公里,辖8个村,112个村民组和一个居委会,镇政府所在地在桓盖线202公里处,距凤城22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爱河和八道河在境内交汇。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1086㎜,无霜期150-155天。辖区通讯快捷,程控电话网、宽带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移动通讯网覆盖全镇。另在河北省,四川省有同名大堡镇。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大堡蒙古族乡

简介

大堡蒙古族乡隶属于辽宁省凤城市,位于凤城市东北部,镇区总面积为262.2平方公里,辖8个村,112个村民组和一个居委会,镇政府所在地在桓盖线202公里处,距凤城22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爱河和八道河在境内交汇。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1086㎜,无霜期150-155天。

辖区通讯快捷,程控电话网、宽带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移动通讯网覆盖全镇。

镇内共有6386户,总人口23678人,其中农业人口22596人。全镇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5亩。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1亿元,年均增长期33%,其中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创税45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04元。

自然资源

镇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水源充裕,总的概括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耕地面积为62087亩,林地面积25万亩,柞蚕面积6.36万亩。硫化铁、石墨矿、石灰石、灰矿藏量丰富,关家沟的优质天然矿泉水经省测定偏硅酸38.48毫升/升,日流量为60—100立方米,资料齐全。这些都很有价值开采利用。

民族人口

镇内共有6386户,总人口23678人,其中农业人口22596人。全镇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5亩。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1亿元,年均增长期33%,其中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创税45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04元。大堡镇是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乡镇。其中蒙古族人口8460人,占总人口的37%。是丹东市唯一的蒙古族集聚的乡镇。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保障蒙古族人民的合法权益,继承和发扬蒙古族文化,目前我镇正在积极申报设立大堡蒙古族乡名称。

大堡蒙古族乡是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乡镇。其中蒙古族人口8460人,占总人口的37%。是丹东市唯一的蒙古族集聚的乡镇。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保障蒙古族人民的合法权益,继承和发扬蒙古族文化。

工业发展

大堡蒙古族乡工业发展较快,按照市委提出的“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该镇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积极营造良好的引资环境,以空军大堡场站、闫家、大堡三个工业生产园区为依托,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扶持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及“一站式”服务机制。全镇现有造纸、翻砂、仪器仪表、烟花、猪场、食品加工、砖厂等14家企业,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个,1000万元以上的1个。目前,造纸企业年生产薄页纸可达3800吨,创产值3300万元,仪器仪表元件已通过ISO9000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辽东烟花有限公司同行业销售额全省排行第二。

近年来,乡党委和政府以创建丹东市五好党委、丹东市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5年获得丹东市先进党委称号。

目前,乡党委和政府正乘新农村建设之东风,努力发展工业、农业、交通等各项事业。真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该镇共谋发展大业。我们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和诚信友善的信誉与您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地区农业

大堡镇是凤城市的一个农业大镇,素有“粮米之乡”的称号。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花生等。近年来,大堡镇六大产业基建设为重点,加快了产业发展的步伐,形成了自己的优质品牌。其中闫家的大米,关家沟的榛子,大堡的西瓜,三官的黄瓜,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在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加大了科技兴农力度,农业基础地位逐年增强。2005年,争取省土地整理项目投入730万元,在三官村平整土地2700亩,净增土地面积1100亩,2006年5月已交付使用。同时争取水利专项资金460万元对大堡、闫家两村灌渠进行了改造,现已完工。全镇水浇地面积达3万亩。投资350万元的黎明村油路已全面运行,同时投资200万元的保林村油路工程也已完成路基改造任务,预计2007年汛期前就可投入使用。

大堡镇现有板栗2.2万亩,并与全国板栗第一村——东汤镇陶李村联上了产业、技术和销售。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现有棚菜面积6500亩,温室大棚870个,年创产值870万元。其中绿色无公害、环保低毒有机产品数量逐年上升,年产量达1万公斤以上。已成为丹东市最大的棚菜供应基地。以三官村为中心的棚菜生产现已辐射到大堡、闫家、保林、爱路等村,为了树立三官棚菜品牌,计划投资200万元建立三官村蔬菜批发市场,目前已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了征地和土地平整工作,建成后蔬菜成交量可达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林地面积达25万亩,木材蓄积量达380万立方米,后续经济潜力巨大。烟草产业发展快速。2005年已超过1万亩,年收达1000万元以上,创税200万元。全镇有500头以上养牛场2个,万只以上养鸡场3个,绒山羊存栏万余只,梅花鹿养殖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大堡镇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林下参、辽细辛和辽五味子等传统名贵药材生产发展迅速,现有面积近2000亩,山野菜生产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化为集约管理,效益明显提高。

镇区经济

大堡镇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本地的区位优势,制定内搞盘活,外搞嫁接,内引外联发展经济的思路,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了大堡镇工业、农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大堡镇固定资产投入实现2683万元,工业总产值实现33596万元,销售收入实现38305万元,实缴税金实现702万元,招商引资实现15516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1495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704元。二00六年,实现社会总产值65752万元,同比增长28%,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488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总产值16450万元,同比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7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64.4万元,实现人均收入4218元。

大堡镇工业发展较快,按照市委提出的“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我镇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积极营造良好的引资环境,以空军大堡场站、闫家、大堡三个工业生产园区为依托,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扶持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及“一站式”服务机制。大堡镇现有造纸、翻砂、仪器仪表、烟花、猪场、食品加工、砖厂等14家企业,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个,1000万元以上的1个。造纸企业年生产薄页纸可达3800吨,创产值3300万元,仪器仪表元件已通过ISO9000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辽东烟花有限公司同行业销售额全省排行第二。

旅游资源

大堡镇堡镇位于凤城市东北32公里处,境内有爱河、八道河两大水系。爱河流域不仅水能资源丰富,可堪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大堡镇沿河蒙古风情旅游区。大堡镇爱河流域风情旅游区,包含森林探幽、休闲垂钓、民族特色饮食等休闲、娱乐、观光多种旅游项目的综合性生态风景旅游区。区域内水、电、路、通讯齐备,现还有1500亩可开发利用,可续建草地跑马、民俗表演、民俗农庄、马圈沟林业生态旅游、龙湾人工湖等旅游项目。

大堡镇保家村森林生态旅游区距市区30公里,旅游区内山体高大,地势险峻,山峦叠障,沟壑纵横,谷岭高差悬殊,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美景,区内林木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参天大树数不胜数。山中河流密布,水质清澈,水在山里,山印水中。在这里你可以获得水上漂流带来的乐趣,亲身体验人类搏击风浪,征服自然的豪情,同时九曲回肠,峰回路转的两岸风光,让你有回归大自然的美感。除了静谧幽远的大森林的四季风韵,还有自然绿色的山野菜,新鲜的河鱼和农家特色菜肴,尽情体验森林居民朴实粗犷的风情。该地交通便利,水、电 通讯设施齐备,可续建夏日溪水浴场、冬季滑冰场、森林农庄等旅游项目。大堡休闲渔业旅游区占地1000余亩,鱼池40个,以鲤鱼,鲫鱼,鲇鱼养殖为主,是包含水产良种养殖、垂钓的综合性钓鱼场。该区可续建开发渔业宾馆,稀有名贵品种钓鱼池等项目,让您享受“渔鱼”之乐。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大堡镇

大堡镇(Dabu Zhen)位于涿鹿县西南部,距县城34千米。面积254.01平方千米,人口1.89万人(2002年)。辖4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堡村。下广公路过境。

沿革 1958年成立飞跃公社,1961年更名大堡公社,1982年复改乡,1990年底改镇。1996年初倒拉嘴乡并入。1997年,面积266.8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大堡、下关、蝉房、上河、大丁寺、青杨树、小丁寺、黄花梁、贾儿岭、上刁蝉、下刁蝉、水潮梁、孙家寨、司家洼、任家湾、祁家洼、后沟、石人洼、台子洼、武家流水沟、辛庄、马圈、车厂、倒拉嘴、山涧口、黄土坡、上虎盆、下虎盆、郭家堡、谷它、古佛堡、上洗马、下洗马、炼山平、蟒蝉寺、流水沟、上沙河、下沙河、辛店、吴家庄、柳湾44个行政村。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

基本概况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1951年建大堡乡,1958年胜利乡并入建大堡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31公里。面积89.3平方公里。峨(边)美(姑)公路过境。辖新丰、火花、较场、桥楼、集广、茶丰、联合、九家、化林、双溪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鲜笋加工等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黄豆。养殖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土特产有春笋、茶叶。中药材有天麻、黄莲。。

年以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加快“建设四川小凉山彝族特色文化县”的步伐,着力打造甘嫫阿妞文化品牌,展示峨边彝族风情,借“甘嫫阿妞”这一彝区文化品牌,整合黑竹沟旅游资源,发展峨边经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历史文化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这是峨边“塑文化品牌,助旅游兴旺,促县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行政区划

大堡镇下辖村:

新丰村 火花村 较场村 桥楼村 集广村 茶丰村 联合村 九家村 双溪村 化林村

大堡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0813

男 5653

女 5160

家庭户户数 268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366

家庭户男 5346

家庭户女 5020

0-14岁(总) 3205

0-14岁男 1643

0-14岁女 1562

15-64岁(总) 6922

15-64岁男 3700

15-64岁女 3222

65岁及以上(总) 686

65岁及以上男 310

65岁及以上女 37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819

中小学校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中心小学校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九家村小学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化林村小学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双溪小学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桥楼村小学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联合村小学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茶丰村小学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集广村小学

大堡镇特色农产品

春笋,玉米,水稻,小麦,黄豆,家禽,茶叶,中药材,天麻,黄连

康县大堡镇

大堡镇位于康县城北16公里处。东邻云台镇,南连城关镇,西与豆坪乡及长坝镇相接,北与寺台乡交界。面积96.32平方公里。总人口10970人。镇政府驻街道村。

大堡镇以驻地有一古城堡而得名,相传为杨氏西征时构筑。建国前置大堡乡。1949年设大堡区。1958年成立大堡社。1983年改大堡公社为大堡乡。1985年改设大堡镇至今。2005年撤并巩集乡到大堡镇。现辖大堡居委会及大堡、郭家湾、宋家坝、黄家山、朱家坝、何家沟、管家沟、大城、安场、庄子、四合、巩集、蔡坝、漆树沟、大方山、孙家沟17个村委会,102个行政村。

大堡镇地处万家大梁北侧。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有大堡河横穿全境,并有尹家河自南向北,在大堡村附近注入大堡河,形成窄狭的河谷地。最高海拔1929米,在南部的万家大梁上;最低点在境东北大堡河谷的李家河村,海拔1000米。属温带湿润气候,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1度,年降水量858毫米,无霜期210-240天。境中南部多为黑黄土,湿润而肥沃,宜于粮食作物生长。耕地面积1.74万亩,山地占90%以上。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还有洋芋、高梁。名优级特产有核桃、花椒、柿子、板栗、药木子、苹果等。养蚕业为大堡的传统副业。大堡镇境内有长(坝)窑(坪)公路穿越11公里,并有通往寺台乡的公路1条,交通较方便。大堡镇有中学1所,小学13所,有中心医院2所,医疗站24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