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班额 |
释义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学校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区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的班,这种现象称为“大班额”。 现象原因城市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生多校少”,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不同步,同时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盲目择校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学生家长表示,之所以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名气较大的学校,甘心忍受“大班额”的拥挤,就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升学率高。于是不少家长通过找熟人、托关系,想方设法把孩子放在名校就读,比如提前将孩子的户口落在名校所在学区等。在邵阳市区甚至出现了一个户主挂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小孩的现象。由于城乡教育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民家长也千方百计地让孩子挤进办学条件好、升学率高的城区学校。湖南永州市某中学校长说,最头疼的是每学年开学新生报到时,原本学校的招生计划已定,但往往会有很多“计划外”的学生要求入学。不是学校想招这么多学生,而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家长们若是看中了某所学校,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我们告诉家长,教室坐不下了,但他们称‘就是买站票’也要进来,不在乎大班额。”学校只好把这部分学生临时分派到已编定的班级中,班额因此迅速膨胀。 在城市扩容过程中,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不同步也是造成城区学校大班额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湖南省,根据有关规定,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不少地方城市建设、学校建设没有与居民区建设同步进行。有些县城人口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但学校数量、规模却还是一如从前,其建设速度远远低于城市建设。此外,由于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有些城市学校自身为了节约师资、降低办学成本,就相应地减少开班数,这也是造成“大班额”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象弊端“大班额”现象的出现,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相对减少;因为教室太挤,一部分学生要么离黑板太远,要么太近,造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由于教室人数太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学校连学生做课间操的场地都没有。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刘欢说,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尽管自己举手想回答问题,但很难有机会。但刘欢的语文老师胡老师说,老师也有苦衷,一节课只可能让10多位同学参与讨论发言,一个90多人的班级,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确实很难。一位小学数学老师说,由于他所教的班有80多名学生,当时开学几周了,他还叫不全学生的名字。由于班额过大,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寄宿班班主任说,她教的班有76名学生,每天她5点多起床,要到晚上11点多才能休息,一天10多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让她疲惫不堪。 不仅如此,“大班额”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气。学生首先是选择好的学校,然后选班级,接下来择名师,由此,就会滋生出找亲托友,甚至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导致择校风越来越浓。在班级管理上,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有些教师将不听话的学生排在后面,家长与老师关系不协调的学生也要坐后排,有的老师甚至把编排座位作为与家长交换利益的条件。 与此同时,名校的班额过大,也造成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在一些郊区农村薄弱学校有的教室只有30人左右,有不少教室竟然是空的。并且这些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教师教起来很费力,导致不少农村教师不能安心工作,纷纷想办法进城,由此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而加速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遏制途径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规划,真正将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落实在行动上,做到城市学校建设与城市住房建设同步发展,农村学校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大班额”现象的根本途径。应实施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工程”,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重点投向农村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行省级示范性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之间探索接对子的帮扶模式,大力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实行政策倾斜,城镇教师评聘中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有从事规定年限的农村学校教学经历的规定。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按规定计划招生,对超过规模招生、形成新的“大班额”的,校长将予追究责任。 科学制订招生计划,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服务范围,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划分学区,使辖区内义务段学校的生源大体均衡。严格控制跨学区随意流动,禁止公办学校擅自接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新生。对超规模招生形成的新的“大班额”以及班级人数严重超标且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管理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公安部门加强和规范户籍管理,防止随意挂户,教育行政部门在划定学校招生范围时,不能单以户口为依据。 解决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辖区每个学校能够提供给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资源的实际状况,统筹安排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不过多地向个别学校集中,以避免造成过大的入学压力。 教学对策竞争调控,分组学习大班额由于学生众多,加上学生自制力较差,因此组织教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的心理特点,我将学生按优中差搭配,每4人分一组,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的竞赛作为催化剂,让各个小组比学习、比纪律,既激起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又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长期坚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 在每个小组中,组织学生定期竞选组长,主要负责全组学习各个方面的工作,如组织讨论、交流、记录、汇报、检查作业等。课后组长还可充当“小老师”,帮助教师指导组员改错,为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发言机会,得以面对面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能对照自己的练习情况或纠正别人、或改进自己的解法,表现突出者,还能竞选上组长。而教师可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提示,或加入某个小组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大大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得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弥补了大班额教学的局限性。 面向全体,分层教学经与学生平等对话后协商决定,新授课提问一般以接受能力较强的优生和中等生回答为主,学困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并与自己的对照,以检查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同时用心体会优生解法的算理;而练习课与复习课则让学困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优生和中等生加以补充、修正。作业也分几个层次,除了课本上的习题外,另设几道稍加难度的附加题由学生自己选择,不做不会挨批评,但做对了就在全班表扬,并可以当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算法。这样安排,既照顾了优生急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心情,同时也使得学困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生生之间互相体谅,共同进步。 鼓励自学,合作交流由于教学时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因此对于部分优生来说,他们往往会觉得教学进度太慢,索然无味,所以老师经常鼓励他们在掌握好所学知识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或练习课自学相关知识,教师只是在其困惑时予以指导。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或在教室后面自己看书做题,或到办公室分组交流。课后再针对他们不理解的知识点予以指导,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质疑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提供舞台,锻炼能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一些方便学生表述的新知识,老师分批请他们提前“备课”,然后充当小老师讲解给其他学生听,并以学生的姓名命名其发现的算法(例:**算法)。学生讲课时,教师只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合作、学习。出乎意料的,这种方式大受学生欢迎,学生们离开了束缚已久的座位走上另一个广阔的舞台——讲台,个个积极准备,自信满满,听课的学生也学得认真,还积极争取下次讲课的机会。实践证明,生生交流学习丝毫不亚于教师讲课的效果,他们往往在互教互学中自得其乐,既可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利于学生明晰算理,同时培养了他们提前预习的好习惯。 组织活动,激发兴趣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老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体会到书本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鼓励质疑,培养自信大班额的学生由于人数多,教学时如果“一刀切”或“满堂灌”,极易养成学生随大流、不动脑的坏习惯。因此我经常教育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相信自己,做到“三大”,即大声回答问题、大胆指出别人的错误、大方说出自己的见解。长期的训练,使得学生养成勇于质疑、大胆纠错的好习惯,学生们经常能指出老师在教学中故意出现的一些失误,发现课本与练习册中错印的篇幅,发明一些有创意的解题方法,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意见相左时还能积极地与其它小组开展辩论。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中学生学会了辨别、思考和批判,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领会别人一些独特的见解,掌握了更多的解题方法。 要想在大班额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必须打破“一刀切”的固有思维,在认真备课、讲课生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最大限制地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学习热情,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要大胆突破大班教学时空的限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参与机会,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互动、互补、互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