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枚铜元
释义

“中华民国十七年伍枚”铜元简称“伍枚”,红铜质,外径34.5毫米,厚1.7毫米,重12.5克。造于民国十七年(1928),与甘肃党徽五十文并称“甘肃双珍”。正面主图为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党徽中心为纪值文字“伍枚”,党徽外为珠圈,珠圈外为勾连回形纹。背面为孙中山正面半身像,上方环列文字“中华民国十七年”。此币虽无纪地文字,但根据甘肃民国十七年铸造同样图案的银币来判断,应为其辅币,且为甘肃所铸。

从该币目前的发现及遗留情况,可分为两个版别,一是光边,即币的边棱没有齿,另一种为齿边,即边棱有齿。光边币比齿边币略重,图案雕刻略深,人物、字口都较深,刻画略粗一些。齿边币较精美,人物、文字线条柔和,刻画细腻、传神,人物眼睛炯炯有神,活灵活现,尤其币边修饰工整、光润,剖面如盘状,精美异常,令人爱不释手。其雕工至今看来,仍不落后于时代。令造假者不能追其神韵。

“伍枚”与同时期全国各省所铸铜元比较,有两个特点,一是该币是铜币上唯一铸有孙中山先生正面像的铜元,被台湾及港澳华人称为“国父像”币。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风靡东南亚及港台地区,深受集币者喜爱和追捧。二是其纪值文字“伍枚”为全国仅有。伍枚相当于五枚十文或一枚五十文铜元、或五十文制钱。二十个伍枚可兑换银元壹圆,在当时铜元中,有“壹枚”、“双枚”,而“伍枚”纪值,独此一家。从目前留存下来的实物看,光边钱留存绝少,据推测可能属初期试铸币,上市后发现未滚边齿(当时铜元都有齿边),不和形制,又修版再铸,正式流通则是齿边币。光边钱目前的存世量,可能不会超过齿边币的二十分之一。因而说“伍枚”珍贵,而光边伍枚更是珍上加珍。

“五枚”绝大多数出在临夏、兰州以及周边地区,这也恰好印证了一段史实:民国十七年,临夏马仲英起事,国民军主要用兵于临夏,在临夏州范围多次打仗、驻兵。可以说,在临夏用兵打仗与国民军在甘相始终,伍枚刚铸出,旋即用于军队,因而多留存于临夏兰州民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