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释义

这是高更以最大的热情完成的一幅“宏伟的作品”。此时的画家在塔希提岛上,贫病交加,心情沮丧,极端愤世嫉俗,他曾决定自杀,喝下毒药却被人救活。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高更以巨大的热情完成了此画。此画反映了高更完整的人生观,表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虽然这些形象、色彩和构图看上去很像神话传说,再加之那富有异国情调的渺远、神秘的意境,更加给人一种神秘感,其实画家在此所表现的只是那些土著人一种偶然的臆想。此画可以说是高更对塔希提岛多年生活经验的综述,也是献给自己的墓志铭。

名画档案

名 称:《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作 者:保罗·高更

创作时间:1897 年

尺 寸:139 × 375cm

类 别:布面油画

收 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创作背景

高更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年轻时当过水手,周游过世界许多地方。后来从事证券交易工作,取得了极大成功,娶妻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并在这时期开始进行绘画创作和收藏活动。但他日益厌倦文明世界的欺骗和狡诈,想回到人类淳朴、自然的幼年状态中去。为此,他放弃了拥有的一切,两度到太平洋南部的塔希提岛进行艺术创作和定居。在岛上,他的生活贫困潦倒,又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当听到自己最爱的小女儿死亡的噩耗时,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服毒自杀,想彻底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自杀未遂。这次事件后,他又投入到了空前高涨的艺术创作中,创作了这幅《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巨幅油画。

作品赏析

可以说,这幅画是高更的巅峰之作,也是一幅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油画作品。高更曾就这幅画的意义说道:“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画面长达四米半,从左到右依次向我们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时间流逝和生命消失的过程。画面的右端,地上躺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代表着生命的诞生和开始。中间一个正在伸手采摘果子的青年,代表生命的成长和成熟。画面的最左端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代表着生命的死亡和终结。画上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过程和状态。其中成双成对的男女,代表着爱情以及生活;一个独自深思的女人,象征着人类自我的反省。背景中的偶像象征着人类的精神信仰。整个大地代表母亲,它孕育了一切生命,又终结了一切生命,使它们最终又回归到她的怀抱。画中的树木、花果、动物——一切的生命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一去不返。画面左边的白鸽是死后的灵魂象征。

这幅画是画家对人生的总结,也代表着他最后的彻悟。放逐自己的高更,带着现代文明人的烙印,只能在精神层面去追逐自己心灵中的人类乐园,但他要承受更多的文明人无法解脱的迷茫、忧伤、困惑和焦虑。他把这种种复杂的感情凝聚在具有象征意义的绘画形式之中,把人类原始的记忆,真实的现在以及遥远的未来都浓缩在画面上,把“认识自己”这一人类的千古哲学命题,通过自己的画笔作了一次象征意义上的解答,也让自己的灵魂在解脱和升华中得到了涅。

象征意义和追求原始性是高更艺术的两大特色。他的绘画充斥着神秘的象征色彩,就如同这幅画一样,他让人们跳脱语言和文字,通过这些画面上的色彩和线条以及人物形象去感悟画中的寓意。因此,有人把他归位于象征主义的名下。他厌恶现代文明,一直追求最原始、淳朴,反映生命本真的东西,这也使他的艺术更加风格化、个性化。在这幅画上就摆脱了明暗对比以及立体透视等绘画手法,而是将色彩直接平涂在画布上,进行平面式的创作。高更的艺术,对20 世纪的现代派艺术,比如纳比派、野兽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画家小传

高更(1848~1903),法国画坛上继印象主义之后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革新者,与凡·高、塞尚同为后印象派三巨头。出生于巴黎,母亲有秘鲁人血统。他强调大胆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作品追求原始性,带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代表作有《两个塔西提女人》、《拿水果的女人》、《我们朝拜玛丽亚》、《芳香的土地》以及这幅《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等。

纳比派

纳比派是1891 年成立于巴黎的艺术流派。纳比画派接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并在广泛吸收塞尚、日本浮世绘等艺术有益因素的基础上,强调画家个人灵感的发挥,提倡平面的装饰效果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注重色彩和构图等要素。主要代表有塞律西埃、博纳尔、德尼、维亚尔等,该学派于1899 年解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