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936年柏林奥运会 |
释义 | 第11届奥运会即1936年柏林奥运会。1934年,在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上决定,恢复部分古奥运会旧制。规定运动会期间,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止,在主体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火种必须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概况开幕时间:1936年8月1日 闭幕时间:1936年8月16日 主办国家 德国 主办城市 柏林 参赛情况 49个国际奥委会协会成员 3963名运动员(其中女331名 男3632名) 129个小项目 比赛项目(19) 足球 水球帆板 篮球 游泳 击剑 赛艇射击 柔道举重 田径 拳击 皮划艇 曲棍球 自行车 现代五项 马术体操 手球 大会于1936年8月1日正式开幕,16日结束。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28人,男选手3738人。德国人数最多,共406名运动员,美国次之,330人,匈牙利列第三,211人。首次参赛的国家有阿富汗、百慕大群岛、玻利维亚、歌斯达黎加、列支敦士登和秘鲁。本届奥运会共设有19个大项的129个小项比赛,首次列入了篮球、皮划艇和队式手球项目。而马球则是最后一次在奥运会中露面。 1936年奥运会在柏林举行,给人留下最好回忆的就是希特勒未能借由奥运会证明他雅利安人种优越的理论。恰恰相反,本届最受欢迎的英雄是赢得4枚金牌的非洲后裔美国短跑和跳远选手杰西-欧文斯。在跳远比赛时,他的德国对手卢茨-朗甚至在纳粹分子面前,向他表示友好。1936年引入了火炬接力这一形式,火种必须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本届奥运会还首次通过电视的方式向全世界进行广播报道。25个大屏幕被架设在柏林各处,允许当地人免费观看比赛。篮球、独木舟和手球都首次亮相奥运会,与此同时马球则是最后一次在奥运会中露面。美国13岁的格斯特林在3米跳板项目赢得金牌,她保持着夏季奥运会历史最年轻的女子金牌获得者的纪录。年仅12岁的丹麦选手因格-索伦森在200米蛙泳比赛中夺得铜牌,她也是迄今个人项目上最年轻的奖牌获得者。匈牙利水球选手哈拉希赢得了他第3枚奖牌,尽管事实上他的一条腿因车祸膝盖以下部分已经被切除。划艇选手英国人贝雷斯福德在双人双桨项目上夺得金牌,这也意味着他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达到了5枚。埃塞俄比亚的帕卢萨卢在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重量级级别两个项目上都赢得金牌。 焦点《中华民国国歌》于本次奥运会遴选为世界最佳的国歌。 第一次通过电视播放了奥运会盛况。 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均未进入复赛资格。(1936年奥运会,德国出资帮助中国代表团,据说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 从本届开始,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点燃奥林匹克圣火是以后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美国黑人选手杰西·欧文斯。总共获得了4枚金牌。 国际奥委会在开赛之前驱逐了一名美籍德国人欧内斯特·李·杨克,因他号召全球运动员抵制本届奥运会。之后,支持本届奥运会的美国奥委会主席艾夫瑞·布兰达奇用另外一名运动员顶替了杨克的位置。 朝鲜(当时被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员孙基祯在马拉松项目取得金牌,成为首个夺得奥运金牌的朝鲜人[1] 莱尼·里芬斯塔尔为德国纳粹党拍摄记录柏林第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奥林匹亚》电影(Olympia)。 奥运会开幕式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2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1年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塔。图为德国柏林奥运会开幕式。 1936年柏林奥运会火炬本届奥运会前的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送情况如下:7月20-25日于希腊境内,全程1108公里;7月25-26日于保加利亚境内,全程238公里,7月26日-28日于南斯拉夫境内,全程575公里;7月28-29日于匈牙利境内,全程386公里,7月29-30日于奥地利境内,全程219公里;7月30-31日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全程282公里;7月30-31日11时45分火炬抵达东道国,又传送了267公里,于8月1日零时35分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8月2日火种再由帆船运送到帆船比赛地点基尔港,3日下午燃起。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在8月1日的开幕仪式上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的是纳粹元凶希特勒,点燃奥运圣火的是德国的田径运动员弗里茨·希尔根,而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运动员鲁道夫·伊斯迈尔。 在《赤裸的奥林匹克》一书中,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托尼·佩罗泰特写道:“实际上,圣火传递是希特勒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所想出的创意。实在有些讽刺,因为如今在世人眼中,奥运圣火已经成了世界和平,天下一家的象征,在开幕式上将圣火点燃已经成为奥运会正式开始的标志。佩罗泰特称,研究发现,在古希腊奥运会期间也会24小时不间断地点燃圣火,而且在奥运会开始前的确也有一种庄严的“传递仪式”。但是,当时传递的并非火炬,而是由多名信使在大街上奔跑,一个接一个地传递口信,最终一名信使将口信传递到开幕式的主会场,并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 《赤裸的奥林匹克》一书披露,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才首次出现“圣火传递”这一仪式。佩罗泰特称,由于希特勒一直都非常崇拜宙斯等希腊诸神强健有力的形象,因此他希望将1936年柏林奥运会变成纳粹第三帝国的庆典,借此宣扬他“雅利安人至上”的信念。 于是,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圣火传递”这一构思渐渐成型。据美国历史学家大卫·C·亚恩研究发现,该构思的始作俑者是德国运动学专家卡尔·迪姆,他在一战前曾策划了1916年柏林奥运会,并受命于希特勒担任1936奥运组委会的秘书长。迪姆从一只古董花瓶上发现了火炬传递的彩绘图案,于是将此项目继续深入下去.。 1936年奥运会主火炬手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2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1年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塔。图为君士坦丁堡火炬手kondyllis开始从希腊到柏林火炬传递的第一部分。 纪念版留声机1936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生产的奥林匹克纪念版留声机,此版本留声机数量很少,面向全球销售,其中销往中国的产品由天津中原百货公司经销,并且在箱子锁扣上打有钢印中原出。 奥运会门票1936年柏林奥运会门票。 奥运标志及口号第11届柏林奥运会会徽 申办情况1936年奥运会会址选在柏林,是个历史错误,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 柏林也曾被定为1916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因为它成了战争的策源地,使那届奥运会变为空白。战后,德国军国主义受到了惩罚,直到1928年方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权利。1924年德国的特奥多尔·莱瓦尔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27年1月29日,莱瓦尔德领导的德国奥委会致函国际奥委会,希望由德国主办第十一届奥运会,并提出柏林、科隆、纽伦堡和法兰克福四地作为候选城市。与此同时,申请主办这届奥委会的还有埃及的亚历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爱尔兰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罗马和芬兰的赫尔辛基。 1932年(一说1931年)国际奥委会将会址选在柏林。当时纳粹尚未上台,但已蠢蠢欲动,气焰十分嚣张。纳粹是十分仇视和反对奥运会的,他们认为这是"犹太人和和平主义者搞的花样"。纳粹分子还斥责德国运动员在1932年奥运会上与黑人一起比赛,有损日耳曼民族的尊严。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德国政局发生了严重变化。鉴于当时的德国政治形势,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 负责这次调查的是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贯玩弄"体育与政治"分开的美国人艾弗里·布伦戴奇。调查委员会一行到达德国后,耳闻目睹一些纳粹排斥犹太人、扩军备战等法西斯罪行,并觉察到纳粹上台后由反对奥运会转为积极支持的真实意图,但其负责人布伦戴奇仍说柏林具有举办奥运会的条件。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的蒙骗,以及当时欧洲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最后仍维持了原议,在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 布伦戴奇的态度,也影响了对参加柏林奥运会存在着分歧意见的美国奥委会。美国决定参加又对其他国家起了作用。1933年1月24日,好心的莱瓦尔德被推选为柏林奥运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这个半犹太人对运动会能否顺利举行此时已是忧心忡忡。1936年3月16日,莱瓦尔德会见了1933年2月9日即充任柏林奥运会大会总裁的希特勒。出乎意外的是,莱瓦尔德从这位总裁那里得到了"全力支持"的诺言。这使他稍感宽慰。但是不久便厄运降临,以戈培尔为首的纳粹党徒接管了全部筹备工作,莱瓦尔德被排挤于外。纳粹甚至扬言,要撤消莱瓦尔德在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职务。这下触怒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耶-拉图尔申言,如果那样,国际奥委会将取消柏林的主办权。美国也发表声明,以不参加奥运会相威胁。这样,纳粹才算屈服了。 纳粹党徒上台后,对奥运会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其目的是想利用奥运会,给法西斯德国蒙上一层和平的面纱。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座位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 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当国际奥委会要希特勒保证能让犹太人参加奥运会时,希特勒也被迫同意了,并故作姿态,邀请了侨居美国的德国犹太女击剑手、1928年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海琳·迈耶回国参赛。迈耶曾犹豫不决。但顾及到她留在德的母亲和两个兄弟的安全,毅然踏上了征途。后来她在击剑赛中,得了1枚银牌。但是,德国法西斯所玩弄的蒙骗手腕,仍被许多正直人士所识破。 1936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保卫奥林匹克思想大会"。与会的有法国、西班牙、美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瑞典、丹麦、荷兰等国人士。大会号召人们反对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积极争取将会址改在巴塞罗那。 抗议浪潮席卷世界各地,纽约成立了一个斗争委员会,欧洲一些国家明确表态,不参加柏林奥运会,并积极支持筹办巴塞罗那奥运会。7月,法、英、美、瑞士、瑞典、希腊等20个国家的运动员,云集巴塞罗那,准备参加7月18日举行的运动会,可惜由于开幕前夕法西斯分子捣乱,运动会流产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未能使国际奥委会改变初衷,运动会仍如期在柏林举行。 参赛国家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28人,男选手3738人。德国人数最多,共406名运动员,美国次之,330人,匈牙利列第三,211人。首次参赛的国家有阿富汗、百慕大群岛、玻利维亚、歌斯达黎加、列支敦士登和秘鲁。本届奥运会共设有19个大项的129个小项比赛,首次列入了篮球、皮划艇和队式手球项目。 中国军团参赛情况 中国派出了69名(其中女2名 男67名) 共参加了5个项目的比赛 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决赛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在预赛中遭淘汰 奥运场馆纳粹党徒上台后,对奥运会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其目的是想利用奥运会,给法西斯德国蒙上一层和平的面纱。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座位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 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当国际奥委会要希特勒保证能让犹太人参加奥运会时,希特勒也被迫同意了,并故作姿态,邀请了侨居美国的德国犹太女击剑手、1928年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海琳·迈耶回国参赛。迈耶曾犹豫不决。但顾及到她留在德的母亲和两个兄弟的安全,毅然踏上了征途。 各项目成绩女子田径共6项,德、美各获两项金牌,另两项由意、匈均分。100米赛中,桂冠为美国的海·斯蒂芬斯摘取,成绩是 11秒5。这个成绩虽然高于世界纪录,但未获承认。80米栏竞争激烈,前4名均为11秒7,根据终点摄影,第一名为在预赛中以11秒6创世界纪录的意大利选手特·瓦拉获得。跳高也是前三名成绩同为1.60米,最后冠军为匈牙利的伊·恰克夺去。德国队在4x100米接力预赛中曾创造了46秒4的世界纪录,可是决赛时脱棒,失去了夺标机会,美国队拿去了这项金牌。德国的吉·毛厄迈尔和蒂·弗莱舍尔分获铁饼和标枪冠军。 女子游泳比赛成绩突出的是荷兰的亨·玛斯腾布罗克,她在100米、400米和4x100米自由泳赛中独得3枚金牌。4枚男、女跳水金牌全被美国夺得,其中女子跳板跳水金牌得主玛·杰斯特琳年仅13岁零9个月,是奥运会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举重赛中,全部6个级别的总成绩世界纪录均被刷新。其中在67.5公斤级赛中,埃及的安·穆·梅斯巴赫和奥地利的罗·法因都以342.5公斤创造了世界纪录。初判梅斯巴赫获金牌,法因获银牌,但因奥地利抗议,改判两人并列冠军。这是奥运会史上又一次罕见的事例。 马术6项金牌全为德国包下,是迄今奥运会史上仅有的一次。自行车赛也出了奇闻。在1000米争先赛中,德国的托·默尔肯斯把车骑出了车道,但只课以罚金了事,金牌照得。 在体操这一没有尺寸、分秒和重量等客观评分标准的项目中,德国不仅包揽了男、女团体冠军,而且获取了多枚单项金牌。 一位法国记者不无讽刺的说:德国选手在柏林奥运会上总是处在比他国有利得多的条件下。 男女击剑7项比赛由意、匈两国争霸。7枚金牌中意大利获4枚、匈牙利得3块。金牌得主不少是长期活跃在世界剑坛的高手,如意大利男选手朱·高迪尼和匈牙利的女运动员伊·埃列克等。摔跤赛中,爱沙尼亚选手克·帕卢继上届瑞典的伊·约翰松在自由式,古典式赛中双获冠军后,在这次也重复了约翰松的成就,在两类比赛的87公斤以上级中都获得了金牌。 篮球以往曾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本届虽系首次列入正式比赛,但已吸引了多达21个队参加,8月7至14日进行了预、复、决赛。开赛那天,篮球发明者——美国的詹姆斯·奈史密斯曾出席助兴。经过数十场争夺,最后由美国与加拿大决第一、二名。比赛在室外进行,当天正巧碰上下大雨。在艰难的条件下,美国以19:8夺得奥运会篮球赛首枚金牌。此后各届美国一直保持这一优势,直到1972年才金牌易主。 获奖情况大会于8月16日闭幕。东道主以主办国的有利条件,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列奖牌榜首位;美国第二金、银、铜牌数依次为24、20、12枚;匈牙利第三,金、银、铜牌数依次为10、1、5枚大会授予各项比赛第一名的奖品除一面金牌外,还有一盆经过一年多精心培养、枝繁叶茂的橄榄树盆景。这也是橄榄树最后一次被用作奥运会奖品。 金牌排行榜国家或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计 德国 33 26 30 89 美国 24 20 12 59 匈牙利 10 1 5 16 意大利 8 9 5 22 芬兰 7 6 6 19 法国 7 6 6 19 瑞典 6 5 9 20 日本 6 4 8 18 荷兰 6 4 7 17 英国 4 7 3 14 奥地利 4 6 3 13 捷克斯洛伐克 3 5 _ 8 阿根廷 2 2 3 7 爱沙尼亚 2 1 2 5 埃及 2 1 2 5 瑞士 1 9 5 15 加拿大 1 3 5 9 挪威 1 3 2 6 土耳其 1 _ 1 2 印度 1 _ _ 1 新西兰 1 _ _ 1 世界纪录女子田径共6项,德、美各获两项金牌,另两项由意、匈均分。100米赛中,桂冠为美国的海·斯蒂芬斯摘取,成绩是11秒5。这个成绩虽然高于世界纪录,但未获承认。 1935年5月25日,刚21岁的欧文斯,在安阿伯举行的全美大学生运动会上,创造了迄今田坛还未有过的奇迹。在这次比赛中,他共参加了4个项目,全部赛程在当天下午,3点15分,他在100码跑中跑出9秒4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10分钟后,又在跳远中跳出了8.13米,这惊人的世界纪录整整保持了四分之一世纪,直到1960年才被人突破;又过了20分钟,他参加220码跑比赛最先一个到达终点,成绩是20秒3,再创世界纪录。220码距离长于200米,按当时国际田联规定,该项目也设有世界纪录。欧文斯总共只用45分钟,平、破了6项世界纪录。 举重赛中,全部6个级别的总成绩世界纪录均被刷新。其中在67.5公斤级赛中,埃及的安·穆·梅斯巴赫和奥地利的罗·法因都以342.5公斤创造了世界纪录。 英雄人物杰西·欧文斯原名詹姆斯·克利兰德·欧文斯,1913年9月出生于美国一个贫穷的、儿女众多的黑人家庭。1935年5月 25日,刚21岁的欧文斯,在安阿伯举行的全美大学生运动会上,创造了迄今田坛还未有过的奇迹。在这次比赛中,他共参加了4个项目,全部赛程在当天下午,3点15分,他在100码跑中跑出9秒4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10分钟后,又在跳远中跳出了8.13米,这惊人的世界纪录整整保持了四分之一世纪,直到1960年才被人突破;又过了20分钟,他参加220码跑比赛最先一个到达终点,成绩是20秒3,再创世界纪录。220码距离长于200米,按当时国际田联规定,该项目也设有世界纪录。欧文斯总共只用45分钟,平、破了6项世界纪录。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奥运会前夕,闻名田坛的欧文斯又在美国夏季田径赛上以10秒2改写了100米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程金冠与柏林奥运会程金冠,出生于上海(1912-2000),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江苏分会委员、苏州市田径协会副主席。30年代就读于东吴大学(即今苏州大学)经济系,曾于1930年、1934年两次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中,他参加了100米、200米短跑和4*100米接力赛三个项目角逐。素有"短跑怪杰"、"南程北刘"(指32年参加奥运的北方田径名宿)之誉称。上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短跑运动员程金冠被称为“体坛怪杰”。在中国田径赛场,他的身高仅有1.60米,却鲜遇对手。作为当年“体坛怪杰”的儿子,曾进行过专业田径训练的程于麟颇为自豪。他曾说:“按常理,在短跑领域,应是身高、腿长者的天下,但父亲的身高只有1米60,却在中国短跑界赫赫有名,真是难以理解。”而让程于麟最为自豪的,还是父亲曾参加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 少年得志12岁顽童跑过20多岁小伙 1912年,程金冠出生于上海。其父程步云经商有道,家境颇为殷实,使程金冠得以就读于英国人办的麦伦书院。程金冠从小便表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与同学玩“捉犯人”游戏时,无论是当“巡捕”还是“犯人”,程金冠总能轻松取胜。 麦伦书院无中、小学之分,在程金冠的同学中,不乏20多岁的壮小伙。一次,学校开运动会,程金冠报名参加“一英里跑”比赛,当他挺起胸脯站在起跑线上时,发现左右均为身强体壮、高他一头的大同学。他们对程金冠侧目而视,有人甚至嘀咕了一句,“这个‘小萝卜头儿’是不是来捣乱的?” “小萝卜头儿”不仅不是来捣乱,甚至是来“抢”金牌的。发令枪一响,程金冠便被淹没在一群“大人”中。赛程过半,他居然将跑在前面的同学一个个超过。最后,他第一个冲过终点。赛后,程金冠获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枚金牌,并得到一架“白朗尼”牌相机。 创造佳绩打破当时的全国百米纪录 上世纪30年代,程金冠与众多体育爱好者在上海成立白虹田径队,时常与上海的外侨进行对抗赛。1934年10月初,上海虹口公园人山人海。原来,几天前贴出的海报引起众人关注,白虹田径队挑战俄侨队——又一场中外对抗的好戏! 比赛当天,公园里聚集起数千观众。见惯大场面的程金冠是个典型的“比赛型”选手,观众越多,越兴奋,这次,他报名参加100米和200米两项比赛。尽管程金冠成竹在胸,但当他站到100米比赛的起跑线上时,观众不禁窃窃私语。原来,程金冠的身高只有1.60米,而站在他身旁的俄侨体格魁梧、膀大腰圆,宛如一尊铁塔。 踏上跑道的程金冠早已将冷笑抛到脑后,他如箭一般第一个飞向终点后,立即被众人团团围住,有人居然高兴得流下眼泪。 这场比赛,程金冠的成绩为10秒6,将全国100米纪录提高了0.1秒。此前,该项全国纪录保持者为刘长春。不过,由于并非正式比赛,程金冠的成绩未被承认。但此后,他的名字与刘长春并列在一起,旧中国的田坛出现了“北刘南程”(刘长春为东北选手)的提法。 名人指点欧文斯帮程金冠纠正姿势 过早被淘汰,使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成了赛场“高级观众”。由于就坐在主席台旁边,程金冠总能看到希特勒等人的身影。柏林奥运会,美国黑人运动员欧文斯获得4枚金牌,有力地反驳了希特勒的种族论。为此,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居然打破常规,拒绝为欧文斯颁奖。这一众所周知的经典镜头,程金冠也有幸目睹。 有了欧文斯,程金冠的奥运之旅才不会全是伤感。当欧文斯在运动场练习时,程金冠或用流利的英语向他请教,或站在一旁细心观摩。欧文斯对同是有色人种的中国人十分友善,不但毫无大牌明星的架子,还亲手帮助程金冠纠正跨栏姿势。事毕,两人在赛场留影作为纪念。 在柏林期间,程金冠患眼疾住院。听说患者是位中国运动员,主治医生便免费为程金冠做了手术。手术后一周,程金冠生活无法自理,多亏好友刘长春日夜看护,使他很快痊愈。 奥运资格刘长春邀程金冠参加选拔 1935年,正在苏州东吴大学经济系念书的程金冠接到通知:到山东青岛集训,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选拔赛。不巧的是,程金冠因身体不适,迟迟未能成行。此时,他在中国短跑界的老对手、田径名将刘长春急了。刘长春的来信如同12道金牌令,硬是把程金冠“逼”到青岛。 青岛集训后,1936年6月,奥运会田径选拔赛在上海举行,比赛规定,各项第一名可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于是,程金冠与刘长春商定,刘跑200米,程参加100米,争取双双出线。可是,在100米决赛中,24岁的程金冠意外失手。 为获得赴柏林参赛的机会,程金冠又报名参加了400米栏比赛。结果,他以58秒3的成绩打破该项目全国纪录,并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参赛费用蒋纬国为程金冠要来旅费 好消息迅速传到苏州东吴大学,在兴奋的学生中,有一位特殊的“程金冠崇拜者”——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作为程金冠的同班同学,蒋纬国也很喜欢体育运动。当时,程金冠是全国有名的“飞毛腿”,蒋纬国对他钦佩不已。 尽管程金冠获得奥运会入场券,但当时政府财政紧张,无力为运动员提供费用,程金冠又犯难了。蒋纬国闻讯,立即骑着摩托车,把程金冠带到当时的江苏省省会镇江。在镇江,蒋纬国直接找到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周佛海。大概是蒋公子在场的缘故,周佛海对程金冠格外客气,不但慷慨解囊,提供出国费用,还对程金冠赞许有加。 1936年6月28日,中国奥运会代表团乘坐“康德浮台号”邮轮由上海启程,目的地为柏林。由于400米栏成绩和世界水平相差甚远,程金冠临时改为参加100米、200米和4×100米三项比赛。这次柏林之行,中国代表团一无所获。 退役之后邀台湾体育元老看城运会 1936年柏林奥运会后没多久,抗日战争爆发,程金冠的体育生涯从此中断。1951年,程金冠与妻子由香港回苏州定居。在苏州,程金冠先后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与苏州铁路中学担任体育教师。 1994年6月1日,82岁的程金冠独自一人取道香港到达台湾。在这里,他遇见了徐亨。上世纪30年代,徐亨是全国著名的全能选手,擅长足、篮、排三大球,1930年和1934年,程金冠两度参加远东运动会时,徐亨均与他同行。 在台湾时,程金冠住的是接待方安排的圆山饭店,为能与程金冠“朝夕相处”,徐亨随即将程金冠接到自己开的富都大酒店。叙旧之余,程金冠向徐亨提出,能否出席于1995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已近半个世纪未回大陆的徐亨欣然答应。 短短10天,程金冠遍访台湾体坛要人,但遗憾的是,程金冠没有见到台湾“女飞人”、著名短跑运动员纪政。 1995年,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在南京如期举行。一年前的约定也如期而至,运动会期间,徐亨赶赴南京,83岁的程金冠亲自到机场迎接。与一年前一样,两人依旧“朝夕相处”。尽管均已年迈,但两位老人还是兴致勃勃地登上中山陵。 2000年5月1日,程金冠病逝于苏州。 讲述奥运人物鲜为人知的故事 舒鸿,奥运史上的第一个中国裁判;程金冠,中国短跑名将,与刘长春并称为“北刘南程”;林绍洲,连续三届获全运会跨栏冠军……对大多数体育迷而言,这些名字显得太陌生。现在,他们已一一作古。几十年前,他们作为中国冲击奥运的先行者,在奥运赛场上颗粒无收,但他们却把奥林匹克的灵魂在中国发扬光大。本报陆续推出奥运人物系列故事,以此向中国的奥运元老致敬。 奥运情:“父亲生不逢时 我们接过梦想” 泛黄的老照片、墙上的水墨画,程家书房的种种陈设里流淌出岁月走过的声音。程金冠参加过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见证老爷子征战柏林的老照片和文档现已被北京奥组委珍藏;程于麟毕业于南京体院,退休前任南京中山门体工大队的大队长,桃李满天下;而程于麟的女儿程薇薇则在南京市足协为处于低谷的中国足球默默工作着…… 一张程金冠与欧文斯的黑白合影,让时光倒退71年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一天清晨,程金冠和几名队友路过运动员宿舍前的田径场,他被远处几名黑人运动员优美的跨栏姿势所吸引,“一口流利的英语使爷爷很快便和其中一名运动员一见如故,黑人运动员耐心地解答了爷爷提出的一系列短跑技术问题,并边示范边指导。离别时,一位朋友建议二人合影留念……那名黑人运动员就是杰西·欧文斯。”程薇薇指着手中的照片告诉记者。在那届奥运会上,欧文斯一人独得4枚金牌,出于种族歧视,傲慢的希特勒拒绝与领奖台上的欧文斯握手,“爷爷目睹后非常气愤,赛后专程向欧文斯道贺,欧文斯很感动,他紧紧握住了爷爷的手。”程薇薇诉说着这个爷爷给她说了无数次的故事,手中的黑白照片穿越时空,让她仿佛亲历那个时代。 程金冠与欧文斯,双手相握的那一刻,满怀英雄相惜的悲情。欧文斯一人独得四冠,却在领奖台上遭遇希特勒的傲慢;而程金冠为了能去柏林,费尽周折。为节省开销,当时中国代表团不是乘火车取道西伯利亚走捷径,而是乘意大利邮船“康悌凡第号”在海上绕了一大圈才到达柏林。漫长的海上颠簸让程金冠和队友精疲力尽,使他们在柏林一无所获,新加坡某报画了一个比鹅蛋还大的“0”讽刺当时的中国代表团。“生不逢时”是程金冠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怀。 曾为申奥努力的程金冠没等到申奥成功,子孙接过梦想 “爱国、爱家。”程于麟用两个词评价老父亲。“父亲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作为独子的他放弃继承祖业,走上艰苦的体育之路,为的就是通过在奥运会上夺牌,一扫当时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形象。”程于麟谈起老父满脸敬重。 “国家兴,体育兴”,程金冠在耄耋之年为了北京申办奥运会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1992年,海内外中国体育元老在京为北京第一次申奥出谋划策,八十高龄的程金冠获邀前去,并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程于麟说,父亲的爱家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严格而不教条。程于麟走上体育之路后,“父亲很高兴,说自己有接班人了。”程于麟说道。2001年初,程于麟接到晚年在苏州定居的父亲的病危通知,匆匆赶去,老父亲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其带队到欧洲比赛的成绩如何。“父亲常说羡慕我,恨自己为何不能生在新中国,到世界赛场上感受国旗升起时的自豪,所以每次我随国家柔道队出征国际赛场回来后,他都要打电话来询问成绩。”程于麟说,多年来,父亲的询问已变成一种鞭策,让自己不敢懈怠。2001年5月1日,程金冠与世长辞,当带队在外比赛的程于麟赶到苏州时,看到的是穿上寿衣静静躺在那里的父亲…… 两个月后,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中国申奥成功。一直关注北京申奥的程金冠生前曾对儿子说,“2008,我要到北京去看奥运会,亲眼看看赛场上升起国旗……”然而,老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 在多哈亚运会上,从中山门体工大队走出来的刘欢缘获得了女子柔道无差别级的冠军,如今这位南京姑娘是有望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重点队员。程于麟说,如果能为祖国培养出奥运会冠军,也算完成父亲的梦想了…… 上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短跑运动员程金冠被称为“体坛怪杰”。在中国田径赛场,他的身高仅有1.60米,却鲜遇对手。这场比赛,程金冠的成绩为10秒6,将全国100米纪录提高了0.1秒。此前,该项全国纪录保持者为刘长春。不过,由于并非正式比赛,程金冠的成绩未被承认。但此后,他的名字与刘长春并列在一起,旧中国的田坛出现了“北刘南程”(刘长春为东北选手)的提法。 奖牌奖牌正面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奥运会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柏林1936--第11届奥运会”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到1968年,奥运会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奥运会,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英雄人物本届奥运会上的热门人物,是美国黑人选手杰西·欧文斯。欧文斯总共获得了4枚金牌(100米、200米、跳远、4×100米接力),成了柏林街头巷尾谈论的中心人物,新闻界甚至把本届运动会誉之为“欧文斯运动会”。 经典回忆五次参赛:五次奖牌 英国赛艇运动员杰克-比尔斯福特,五块奥运奖牌的纪录的保持者,他的这项奥运纪录最近刚刚被另一位英国运动员史蒂夫-雷德格雷弗打平。比尔斯福特在历年的比赛中取得了单人轻划艇(1924),四人赛艇(1932),以及双人轻划艇(1936)的三块金牌。此外还有1920年的单人轻划艇和1928年的八人划艇的两块银牌。他非凡的成绩跨越了整整五届奥运会。 历史瞬间1936年柏林奥运会历史瞬间。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