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湾里区第三小学 |
释义 | 简介湾里区第三小学,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磨盘山北路31号。 校史始创于一九七一年二月,位于南昌市湾里区邓垄路1号,前身是湾里工农学校。一九七一年九月改名为“湾里区第五学校”,一九七八年又改名为“湾里区第三小学”。一九八三年九月搬迁至南昌市湾里区磨北路31号。学校地处湾里区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12410平方米,拥有两栋教学楼,建筑面积5792平方米。学校设校长室、党支部,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共有一、二、三、四、五、六、综合七个年级组,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工59人(其中含一小教工9人),学历均合格。有36人获小教高级教师资格。 设施学校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着眼于“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个大局,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画室、乒乓球室、实验室、会议室、阶梯室、职工活动室、配备了五十三台电脑、一部摄像机、三台打印机,两台29寸大彩电,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8万元,图书室藏书1 万余册。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科学、健康教育、文体活动等课程,成立了腰鼓队、体训队、舞蹈队等。学校被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定为“花园学校”来进行规划和改造。校园布局合理设置,校园设施逐步完善,校园环境做到美化、绿化、净化,一所集学园、乐园与花园为一体的花园式学校将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天堂。 特色学校以“德要高、行要美、学要实、体要健、手要勤”为校训,以《奋发努力歌》为校歌,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制订了《南昌市湾里三小聘争实施方案》,方案中的《考核奖惩制度实施办法》、《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进岗申请表、定岗定职表及行政人员定编定职表》、《月度考核表》、《教师学期工作评估(考核)表》等规章制度通过多次教工大会的酝酿和讨论,得到初步完善而渐趋合理化、科学化,其中《考绩细则》中设立了特优奖、特等奖、争光奖、争辉奖、争气奖、参与奖、鼓励奖、纪念奖八个不同等级。根据方案,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教学改革活动,提出“岗位要竞聘,爱拼才会赢。今天工作要努力,明天教学有作为”的竞争口号,倡导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爱生勤业,爱校敬业”,整个校园呈现出“校风正、教风浓、班风好、学风优”的良好态势。 荣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众多的殊荣。区“先进达标单位”、市“先进单位”称号、区“文明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省“少先队小干部培训示范学校”、市“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读书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学校、市“德育示范学校”、市“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活动先进学校、 市“学习型学校”、区“平安学校”。 校长张继春,女,1958年3月24日生,数学硕士学历。湾里区第三小学校长,湾里区政协常委,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市社会力量办学协会副会长。省2007年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和市2007年十大新闻人物,2007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心推荐为《现代教育家》丛书出版人选。 张继春校长从1993年开始白手起家,从租赁两座教室、招收59名学生起步,坚持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和“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成真”的教育理念和人性化、科学化的校园管理,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小学12个班,中学72个班,高中6个班,5300多名学生的热点学校。 把教育作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办学以来,没有让一个孩子因贫困离开求实、或者辍学。她每年减免的学费,可以办一个宏志班。但是,她坚持不办宏志班。因为她觉得宏志班是对学生心理的伤害。因为他们贫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志气。不仅如此,她减免学费,只让家长知道,根本就不让被免费的学生知道,为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地学习、成长。 她也坚决不办贵族学校。因为她认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贵族永远是少数。贵族本身是人类的一种异化——他们身上打上了过于强烈的社会等级烙印,也因此让他们远离本然的人性。……不仅不办贵族学校,那些来求实的小“贵族”,她都尽可能让他们在这里平民化。有些被平民化的小“贵族”,在这里培养了自立、自强意识,这恰恰是他们家长所希望的。 经过17年的奋进发展,湾里区第三小学已经是市每年报考学生最多,在校学生最多的小学。办学实践在全国各大教育媒体报道后, 各地的同仁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每次来人,她都热情接待。但是她依然为由于自己时间仓促,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同仁认真探讨、交流而感到遗憾。于是,在2005~2009年的四年内,她连续在求实召开了8次“省民办教育现场会”,承办了多次研讨会,组织求实的老师,把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同仁传授交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