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名: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 出版社: 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平装: 42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24099201 条形码: 9787224099201 商品尺寸: 24.8 x 16.8 x 3.2 cm 商品重量: 621 g 品牌: 北京博闻春秋 内容简介《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1925-1927)》为了挽救中国革命,托洛茨基曾与当时的斯大林路线进行了殊死斗争。他指出,民族解放斗争实质上仍是阶级斗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批判斯大林的阶级调和论,主张共产党退出国民党,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革命高潮时建立苏维埃,夺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托洛茨基的建议未能付诸实施,但他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准确预见,堪称无产阶级革命战略策略的典范。《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1925-1927)》集结了托洛茨基文章中所有有关中国革命问题的论述,选取于现存各国的各个语种的公开出版物,按写作的时间顺序爬梳整理,以精炼到位的翻译语言,再现了这位伟大先知的独特智慧和预见力。 作者简介作者:(俄罗斯)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译者:施用勤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1879-1940)原姓勃朗施坦,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1905年革命和1917年十月革命的领袖,红军的缔造者和统帅,内战胜利的组织者,第三国际的奠基人之一(与列宁一起)。在列宁病重和逝世后,为捍卫列宁主义、党内民主和国际主义,反对斯大林的官僚专制,以及他在内政外交上的左右摇摆政策进行了全面批判和不懈的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施用勤,生于1949年,初中毕业时“文革”爆发,在内蒙呼盟插队7年,其间自学俄语。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译审。译作有《托洛茨基自传——我的生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版)、《先知三部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等。 目录译者前言 大事记 第一部分(党内斗争时期) 致拉狄克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 致拉狄克 关于中国革命 致阿尔斯基 致联共(布)中央政治局 中国革命的阶级关系 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章素材 论中国的苏维埃口号(绝密) 蒋介石政变后的中国形势和前景 不要垃圾 中国革命和斯大林同志的提纲 评陈独秀同志关于中国革命任务的讲话——《中国革命和斯大林同志的提纲》后记 致政治局、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 可靠的道路 关于中国革命的第一次讲话——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中国问题的第二次讲话 是该明白的时候了 汉口和莫斯科 共产党和国民党 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 中国革命的新阶段——从蒋介石到汪精卫 后记:布哈林继续让中国共产党误入歧途 致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共(布)中央政治局 致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 中国革命的新机会、新任务和新错误 新阶段上的旧错误 中国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会议上的讲话 附录1:中国问题提纲 附录2:中国革命提纲——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 附录3:中国革命的失败 附录4:武约·武约维奇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今会上的讲话 第二部分(流放、流亡时期) 致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第一封信 我对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答复——致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第二封信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