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州大学纺织工程 |
释义 | 国家重点学科纺织工程学科“十五”期间的建设围绕蚕丝生物工程,纺织系统工程与数字化纺织,蚕丝及丝绸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建设方向展开。“十五”期间,本学科完成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25项部省级科学研究项目,特别是2005年获得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项目“天然丝素蛋白基材料及其组织诱导功能的构建”,从分子水平研究蚕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构建的基础,保证了我国蚕桑丝绸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走在国际前沿。本学科非常重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十五”期间,主办8次国内学术会议,承办与协办2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著名大学讲学或重要国际会议作报告18人次,在国外进修(合作研究)25人次;承担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项,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25人,提升了学科办学水平,扩大了学科的知名度。本学科通过重点建设,为师生提供了一流的教学与科研条件,为建设丝绸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提高了我国蚕丝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水平,预期在我国确立起第一个基因工程、生丝工程技术与纺织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型纺织工程学科,开拓我国纺织工程发展新的领域,加快具有我国特色的差别化、功能化纺织原料及产品的研发进程,确立全新的纺织学科建设基地。2005年本学科被评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007年本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标志性成果标志性成果一 丝蛋白人工皮肤:该项目成果丝蛋白人工皮肤科技成果已分别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及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产品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 标志性成果二 丝绸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其部分成果已在制丝行业中推广使用,特别是制丝智能化系统已在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和四川省等30余家企业成功使用,本系统已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标志性成果三 大豆蛋白纤维:研发的大豆蛋白纤维/绢丝混纺纱新颖针织面料加工技术在新材料应用、新工艺研制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本成果已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获得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