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释义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Brown)在1956年提出的。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也称作周期性调整的盈余、高就业盈余、标准化预算盈余与结构盈余。不受经济周期的特殊形势(繁荣或衰退)的影响,是作为衡量财政政策措施优劣的指标。它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盈余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公式:BS* = t Y* - G0 – TR0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作用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

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

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

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充分就业

定义

充分就业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一个有多重含义的经济学术语。历史上曾被用于描述不存在(或仅存在最少量)非自愿失业情况下的就业水平。今天,经济学家用最低可持续失业率[lowest sustainable rate of unemployment(LSUR)]概念来描述可以长期持续的最高的就业水平。

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

提出者

充分就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I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如何衡量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磨擦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一般认为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排除象磨擦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

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

一般来讲,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当实际收入和潜在的国民收入相等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相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