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泉村 |
释义 | 上泉村位于泰安城南25公里,大汶口镇驻地北5公里处。该村原来是一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原名孙家院。因当地有一古泉群,在清代康熙皇帝南巡路过此地时,被封为上泉村。 上泉古泉群分布在上泉村及其周边村庄。据考证,该泉群形成于第四纪早期,距今300万年左右,为上升泉,日出水量30000立方米,水质清澈,可与济南名泉相媲美。关于该泉群的成因,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科研人员经实地勘察后确认,上泉古泉群北依泰山,东邻泰山支脉云亭山,西靠大汶口盆地,是一个独立的地下水单元。其上游云亭山为小流域分水岭,山上露出的花岗岩与泰山一脉相承,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大气降水渗入云亭山一带强风化花岗岩后,沿岩层裂隙顺地势而下,通过断层接触带进入方圆20平方公里左右的石灰岩含水层。此处古泉群的成因与济南趵突泉相似,但泉水的物质来源比趵突泉丰富,微量元素种类更多,为泰山南麓第一大泉群。 上泉古泉群由五大主泉组成,大致呈五角星状分布,当地群众分别称之为驴带泉、灵应泉、郑家泉、荆枣泉、龙泉。其他小泉星罗棋布,随处可见。 灵应泉。清代诗人、戏曲作家孔尚任曾对灵应泉题词:“基壤寰,灵应泉,流地脉,护千秋。”原文刻在石碑上,“文革”时石碑被毁。灵应泉原来泉水很大,能在4公里外的迎驾庄听到泉水的响声,当时无人考证为什么流水声能传递这么远。传说后来某南方人从泉眼口上盗走一块石头,流水声就小了。原来泉眼口的石头是一块宝石,把宝石拿走就听不到水声了。 龙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时,走到此处孙家院小憩,当喝到此地甘甜的泉水时,赞不绝口道:“真是上等泉水”。孙家院由此改名为上泉村。因民间俗称皇帝为真龙天子,人们就把皇帝曾饮用并赞誉过的泉眼叫龙泉。龙泉的北边有一座龙王庙,原庙门两边石壁上曾用楷体字刻着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螟》诗中的佳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石条长2米,字体高15公分,宽8公分,今仍镶嵌在村委大院大门两边。据村内老人回忆,过去坐到龙王庙门,正好看到龙泉泉水汩汩奔流。当时泉边有很多的宋、柏、杨各种古木,直径都有一米多,现仅存一棵古槐树。在龙泉东边100米处,有一座古建筑“六神堂”。在幽静的傍晚,潺潺流水,月光照在树间的石砌的小道及清清的泉水上,游人可体会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现在到上泉村,泉水仍奔流不息,雄伟的古建筑和各种古树今已不存,只有一株孤零零的老槐树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驴带泉。是现在涌水最多的泉眼,旺季每小时能涌出500多立方米,冬季也有150余立方米。驴带泉得名于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要到南海去拜见观音菩萨,来到大汶口彭徐店村北的一座小山头小憩。睡醒后,发觉小毛驴不见了。他掐指一算,便知小毛驴跑了上泉河边饮水去了。当小毛驴从卧着的地方站起来时,便又带出一个泉眼。此泉眼很大,所以人们把此泉叫“驴带泉”。此小毛驴在卧地西边又撒了一泡尿,也形成一个泉眼,泉水很臭,村民俗称“臭泉”。此泉位于今北泉村。今彭徐店北边的小山还被叫作失驴山。至于泉水发出的臭味,实际原因是地下有石膏矿,泉水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高而发出的臭味儿。 郑家泉。现在为泉群中的第二大泉,涌水量和现驴带泉一样大,也是大漕河的源头。大漕河流经汶口镇、马庄镇、肥城的东向镇,再流向汶河,全长50公里。原来村内某郑姓人家很贫穷,只有祖坟边上12亩薄地。为能使土地浇上水,郑家就想在地头挖掘一眼井,没想到下挖不深,大量泉水便喷涌而出,用这泉水浇地,庄稼长的特别茂盛。郑家人心眼好,全村的百十户人家需要浇地,都无偿让他们使用。村民们的庄稼都长的很好,郑家也不断富裕起来,并在上泉村发展成一大旺族。人们也习惯叫这个泉眼为郑家井。 荆枣泉。又名荆草荒泉,为泉群中的第三大泉,涌水量和前两个大泉一样,距村1000米,泉水流到大漕河。只所以叫荆草荒泉,是因此泉距村庄比较远。当时全村人少,未开恳的土地很多,自然的泉水从荒草中流出。后来人口稠密,人们不断开垦荒地,此处现在已成为良田。但人们仍习惯叫这泉眼为荆草荒泉。 上泉村的泉水是温暖泉水,冬夏都保持在18摄氏度,而且水量大。各种微量元素达17种,适合于农业灌溉人们生活直接饮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