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李吉甫相公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上李吉甫相公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体裁】七律 作品原文上李吉甫相公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 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 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词语注释逢殷:谓遇太平盛世。 霄汉:天河。亦借指天空。《后汉书·仲长统传》:“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宋张孝祥《踏莎行》词:“趁此秋风,乘槎霄汉。”元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曲:“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乾。”萧三《张家口赞》诗:“塞上歌声冲霄汉,蒙汉回民齐起舞。” 金鼎: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唐聂夷中《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唐吕岩《渔父·神异》词:“金鼎内,回朦胧。换骨添筋处处通。” 散吏:闲散的官吏。指有官阶而无职事的官员。《后汉书·胡广传》:“广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唐李颀《裴尹东溪别业》诗:“清欢信可尚,散吏亦何有。”宋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诗:“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躭海上游。” 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