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体液说
释义

三体液说——古印度医学

古代印度作为文明古国,它的医学起源是很早的,有据可考的就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时代。梵语“吠陀”(Veda)就是知识的意思,是

当时人的诗集,其中就有关于药用植物的记载。文中还描述了一些疾病,很

像现在的结核和麻风。

在古印度,医生最早是僧侣们兼职的,那时正处于神医学的医学时期,

人们认为只有僧侣与神最接近,所以只有他们有资格为众生解除病痛。后来,

随着医学的发展,渐渐地出现了一批专门从医的人,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际

操作技术都比僧侣们要强。久而久之,医生就独立出来了,但医生的地位也

就从最高层婆罗门级降到了吠舍级,仅强于奴隶。

尽管古印度医学发展缓慢而曲折,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还是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理论。在《阿输吠陀》中就有关于健康与疾病的三体液学

说。这三体液是气、胆及痰,又称三大。古印度人认为三者必须均衡才能保

持人体的健康,一旦紊乱,人就会患各种疾病。后来,人们又加入了7种成

分,即血、肉、骨、精、脂、骨髓和乳糜(消化的食物),认为这7种成分

均来源于食物。还有人并入了排泄物:尿、粪、汗、粘液、发爪和皮屑。这

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一切疾病皆来源于体液、身体成分和

排泄物的紊乱。

古印度的医生们根据以上理论来分析和使用各种药剂,他们认为各种药

剂都有独特的维尔耶、毗婆迦、拘那之性(即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生理活

动),三者共同作用,调节机体的紊乱。

古印度医学理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延续了近四千年,直到后来外族

不断入侵,才使得古印度医学融入了世界医学之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