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如意云纹黄朝靴 |
释义 | 如意云纹黄朝靴,清代。靴高54厘米,底长28厘米;靴筒以四合如意暗云纹黄缎为面,筒口镶缠枝花卉蓝缎边,上盘金线绦,蓝缎靴帮, 白布纳底,靴头与后跟处饰黑云头绠。 靴原是满族人的传统服装,当初满人居关外时,因地处北方,气候寒冷,男子一般都穿靴,多是穿那种带腰的“皮兀剌”。“兀剌”即兀剌草,是一种韧性很强的草本植物,被称作关东三宝之一。兀剌草有很长的纤维,用它做靴,既松软,又暖和。入关以后,气候不再那么寒冷,就不再穿笨重的皮兀剌,而改用布料制靴了。 清朝把靴定为官服。清朝官服靴的材料,夏秋用缎,冬用建绒,也有布靴、袷靴、棉靴,依季节换用。靴的式样,清初多流行方头,后来变成尖头,但朝靴仍用方头。清廷规定,只有入朝的官员才允许穿方头靴。清朝皇帝冬穿青缎毡帮羊皮里或青缎毡里靴,夏穿青缎凉里靴,有的加串珠绣花,靴筒用明黄色暗花缎。 由于是官服,靴的穿着制度在清朝前期非常严格,一般市民是不允许着靴的,平民百姓、伶人、仆从等只能穿鞋履,官员平素着便装也是穿鞋履。至晚清时期,由于捐纳开而法网疏,捐官、捐顶戴花翎者甚多, 服制上的禁例被打破,到宣统年间,绅士富商及学界人物自十月至正月间也都喜欢着靴了。 清代的靴子十分有特色,靴名也生动形象,如嘉庆年间军机大臣穿的一种短腰薄底小尖头的绿牙缝靴, 俗名“爬山虎”;还有一种习武之人爱穿的薄底靴,因穿起来轻便利步,名曰“快靴”;武弁当差者穿厚篆底(通草作底)的靴,因行走笨重,后改成薄底,便利行走,名“军机跑”。 这双如意云纹黄朝靴,正是一双与清代朝服相配穿的靴子,源于孔府旧藏。朝服是所有官服中等级最高的服装,只有在重大典礼活动中才可穿用。清代,先师孔子的祭祀活动属于大祀。大祀之礼,帝王穿衮龙朝服,王公以下陪祀执事官咸着朝服。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多次亲诣孔府,着衮龙朝服,于先师孔子像前行三拜之礼。清初还规定,黄色属一般人禁用之色,非特赐不可穿戴。这双四合如意云纹黄筒靴,无论是纹色式样,还是用料做工都不同于一般的官靴,应是清代孔子后裔祭孔或参加重大典礼活动时穿用的朝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