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瑜 |
释义 | 1 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陈教授现任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投资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在此之前,一直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人才引进办公室工作,也曾担任国家部委级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 陈教授担任我国无锡市政府、大庆市政府、泰州市政府、聊城市政府、海口市政府等二十多个地市政府高级经济顾问。同时,陈教授也是美国美中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发展中心、日本中国经济开发株式会社、加拿大中国科技产业协会、英国联邦认证有限公司中国地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洛阳春都集团、中国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万思恒律师事务所等企业的高级经济顾问。另外, 陈教授被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哈工大管理学院 MBA 、武汉航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经济学理论、企业和城市发展 主要著作: 《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经济计量理论》,1963年,三联出版社出版;《美苏对外援助对比分析》,197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新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83年,工人出版社出版;《英汉国际金融和贸易词典》 2000 年修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应用》2006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等十六种译著。 另外,陈教授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约100篇,如《寂寞的哲学,活跃的经济学》一文,中央广播电台多次转播,《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作了转载。新华社就 陈 教授提出的《消费资本化理论》进行过专访,该文章并在新华社《了望》杂志上发表。另外,《 罗斯托先生在经济科学院中所实行的改革》一文,约四万字,后收入《首都学术界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文集》等。 《新远见》、《今日中国论坛》、中央党校《理论前言》、财政部的《财政研究》等刊物都发表了对陈教授的专访和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文章。 陈瑜教授对消费资本化论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他说;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商品之后,企业应把消费者的消费视同是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实际成为一个投资者,而消费则质变为资本。 这番话就是陈瑜教授提出的“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他的新著《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应用》首发式11日下午在北京隆重举行。 该书以消费资本为核心,阐述了它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历史渊源、理论结构、核心内容、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消费资本理论是当前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理论杠杆,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与资金短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理论思考。 长期以来,在资本理论领域和社会经济过程中,货币资本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无可争议的。到了二十世纪末,知识资本意识悄然产生,并产生了许许多多比尔·盖茨之后,人们惊呼:知识是最有效的资本。近年来,陈瑜教授又提出了消费资本化理论,许多人表示:资本理论的又有一个里程碑诞生了。 陈瑜教授说,我提出消费资本化理论,意在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这个共赢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真正繁荣幸福的社会。我觉得,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找到了一条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学途径,因此有人称它为中国的“穷人经济学”。我感到,它更是一种“全富”的理论,因为它同时为社会构筑了一个富人、穷人都适应的共赢的经济平台。 社会荣誉: 2010年,陈瑜院长荣获中国管理大奖“终生成就奖”。 2009年,陈瑜院长被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评为“共和国功勋人物”。 2007年,陈瑜院长荣获“国际创意产业名人奖”。 2006年,陈瑜院长荣获“中国当代思想成就奖”和“世界杰出华人成就奖”,并被评为世界杰出华人。 2006年,陈瑜院长荣获“中国最高策划奖——感动中国十大策划创新人物”。 2006年,陈瑜院长被评为“中国十大财智英才”。 2 当代陈氏太极名师当代陈氏太极名师陈瑜先生(1962年5月23日生),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现居北京,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宗师陈发科之嫡孙、陈氏第十八世宗师陈照奎之独子。为弘扬传播陈氏太极拳而跑遍祖国大江南北,职业拳师。现任中国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委员;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照奎太极拳社社长;河南省陈家沟太极拳协会终身顾问;陈家沟太极学校副校长。 陈瑜自幼在一代宗师陈照奎的严格要求下潜心习艺,日练拳20遍以上,他刻苦练功,将拳法与技击相互贯通。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闭门苦练,功夫已臻上乘。如今他的功夫更加炉火纯青,在继承、发扬及推广陈氏太极拳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6年,年仅14岁的他,随父到河南温县,在全国太极拳大会上表演了一路和二路炮捶,这是他首次公开亮相,以其工整的拳架引起轰动。80年代在北京市陈氏太极拳协会成立大会上表演了二路炮捶和单刀。这是他第二次当众表演,再次引起轰动,2002年8月陈瑜做为名家应邀出席《国际太极拳年会》并进行了表演,博得了在场者的满堂喝彩,众多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并被誉为“将门虎子”。2003年10月应新加坡忠帮民众俱乐部之邀,作为特邀名家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太极群英交流会》,并表演了陈氏太极拳及陈氏太极单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使大家对陈氏太极拳有了一个崭新的了解,新加坡的州长并为其颁发了荣誉奖杯。2004年8月陈瑜再次参加了北京市第五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得到了北京武协领导的高度赞扬。2004年11月应香港气功太极社之邀参加了《香港气功太极拳社创会四周年会庆联欢晚会》,并进行了精彩的表演。2005年8月参加了河南焦作国际武术年会,并参加了名家集体表演。2006年4月应珠海市太极拳协会之邀参加了《珠海市太极拳协会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在场的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都说:“这是看过众多太极拳表演中最好,最有风格的一个”。 陈瑜先生自17岁开始独立授拳至今,已近30个年头。为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曾到驻马店、丹东、汕头、长沙、常德、广西、河南温县、瑞士、珠海、揭阳、江苏的昆山、俄罗斯、香港、深圳、浙江、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授拳。慕名而来的还有英国、瑞士、新加坡、韩国、台湾、俄罗斯、日本、保加利亚、意大利、美国、法国、叙利亚、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员,以及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经他亲自指导的学员有几千人之多。经过其指导的部分学员在国内外武术大赛和国际太极拳年会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现已40多岁的他,功力纯厚、身法中正、造诣颇深、身怀绝技,较好地将拳法与技击相互贯通。在继承和发扬及推广陈氏太极拳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其拳架低,松柔圆活,造型美观,自然大方,发力更是松活弹抖,他赢得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陈瑜在继承家传套路的基础上,还创编了四十三式太极拳、二十六式太极拳,上海电视台、焦作日报、人民日报、重庆电视台、珠海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中央国际电视台、韩国电视台、《中国之翼》杂志、《2005年中国体育年鉴》美国英文国际武术杂志、德国武术杂志、俄罗斯电视台、《中国体育》、《珠海日报》、日本《武艺》、《武术》、香港《新武侠》杂志等新闻媒体都先后报道过他的功夫以及他的教拳事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式太极拳的精髓,方便与拳友共同交流切磋。2002年5月7日创办了“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拳术研究社”、并于2004年12月正式被北京武术运动协会,北京民政局批准,同时将名字更改为《北京武协陈照奎太极拳社》,并于2005年、2006年4月先后两次协助北京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举办了《第二、第三届陈照奎杯武术太极拳比赛暨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2006年在弟子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3 花样游泳运动员性别:女 生日:1981.2.27 籍贯:上海市 身高:1.68米 体重:57公斤 项目:花样游泳 辉煌战绩 参赛经历: 1988年入上海市游泳馆体校,1994年进入上海市队,1998年进入国家集训队。1999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1年入选国家队。 主要成绩:2001年第9届全运会女子双人自选决赛第三名;2003年第10届游泳世锦赛花样游泳赛集体自由自选组合第五名。 4 原机械电子工业部高级工程师男,1932年出生。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级高工。专业特长与业绩:半导体逆变与变频器的设计与应用技术;机电仪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SK-100工业控制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YM6800微处理器系列电路,获部一等奖;键盘控制集成电路,获部二等奖;步进电机控制集成电路系列,获部三等奖;机电一体化发展预测与综合分析,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战略,获国家科委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编著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微电子与家庭生活》、《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指南》,论文30余篇分别刊登在全国性期刊上。 5 上海市基层干警、市级劳动模范1957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南京西路警察署民警。1982年参加公安工作,1988年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专业,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以“群众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群众的愿望就是我的追求”为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做好管区内涉外商住楼的服务工作,每天早晨与物业公司门卫一起,护送上学的外国小孩过马路。后又走访上海美国学校,取得校方支持,将校车开到家门口,受到“洋居民”赞扬。在香港回归的日子里,他带上副食品到管区内巨富大楼看望香港员工,与他们一起包汤圆,庆团圆,融洽了警民关系。他认真分析管区内3个工地上1000多名外来建筑工人情况,主动与其原籍的地方政府联系,针对不同情况做好管理工作,使整个民工队伍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几年来,他主动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了许多好事。因此,居民中流传着一句话:“有难处,找陈瑜。”诸如居民在动迁中遇到困难,抱回家的弃婴患败血症无钱医治,迁移户口碰到问题,孤寡老人买米不便,家庭矛盾有人寻短见,甚至居民家中断了电,以及已经动迁到外区的居民遇到困难都来找他,而他不管分内分外,总是一一帮助解决。由于他工作上的出色成绩,1992年以来,先后被市公安局记个人二、三等功,被授予“廉洁为民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上海市共产党员关心群众的模范”、“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96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并3次被评为上海市“东方卫士”,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6 注册会计师1982年生, 男,财务会计专业,四川安岳县人,注册会计师。 7 潮剧小生演员女,1938年生,广东澄海区人,潮剧著名女小生。 1957年参加汕头专区第三期戏曲演员学习班,初学旦行。1958年在广东潮剧院三团当演员。1959年到汕头戏曲学校进修,改小生行,同年调潮剧院二团以《井边会》中的娃娃生刘咬脐一角而一炮打响。1960年转入潮剧院青年剧团。1974年调汕头戏曲学校任教师。1979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调一团。做工大方潇洒,嗓音清润明澈,演唱音正韵美,表演感情真挚。以演唱《井边会》、《回书》的刘咬脐最为成功,其唱腔“哎母亲,慈娘”一段,稚态可翔,感人至深,1962年录灌唱片后,流传甚广。陈瑜演唱录灌成唱片或卡式带的剧目有《宝莲灯》的刘彦昌、《金山战鼓》的赵构、《庵堂会》的徐元宰、《梅亭雪》的王金龙、《扫窗会》的高文举等。录像的剧自有《井边会》、《飞龙女》、《梅亭雪》等。多次随团到泰国、新加坡、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文革期间下放到潮安东山湖劳动,后转入汕头食品进出口公司工作。1974年回到汕戏校任唱念老师,五朵金花中的蔡明晖、吴玲儿、孙小华都是她的学生,名旦林洁、林一琪、杜冰、庄莉以及女小生陈少玲曾得到她的教益。 文革之后,陈瑜重新在舞台上再现光彩。1979-1980年期间,她在潮剧院复排《陈三五娘》中饰演主角陈三、在《井边会》中饰演刘咬脐,在《辩本》中饰演皇帝,出访新加坡、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好评如潮,特别是《井边会》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此后,又在《庵堂会》、《飞龙女》、《招亲》等饰演重要角色。1989年她随团赴法国演出《金花女》的刘永一角;1995年赴香港演出《苏六娘》,饰演郭继春。与此同时,还与著名潮剧艺术家姚璇秋联袂录制了《扫窗会》,与郑小霞等演员录制了《苏后复国》。从艺术50多年来,成功地演绎了《井边会》中的刘咬脐,《梅亭雪》的王金龙,《庵堂会》的徐元宰等一系列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 8 沪剧演员◎ 个人简介国家一级演员,1947年生,上海人,1960年进上海黄浦区戏曲学校学艺,1962年转艺华沪剧团学馆,1965年毕业后留团当演员,1972年进入上海人民沪剧团(即今天上海沪剧院)。她1988年获沪剧界中年演员声屏大赛“十佳”称号;1992年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9年和1992年两次获得国家文华表演奖、1989 年和1992年两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1991年获得全国戏曲现代戏优秀演员奖,1991年、1992年在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中两次记功,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995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配角奖,1992年当选上海市劳动模范。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优秀专家”称号,2000年荣获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戏曲一等奖,2003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演员奖,还先后被评为上海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和上海妇女“三八”红旗手标兵。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并授予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历任上海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常委,民进中央第九届委员。 姓名: 陈瑜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47年8月14日 毕业院校: 黄浦区戏曲学校 血型: A型 代表作品: 明月照母心 雷雨 樱花 ◎ 主要作品曾先后主演《雪夜春风》、《半把剪刀》、《樱花》、《画女情》、《清风歌》、《明月照母心》、《方桥情缘》、《雷雨》、《心有泪千行》和《上海老师》等剧目。还在沪剧电视连续剧《明月照母心》、《昨夜情》、《雾中人》和电视剧《天下第一情》、《风云岁月》中主演或扮演重要角色。她的表演富有激情,擅长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在赋子板的演唱上尤见功力。 ◎ 多面母亲陈瑜是位充满创作激情的艺术家,曾在《甲午海战》、《大雷雨》、《星星之火》、《碧落黄泉》、《明月照母心》、《心有泪千行》等多部戏里扮演过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母亲,也因此被誉为沪剧舞台上的“母亲专业户”。 一个大写的母亲 谈起演母亲,不能不提现代戏《明月照母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陈瑜就凭戏中真实细腻塑造的慈母形象和情真意切的清新表演和优美唱腔,一举摘取了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等4个表演大奖,并拍成8集同名沪剧电视连续剧。 陈瑜介绍,她在剧中扮演的优秀人民教师金晓辉,生活原型是武汉钢花中学教师胡曼莉。胡曼莉先后无私收养了18位孤儿,并为其中的15位寻找到了新家庭,另外还有3位则留在自己的身边。胡曼莉曾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所做的仅仅是对孤儿们尽一份母亲的义务。”胡曼莉还曾给她写过这样一句话:“愿天下所有孩子都有一个欢乐的童年。”陈瑜说,她想演的就是这样一个大写的母亲,想颂的就是这样一种博大的母爱,她希望在朴实无华的叙述中去打动人心,净化灵魂,就像北京人艺的老院长于是之说的:“这出催人泪下的戏表达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说明了真情比金钱更珍贵。这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有意义的解释。”陈瑜至今还记得朱镕基总理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对她说的话:“现在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但上海的沪剧一直受到欢迎,因为你们扎根于人民,把人民的生活用非常感动人的手法和非常优美的唱腔表达了出来,所以一直为上海人民所喜欢。” 化作春泥更护花 没过多久,正在事业鼎盛期的陈瑜被调任沪剧院青年团的团长,这意味着她作为一名演员出头露面、演戏的机会要少多了。有人劝她别干,但陈瑜的想法很朴素,能将年轻人培养好就是自己事业的延伸。 长期以来,为了青年团这个“大家”, 陈瑜没有时间去顾自己的“小家”,整天“野”在外面。身为青年团的“领头羊”,陈瑜不顾劳累、身先士卒,常年带着青年演员排新戏、下生活、跑农村、去基层,不是慰问离退休干部,就是为孤老演出、与工人联欢。沪剧不景气,外界的诱惑又多,年轻人常感茫然,提出种种困惑。陈瑜或直言不讳,或耐心劝导。在大家的心目中,她既是领导,又是“妈妈”。1995年母亲节那天,正赴武汉演出的青年演员在《明月照母心》原型胡曼莉所在的绿荫儿童村路口拾到了一个刚出世的女婴,大家决定集体收养这个孤儿,还为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江明月。青年团坚持每月寄400元给孩子,陈瑜每月主动承担50元。她常说:“我是团长,应该身教重于言教,不但要多培养青年,还要主动为年轻人配戏让台。”复排名剧《甲午海战》时,她又一次让小青年担纲,自己演金堂妈。时下,不少演员在各种场合都想当主角、出风头,获过梅花奖、文华奖的陈瑜却从不为自己的角色争台词、争唱段。她的谦恭礼让和戏德人品教育着青年演员:什么才是戏曲的“一棵菜精神”。 拒绝杜撰和虚构 在《明月照母心》面世10年之后,一个普通下岗女工离开上海到安徽,不取分文、义务执教的故事在2001年感动了整个上海滩。《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让陈瑜看得热泪盈眶,她第一个向上海沪剧院请战:“演查文红非我莫属。” 陈瑜回忆,当时她和查文红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长海医院,查文红做完眼科手术没几天。得知陈瑜要演她时,查文红半真半假地告诫道:“千万不要把我演得连我自己也认不出了。” 再见查文红,陈瑜便和她一起去了砀山。一路上,两人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过孩子,但让陈瑜切实感到震撼动容的,还是那天查文红一回到学校,全班47名学生含着眼泪一拥而上,相拥相抱着将分别月余的老师围在中间的场面。无需夸张,无需渲染,那一刻,陈瑜看到了人间最真实最美丽的场景,也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真正的骄傲和价值所在。陈瑜几乎寸步不离地留意观察着查文红的举手投足:“她很朴实,也有很美很有味道的一面,跟丈夫说话时会撒娇,对学生,又是老师又是妈妈。这不是以前那个年纪轻、文化高、思想新潮的都市女教师‘金晓辉’,而是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周丽文’,为求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她自强不息,离夫别女,义务执教,以坚毅的人格力量和爱心深情,把现代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心田。” 台上台下齐流泪 陈瑜还在沪剧《心有泪千行》中饰演过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吸毒者的母亲。善良大义的年迈的冬林娘,面对因吸毒而失去人性、走上贩毒道路的儿子,选择了用毒药结束亲骨肉的生命。“冬林娘”用真情母爱叩开了一扇扇观众的心灵之门,引发了一次次“台上台下齐流泪”的感人场景。 为了演好这个不一样的母亲,陈瑜常到菜场、到路边,观察那些摆葱姜摊、卖茶叶蛋的老太太们的言行举止,捕捉像冬林娘那样普通退休老工人的气质特征,还多次下到戒毒所、少教所和女子监狱,向管教者学习,同吸毒者交谈。陈瑜曾有一头漂亮长发,可是为了舞台形象能跟剧中人贴近,她忍痛一刀剪去蓄了十几年的长发。按剧情要求,即使夏天她也要穿上厚实的冬装,围上长长的羊毛围巾,在台上拉几十斤重的道具板车。一场戏下来,衣服都绞得出水来。陈瑜不会忘记,一位被毒品害得家破人亡的母亲在演出后拉着她的手哭得撕心裂肺;陈瑜不会忘记,面对一个个泪流满面、痛悔不已的戒毒者们,她的心似被针锥;陈瑜不会忘记,座谈会上慷慨激昂的学生发言,面对“红色警告”,更多的人在自觉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禁毒战争中去。她动情地表示,要用千行泪浸润万颗心,让这个戏能够走入更多人的内心。 当好沪剧传承人 谈起沪剧《露香女》,陈瑜介绍,这是一出抒情悲喜剧,以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即当时世博会)上获得金奖的上海松江地区顾绣艺人的艺术追求和爱情遭遇为切入口,来反映上海与世博会历史渊源和上海市民对世博会的人文情结。她介绍,在上海申博成功4周年之际,沪剧院曾和浦东三林镇排演了一台表现世博园区动迁群众弃小家、顾大局、奉献世博的现代沪剧《舞龙人》,她演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林大娘,戏里处处都闪现着感人肺腑的夫妻情、婆媳情、母子情和师徒情。她说,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3个“文化遗产日”,而沪剧和顾绣都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是上海这方水土艺术与智慧的结晶,所以《露香女》比《舞龙人》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强的可看性。 说起文化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沪剧就有她和杨飞飞、王盘声、马莉莉时,陈瑜深感责任重大。她表示,委婉柔和的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近年来,如何在日益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好沪剧接班人,让凝练了先人智慧的申曲艺术传承有序、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发展,一直是个大问题。对此她心怀担忧,虽然去年也收了徐蓉、王嫣两个学生,但仍感觉整个沪剧界培养年轻人的步子还不够大、办法也不够多。虽然沪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沪剧事业的发扬光大却离不开“物质”的支持。她由衷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对沪剧的扶持力度。 ◎ 活动年表1960年­­—1970年 1960年进黄浦戏校(沪剧班),61年第一次汇报演出饰演《阿必大》中的“雌老虎”。62年进艺华沪剧团,曾学习演出《红灯记》中的“李铁梅” 1961年《断桥》中饰白娘娘 1961年《拾玉镯》中饰媒婆 1962年《小雁齐飞》中饰杨惠 1964年《不准出生的人》中饰尼玛 1970年­­—1980年 1972年《雪夜春风》中饰 1974年《湖云山》中饰周霞 1974年《沙家浜》中饰阿庆嫂 1975年《向阳商店》中饰春秀 1976年《峥嵘岁月》中饰燕姑 1978年《朋友》中饰阿吉玛 1978年《艰难的历程》中饰女特务 1978年《特殊的战场》中饰范大妈 1979年《神皇山下》中饰毛泽建 1979年《樱花》中饰樱枝 1980年­­—1990年 1980年《嫁妆鞋》中饰艾凤 1980年《半把剪刀》中饰金娥 1980年《神秘的人》中饰肖剑 1980年《母子岭》中饰秀姑 1981年《女看灯》中饰嫂嫂 1981年《返魂香》中饰王克勤(七小姐) 1982年《三接新娘》中饰金凤 1982年《孔雀胆》中饰阿盖 1983年《画女情》中饰方慧良 1983年《无辜的罪人》中饰叶莲娜 1984年《逃犯》中饰金梅娘 1986年《男性王国的女人》中饰 1987年参加“王盘声沪剧流派演唱会 参加石筱英演唱会 1988年随沪剧院赴港演出《雷雨》中饰鲁妈、《杨乃武与小白菜》中饰杨淑英 1988年《陆雅臣卖娘子》中饰罗秀英 1989年 3月参加“沪剧界中年演员声屏大赛”,参赛剧目《半把剪刀》中法场辨冤一折、《樱花》中泪洒樱花及《无辜的罪人》中见面会 1989年《焦裕禄》中饰 1989年《清风歌》中饰董惠 荣获第一届中央文化部文化奖、第一届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 1990年­­—2000年 1990年 6月参加沪剧电视剧《雾中人》拍摄,饰高纯清 1991年《明月照母心》中饰金晓晖 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二届中央文化部文化奖、第三届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优秀演员奖 该剧目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被评选为市“三八红旗手” 1992年被评选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1993年被选为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常委 1994年参加沪剧电视连续剧《明月照母心》的拍摄 出任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团长 《大雷雨》中饰马母 1995年《甲午海战》中饰锦堂娘 1995年《今日梦圆》中饰常宝宝/杜鹃母 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配角奖 1995年《孽债》中饰 第一届宝钢杯高雅艺术优秀演员奖 1996年《碧落黄泉》中饰志超娘 1997年2月《方桥情缘》中饰刘秀珍 6月参加上视大型综艺晚会《离香港回归只有365个小时了!》表演《申曲一支迎回归》 7月参加“庆七一迎回归”上海沪剧院六代明星大汇演,演出《星星之火——母女会》、《明月照母心——三呼妈妈》 8月赴桃林之乡南汇参加暑期纳凉晚会《沪剧联唱》 《蝴蝶夫人》梦呓 (MTV) 1998年2月《我心握你手》中饰冯春雨 同月,参加迎新春沪剧小品《抄表新风》的演出,小品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风尚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 8月参加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情》的拍摄饰陈安琪 被选为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常委 10月《影子》中饰苏云 10月5日参演体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决心的上视中秋晚会沪剧小品《月圆情更浓》 1999年2月《永恒的旋律》中饰赵瑾 同年春节参加上海电视台春节综艺节目大点播 出演《画女情》离别一折 被评选为市“三八红旗手”十大标兵之一 2000年至今 2000年2月《星星之火》中饰杨桂英 3月参加电视连续剧《风云岁月》的拍摄饰何秀莲 12月戏曲界迎接新世纪沪剧演唱会演出《星星之火》、《樱花》 荣获“中央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同年3月荣获“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1年4月《心有泪千行》中饰冬林娘 2002年2月《乡音诱人——沪剧七代同堂元宵演唱会》演出尚未出炉的大戏《上海老师》中一折——读信 3月《上海老师》中饰周丽文 同年9月参加孙徐春个人专场演出《杨乃武与小白菜》探监一折 2003年4月以一曲《老师你留下吧》荣获“我最喜爱的戏曲MTV”奖 8月《家》中饰周氏 被选为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常委、主席团成员 9月6日参加交响沪剧演唱会《星星之火》母女会 22日参加王盘声老师《经典回眸、深情谢幕》八十华诞演唱会,出演《不准出生的人》赴刑场一折 11月参加纪念丁派、解派沪剧演唱会出演《芦荡火种》旧恨未消新仇添、办喜事 2002——2003年多次参加戏剧频道《戏曲教唱》、《菊坛学步》节目的录制 教唱《方桥情缘——我感激你的一片心》、《返魂香——我来到人世有甘多春》、《影子——晚风轻轻抚窗棂》、《朵朵红云——黄鹤楼》、《樱花——泪洒樱花心欲碎》 2004年1月“精彩中国——2004京沪春节大联欢”参加由评弹、沪剧、京韵大鼓、北京琴书的联合演出戏歌《春之韵》 3月在苏州震芳沪剧团成立三周年之际赴苏州演出折子戏《画女情——三杯酒》,《罗汉钱——燕燕做媒》 5月《心有泪千行》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在戏中扮演女主角荣获最佳演员奖 8月《百姓戏台》教师节特别节目的主打明星 11月25日“朱麟飞小朋友沪剧演唱汇报”祝贺演出“画女情——三杯酒” 2005年元旦《龙凤逞强》中饰杨母 2005年2月14-15日东方乡韵——沪剧“五朵金花”演唱会,演出《西厢开篇》、《画女情》三杯酒一折,《明月照母心》 同年参演大型原创滑稽戏《阿福嫂到上海》 饰演阿福嫂 2006年3月14日 长宁沪剧团启程赴爱尔兰演出 应爱尔兰科克市市政府的盛情邀请,长宁沪剧团一行31人离沪启程,以一台沪剧经典大戏《雷雨》和丰富多彩的中华新民乐亮相科克艺术节。访问团的演员有陈苏萍、陈瑜、李恩来、吴梅影、顾春荣等。 2006年6月10日 六代沪剧演员录制首个文化遗产日庆祝晚会 10月13日长宁沪剧团首演《红与白》 10月17日-18日《长征颂――大型沪剧演唱会》 11月25日上海沪剧院首演《舞龙人》饰林大娘 2007年3月1日上海逸夫舞台《雷雨》 5月14日上海沪剧院2007年集体拜师收徒仪式举行 7月8-11日上海逸夫舞台《瑞珏》 12月28日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沪剧专场 2008年4月24-25日上海逸夫舞台《瑞珏》 6月2日“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举行 6月17日上海美琪大戏院《露香女》首演 7月7日长宁沪剧团首演《废墟上的爱》 7月21-22日沪剧宗师丁是娥 解洪元流派演唱会 演出《雷雨》——撕支票一折 12月10日《飞凤清韵——沪剧名家贺杨派演唱会》演出《心有泪千行》片段 2009年4月23-24日石筱英、邵滨孙、筱爱琴流派演唱会 演出《星星之火》片段 6月23-24日上海逸夫舞台勤艺沪剧团《杨柳一家亲》 6月27-28日《饮水思源艺苑建树》钱思剑专场 演出《心有泪千行》片段 8月8日-9日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优秀剧目 《阿福嫂到上海》晋京献礼演出 11月4-5日上海逸夫舞台《梦圆曲》首演 11月7日上海逸夫舞台《申曲恋 美梦圆——王慧莉沪剧演唱会》演出《清风歌》星斗暗一折 2010年4月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雷雨》 6月27日“再现解派神韵—李恩来沪剧演唱会”演出《雷雨》撕支票一折 8月11-12日上海逸夫舞台《露香女》 9月17-18日新版《雷雨》首演 10月25-26日赴京演出新版《雷雨》、《瑞珏》 2011年1月上海沪剧院赴京剧目回沪汇报演出《雷雨》、《瑞珏》 8月11-12日《十年锦绣再创辉煌沪剧演唱会》演出《芦荡火种》智斗一折 2012年1月27-28日《龙腾盛世 贺新春——2012年新春文艺晚会》演出《明月照母心》 2月6-8日《龙飞凤舞.春之声——2012沪剧经典交响演唱会》演出撕支票一折 9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简历:1990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成都油漆化工总厂工作;1994年4月调入成都科技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化工所,从事化工工艺专业工程设计;1998年10月转入化学工程学院工作至今,现从事安全工程教学工作;同时兼顾化工所化工工艺设计任务。最终学历为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早期围绕我国的中低品位锂辉石综合利用研究,完成从矿石到碳酸锂完整技术研究,且形成工业装置设计;近年从事磷铵大型装置国产化开发研究,且先后参加四川大学与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开发“磷酸二铵尾气联产磷酸一铵清洁生产工艺”项目研究和贵州宏福总公司现有磷酸一铵装置浓缩扩能改造项目;现从事吸附法除钠课题研究项目。 科研: 参与完成“磷酸中和反应浓缩蒸发器”新型使用专利研究; 优化料浆法磷酸一铵浓缩装置过料设计; 料浆法粉状磷酸一铵大型国产装置的工艺设计; 粒状磷酸一铵大型国产化装置的工艺设计; 开发从矿石到高纯电解氯化锂产品的新工艺; 撰写论文10余篇。 10 澄海市澄华卫生院医生广东澄海市人。高中毕。业后于1969年上山下乡,1973年回城参加中医班学习,取得中专学历,于1976年参加工作,现澄海市澄华卫生院工作。1992年参加中医大专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1992年参加广东省中医内科学术交流会议,1993年参加北戴河全国疑难杂症诊治学术研讨会。在医学杂志、会议发表论文数篇,如撰写“犁壁藤汤治疗下腰痛”在广东省中医内科学术会议上交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得病人欢迎。 1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女,1940年1月生,陕西山阳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学术情报研究所国内情报研究室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亚东欧学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学会理事),广东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秘书长。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1990年6~10月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交流学者,到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进行研修。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发表的主要成果有:《社会科学情报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初探》,198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科学情报工作体制改革问题探讨》(《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合著《成功者之路-广美的崛起》(1991年辽宁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了《“一国两制”论点汇编》(1987年广东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参加撰写和编辑了《全国百县市经济调查-中山卷》(199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及《广东社会科学四十年》(199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发表了《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特点》、《俄罗斯经济呈回升迹象》、《美国妇女和家庭》等论文一百余篇。 12 新晋才女作家新晋才女作家。系春风社“布老虎青春文学十一月之星”07年重磅包装的新人作者。小说《蜜蜡》作者。 80后的双子座,本科和硕士都读新闻专业,强项和兴趣却倾向中文。 其长篇小说《蜜蜡》是第二届腾讯网“作家杯”原创文学大赛的参赛作品,小说讲述了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子蜜蜡的成长史。这部作品在网上的热烈反响引起了春风社的关注,春风社与作者签订协议,“买断”其今后几年的作品优先出版权。 这部被称为向《红楼梦》致敬之作的小说实际非常干净,小说讲述了女孩子蜜蜡的成长史。这部小说绝无小儿女的扭捏之态,灵动、大气,富有生活气息,描写生动,语言沉稳老练,善于设置悬念,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小说代表了80一代文学创作的较高水平,艺术性可读性俱佳,雅俗共赏。是一部春风社07年在青春文学领域的大手笔之作。 绝色早慧的蜜蜡,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她同样美丽的母亲遭遇不幸婚姻。母亲的遭遇被另一个男人(叔叔)同情,两人相爱。蜜蜡十岁,母亲终于和父亲离婚,却没嫁给叔叔,而是耐心等待蜜蜡的成长。家庭、童年和母亲给蜜蜡很大影响,造就她乖觉、独立、极强的个性和怪异的行事,少女的她就成为男孩子注目追逐的焦点。蜜蜡的童年到青春期极富色彩:执著暗恋,成长抉择,性启蒙,少年情愫……文章从小女孩蜜蜡的九岁写到女子蜜蜡的二十六岁,讲述蜜蜡和四个男人之间纯洁迷离的情缘,主线是她和爱人欧泊的唯美恋情。欧泊离世后蜜蜡几番沉沦,又经历和男友天河的恩缘聚散,富家子罗砗磲对她的痴恋,心理医生托帕给她的治疗;闺中密友金发晶为保护蜜蜡承受伤痛挤压,反被蜜蜡误会她和欧泊偷情,当蜜蜡终于揭开谜团时金发晶已不在,好友的蒙屈离世让蜜蜡一生抱恨。 短篇小说:《包法利小姐的爱情》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2007年第4期 《远夏》 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2008年第2期 13 工艺美术师陈瑜,字余也,1965年6月生,宜兴市蜀古紫砂工艺厂聘工艺美术师。自幼喜爱书画,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雕刻技艺。1995年进宜兴市蜀古紫砂工艺厂任研究室主任从事陶刻、彩画工艺,立志将传统的紫砂雕刻工艺发扬光大。结合现代彩绘手法,颇有所得。作品梅、兰、竹、菊、松、葡萄园及与人合作的大型紫砂壁画《沁园春雪》等现饰于北京全国人大会议厅。《百鸟图》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所收藏。 14 少将高参陈瑜,1907年生,江苏江阴人,成都中央军校上校战术教官,后任国民政府总统府军务局少将高参。 十四、国家特级书法家。 15 国家特级书法家陈瑜,号云仙,1943年出生,福建南安人,1965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曾代表省政府和国家将书法作品赠送给来闽协助工作的外国贵宾和华侨作为外交礼物,1981年叶落归根回故里。1999年为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和台湾内政部长张博雅女士代书牌匾。2008年7月为马英九先生和吴伯雄先生的上任书赠书法。 书法作品多体,流传海内外,2006年被中国书库监审委员会批准授权香港国际拍卖资格,并报送给世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同年被全国书画家职称评定和润格委员会评上国家特级书法师的最高职称。 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刊登发表,两次在国内举办个人作品展览。目前正筹备出版书法集。 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华人同乡联合会总会文化部副部长、美中经济文化促进会和美国·中国统一促进会特约书法家、厦门齐荣轩书画廊特别顾问。 16 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 基本信息姓名:陈瑜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5-12 职称:副教授 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务:系副主任 所在院系: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工程系 ◎ 教学情况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必修课及选修课 二.教材及教学研究论文 (一) 教材 教材“土木工程材料”,中南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二) 教学研究论文 [1]陈瑜. 高校工科类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中的矛盾与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与探索, 2008年总第99期 [2]陈瑜. 高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主题讨论式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科研, 2008年总第69期 [3]陈瑜. 浅谈高校工科类专业课双语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应用[J]. 高教论坛,2010年第2期 (三)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荣获湖南省教学委员会与湖南省教育基金会联合授予2008年度湖南省首届普通高校百名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 荣获2006年度长沙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教研课题“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的实践”荣获2006年度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科研情况一.研究方向 1、硅酸盐工业固体废渣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新型环保、节能及多功能材料研发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新型混凝土材料研发,混凝土材料耐久性与抗裂性能研究 3.、道路工程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 二.承担的主要课题 1、主持2006年度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高速公路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应用技术研究(编号:高0602),已鉴定:国际先进水平 2、主持河南省姚孟电力集团项目:火力发电厂湿排粉煤灰-脱硫石膏料浆系列复合材料综合开发,已鉴定:国际先进水平 3、主持河南省姚孟电力集团第二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平顶山姚孟四期扩建工程脱硫石膏达标排放和提高综合利用率技术研发,已鉴定:国际先进水平 4、主持2005年度长沙理工大学基金项目:早龄期水泥混凝土特性研究及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开裂的影响,已结题 5、主持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基金资助项目:路面多孔水泥混凝土孔隙控制与制备技术研究(编号:kfj080205) 6、承担2009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功能梯度水泥基材料的界面特征及体积变形机理(编号:09JJ4023),排名第二 7、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2004年交通部项目:《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编制,已颁布 8、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活性粉末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研究,已结题 三.主要研究论文 [1] 陈瑜,张起森,高英力. 路面面层用多孔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Vol.23,No.2,2010,18~24 [2] 陈瑜,王迪. 路面用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2009(04):12~15 [3] 陈瑜,吴学毅. 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分形特征与构造参数[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13~17 [4] 陈瑜. 吴学毅. 路面多孔水泥混凝土制备技术研究综述[J]. 混凝土, 2009年(07):46~49 [5] Chen Yu,Zhang Qisen.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link neural network in evaluation of sublayer suspension based on FWD test data[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04(02):225~228 (SCI检索) [6] CHEN Yu, ZHANG Qise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Porous Cement Concrete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J]. Changsha: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lleng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Pavement Technologies and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Road Pavement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SCE, No.191:22~33(EI检索) [7] CHEN Yu, ZHANG Qisen. Test Study on Abrasion of Skid-resistant Textures on Concrete Pavements[J]. Changsha: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lleng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Pavement Technologies and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Asphalt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ccelerated Testing, and Highway Management, ASCE, No.190:107~115(EI检索) [8] 陈瑜,张起森. 水泥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研究现状[J]. 建筑材料学报,2004(04):411~417(EI检索) [9] Jian Yin,Shiqiong Zhou,Youjun Xie,Yu Chen,Qinlian Yan. Investigation on compou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C80~C100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32(2002):173~177 (SCI、EI检索) [10] 陈瑜,张起森. 基于FWD检测结果旧路地基脱空状况的模糊评定[J]. 公路交通科技,2005(06):46~49 [11] 陈瑜,张起森.掺粉煤灰道路混凝土耐磨性的模糊综合评估[J]. 建筑材料学报,2004(02):178~182(EI检索) [12] 陈瑜,张起森. 水泥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03):27~31 [13] 陈瑜,张起森. 水工混凝土材料耐磨性的试验研究[J]. 中外公路,2004(03):113~116 [14] 陈瑜,分形在岩石、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 工业建筑,2004(07):207~211 [15] 陈瑜,周士琼. 道路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耐磨性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01(02):7~9 [16] 陈瑜,张大千,周士琼.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应用现状及其分析[J]. 粉煤灰,2003(05):33~35 [17] 陈瑜. 修建21世纪长寿命工程结构物[J].世界桥梁,2003(02):76~78 [18] 陈瑜,周士琼. 影响道路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因素浅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02):68~70 [19] 陈瑜,周士琼,龙广成,袁庆莲.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9(04):63~67 17 宁波市政府侨办党组书记、主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