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志刚 |
释义 | 1 苏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人名,常用于男性。苏州科技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材料微生物腐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另有温州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和教学。 ◎ 简介男,1955年10月生,江苏高邮人,硕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苏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90年3月入党,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78年2月镇江农机学院热处理专业学习;1982年1月镇江农机学院材料工程系教师(1985年9月—1988年12月江苏工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93年6月副教授);1995年3月江苏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副主任(1995年10月—1996年10月德国康斯坦茨工业大学访问学者);1997年8月江苏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院长(1999年4月教授);2001年2月江苏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兼老干部处处长;2001年12月起任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副院长、党委委员;2003年11月起任江苏工业学院(现常州大学)院长、党委副书记;2009年9月起任苏州科技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9月起任现职。 ◎ 主要从事工作微纳米多孔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材料微生物腐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部省级项目40余项,15项成果已通过部省级鉴定。开发、转让产品、技术近20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国家机械工业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镇江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金属-陶瓷耐磨涂层异形制品”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百篇。 1992年获机械部优秀科技青年称号,1994年被评为机械部跨世纪优秀骨干教师,2000年被评为江苏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江苏省材料分会副理事长,江苏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编委。 ◎ 学校及社会兼职苏州科技学院院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 、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编委 。分别为江苏工业学院和江苏大学硕士生开设《金属的强度与断裂》和《晶体缺陷》等研究生课程,并为江苏大学博士生开设《材料物理与化学》、《纳米材料学》和《现代材料制备方法》等研究生课程。200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得2004年常州十大杰出科技人才称号。 ◎ 科研成果1、高强、耐磨、耐热铝基复合陶瓷材料应用研究 200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陶瓷颗粒原位增强铝合金材料及应用2003年国家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3、纳米陶瓷弥散强化涂层耐磨机理及应用2003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结题 4、高性能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异型制品2002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高性能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异型制品2002国家重点新产品 6、高性能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异型制品2002镇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发表学术论著近年发表学术论著:已发表文章1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40多篇,现将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列举如下: 1、氧化铝基陶瓷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摩擦学学报,1997,17(3) 2、Microbialogically Influened Corrosion on Weld Stainless Steel 304,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1998,11(2) 3、焊接缺陷对微生物的影响,中国安全学报,1998,18(3) 4、微生物影响下不锈钢焊缝的腐蚀机理,金属学报,2001,37(7) 5、不同表面处理对不锈钢SUS304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的影响,机械工程学报,2002,38(1) 6、超声场中湿法制备Al2O3纳米粉体工艺研究,硅酸盐学报,2003,31(2) 7、Effect of Y-TZP on Properties of Al2O3- TiB2 Cera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2003,17(8-9) 8、超声沉淀法制备纳米Al2O3粉体,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13(1) 9、纳米Al2O3弥散强化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磨性的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003,27(4) 10、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江苏大学学报,2003,24(5) 11、超光滑表面抛光技术,江苏大学学报,2003,24(5) 12、超细CeO2磨料对硅片的抛光性能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4,15(8) 13、纳米磨料对硅晶片的超精密抛光研究,摩擦学学报,2004,24(4) 14、纳米CeO2磨料对硅晶片的CMP性能与机理研究,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23(5) 15、二氧化铈前驱体煅烧过程中的遗传性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4,25(6) 16、Morphology Controlling of the Ultrafine Cerium Dioxide (CeO2) Precursor,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4,20(4) 17、Al2O3基高强度透气性陶瓷材料的研制,机械工程材料,2004,28(12) 18、季铵盐插层钠基蒙脱土的工艺研究,硅酸盐通报,2004,4 19、Morphology control of ultrafine CeO2 and its polishing efficacy,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5,18(1) 20、纳米磨料硬度对超光滑表面抛光粗糙度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5(7) 21、膨胀石墨的制备、结构和应用,江苏大学学报,2005,26(3) 22、CaZrO3掺杂对(Ba,Sr)TiO3铁电电容器陶瓷性能的影响,硅酸盐学报,2005,33(3) 23、纳米三氧化钨的制备与应用,江苏大学学报,2005,26(1) 24、纳米磨料对GaAs晶片的抛光研究,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已录用) 25、硅晶片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机理与模型,润滑与密封(已录用) 26、纳米CeO2磨料对硅晶片的化学机械抛光中化学作用机理及方式,润滑与密封(已录用) 27、纳米CeO2磨料对GaAs晶片的CMP性能研究,半导体技术(已录用) 28、硅晶片化学机械抛光中化学作用机理,半导体技术(已录用) 29、基于不同醇的醇水法制备纳米CeO2的研究,电子元件与材料(已录用) 30、醇水法制备纳米粉体原理及应用,硅酸盐通报(已录用) 31、醇水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CeO2粉体工艺及机理研究,机械工程材料(已录用) 32、Ni包裹纳米α-Al2O3复合粉体的制备与应用,材料科学与工艺(已录用) 33、膨胀石墨对油田废水的动态吸附,机械工程材料(已录用) ◎ 主持在研项目1、多孔碳质材料孔结构控制及液相吸附性能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静态自蔓延法制备细长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研究, 江苏省重点开放实验室研究课题 3、纳米二氧化铈抛光介质的制备研究, 江苏省高技术项目 4、纳米稀土抛光料制备及其超光滑加工摩擦学机理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碳质吸附材料研究, 中石化总公司项目 6、多孔碳质材料制备研究, 镇江市攻关项目 7、CeO2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应用研究(与美国Dalaware大学合作项目) 8、PBT/MMT纳米复合材料, 江苏省攻关项目 9、激光熔覆耐磨涂层应用研究, 常州市攻关项目 ◎ 发表论文已发表论文: [1]黄新友 陈志刚 郑夏莲 高春华.钨离子掺杂对Ca0.7La0.3Bi4(Ti1-xWx)4O15陶瓷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7,35(6):705~ [2]黄新友 陈志刚 黄国军 陈祥冲 高春华.多层陶瓷电容器用(Ba,Sr,Cd)TiO3纳米粉体的制备[J].硅酸盐学报,2007,35(4):425~ [3]陈杨 陈志刚 李霞章 陈爱莲.超声场对醇/水反应体系制备纳米CeO2粉体影响研究[J].化学工程,2007,35(4):57~ [4]刘军 唐利强 陈志刚.硬质合金沉积CNx薄膜及其摩擦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7,35(3):58~ [5]刘成宝 陈志刚 刘曦.应用膨胀石墨动态吸附处理油田污水[J].水处理技术,2007,33(5):58~ [6]依成武 吴春笃 陈志刚 白敏药 蔡灏兢.高风速复合式电收尘器模拟烟气净化实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33(2):120~ [7]陈志刚 周金木 吴春笃 储金宇.高压脉冲负电晕荷电喷雾试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33(2):128~ [8]杨建平 陈志刚 李霞章.纳米Ce0.8Gd0.2O1.9-δ粉体的雾化共沉淀合成及表征[J].稀有金属,2007,31(2):253~ [9]陈彩凤 陈志刚.超声辐射作用下湿法制备Al2O3纳米粉[J].稀有金属,2007,31(2):257~ [10]李霞章 陈杨 陈志刚 陈建清 倪超英.纳米CeO2颗粒的制备及其化学机械抛光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7,27(1):1~ [11]杨建平 陈志刚 李霞章 陈杨.雾化共沉淀法制备Ce0.8Gd0.2O1.9纳米粉体[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26(2):17~ [12]孔德军 张永康 鲁金忠 冯爱新 陈志刚.基于CO2激光热效应的喷塑涂层界面结合强度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2007,21(1):92~ [13]高春华 黄新友 陈志刚 陈祥冲 黄国军.Bi4Ti3O12掺杂中温烧结(Ba,Sr)TiO3基电容器陶瓷[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35(A02):213~ [14]黄新友 陈志刚 李军 高春华.Nb/Co比对钛酸钡锶电容器陶瓷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35(A02):309~ [15]黄新友 陈志刚 李军 高春华.Nb2O5/Co2O3加入量对(Ba,Sr)TiO3基电容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6,35(3):623~ [16]陈彩凤 陈志刚 邵美苓.超声辐射在湿法制备Al2O3纳米粉中的作用[J].硅酸盐学报,2006,34(11):1402~ [17]黄新友 黄国军 陈志刚 潘励 高春华 陈祥冲.多层陶瓷电容器用的SrTiO3纳米粉体制备[J].硅酸盐学报,2006,34(5):614~ [18]陈志刚 严军 储金宇 依成武.基于等离子体的干法脱硫试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6,32(10):69~ [19]陈杨 李霞章 陈志刚.纳米CeO2磨料对GaAs晶片的CMP性能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6,31(4):253~ [20]刘军 陈志刚 陈春 毕凯.衬底材料和溅射方法对CNx薄膜膜基结合力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6,30(12):7~ 2 广东省棋队领队◎ 1.广东省棋队领队广东人,1950年12月24日生。12岁学棋,15岁进体校,23岁进集训队。《中国围棋年鉴》编委。获1977年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73年郑州十省市邀请赛亚军。1982年定为六段。著有《死活知识》。现任广东省棋队领队、围棋队主教练。 3 温州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浙江温州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84年9月-2007年10月海军部队服役任正排职仓库主任、参谋、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正连职参谋、副营职参谋、政治协理员、副营职干事、政治处副主任、秘书科科长、岸勤部政治委员(正团)、政治部副主任(正团)等职;2007年11至今温州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工作,分管产业信息处、农机处、优农中心、信息中心、原种场、特产场、兽药厂。 4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主管◎ 简介男,1964年生,1989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反应堆装置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核电部高级主管,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 工作简历1.在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中心系统与安全分析室(1989-2000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室副主任)从事核电站核安全审评和监督,参与核安全科研,参与核安全法规与标准制定和审查。 2.国家环保总局北方监督站(2000-2001高级工程师、副站长)从事田湾核电站核安全现场监督。 3.江苏核电有限公司(2001-2006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副总工程师)负责许可证申请、核应急、环境监测、辐射防护和工业安全与消防。 ◎ 研究方向核电站核安全分析技术,包括:确定论分析法和概率安全分析法;核电站辐射防护技术,包括:ALARA,防护标准、防护手段和管理等;核电站核事故应急,包括:核事故分级,核应急响应等;核电站环境监测,包括:核电站环境监测要求和事故环境监测要求等。获部级二等奖二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5 南京大学教师◎ 简介男,博士,2005年起在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任教。 近年来主要从事不动产经济与政策、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研方向:不动产经济与政策、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讲授课程: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 获奖情况:2003,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科研项目2006-2008,参加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中国土地市场建设研究” 2005-2007,主持“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培养基金”项目 2005-2007,主持国土资源部科技合作项目 2003-2006,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 2004-200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三角地区微观经济主体农地流转行为与土地利用变化及管理研究” 2003-2005,主持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工程项目“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 2002-2005,参加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2001-2003,参加欧盟项目“贸易自由化、激励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主要论著1. 陈志刚,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2. 曲福田、欧名豪、陈志刚,江苏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zhigang Chen, Nico Heerink and Peixin Zhu:"The effect of the economic policy reforms o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farm households in China", in Spoor, M. Heerink, N., Qu, F. (Eds.):"Dragons with Clay Feet? Transition,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R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and Vietnam", Lexington Books, Lexington, MA, 2007 4. 王青、陈志刚、黄贤金等,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分析,资源科学,2007(1) 5. Huang Xianjin, Lulu Li, Zhigang Chen:"The land lease syste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s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nd reform", Public Procurement-Global Revolution Ⅲ, Sep., 2006 6. 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一个理论框架,学术月刊,2006(9) 7. 陈志刚、王青,转型期中国耕地非农化与土地退化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 8. 陈志刚、王青,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 9. 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中国农村观察,2003(2) 10. 陈志刚、黄贤金,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资源科学,2001(3) 6 温州大学副教授◎ 简介陈志刚:1967年生,汉族,安徽省固镇人, 教育学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和教学。曾获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优秀教师及该院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十佳提名奖。 ◎ 主要开设课程“中学历史教学法” “历史教学论”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与分析” “历史微格教学”等。 ◎ 承担课题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一项(《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主持参与煤师院校级项目7项,参与古委会研究项目“唐会要”点校一项。 ◎ 相关研究成果工作以来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近两年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代表作有: 1、《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材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8年第5期。 2、《试论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材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8年第6期。 3、《从建构主义视角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 4、《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思路》,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13期。 5、《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文本的对话和理解》,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15期。 6、《评价一堂历史好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2期。 7、《对历史教科书“学材”编写问题的思考》,载《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4期。 8、《试析历史课堂探究教学的方法步骤》,载《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4-5合期。 9、《历史探究教学的特点刍议》,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2期。 10、《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给历史教育的启示》,载《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7期。 11、《历史教学设计的实施模式》,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 12、《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载《北京教育》2007年第11期。 13、《从历史学科特点析历史教学的本质》,载《淮北煤师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4、《历史意识及其在历史教育中的价值》,载《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 15、《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与对话教学》,载《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16、《评价一堂历史好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11期。 17、《对历史教科书某些编写问题的思考》,载《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18、《初中学生不适合进行历史探究吗》,载《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 19、《新课程历史教科书课文思考题与文本对话》,载《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 20、《论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方向》,载《淮北煤师院学报》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材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6年12期。 ◎ 教学获奖1、温州大学第18届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年会三等奖; 2、“高校历史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效果评价研究”, 2004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级三等奖; 3、1999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十佳提名奖; 4、1995—1996学年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7 江苏省天一中学副校长◎ 个人简介陈志刚,男,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江苏省天一中学副校长,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招飞先进个人、无锡市地理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会员。198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98年从南师大科院地理教育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4年,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育论硕士研究生结业。 在学科教学中,他以现代课堂教学改革为指导,积极实践探索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曾获无锡市地理评优课一等奖。有《新课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阻碍教师课堂教学个性发挥的因素》等二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他坚信,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开创出更新的局面,做到在不断超越中不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 荣誉称号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 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江苏省招飞先进个人 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无锡市地理学科带头人 锡山区新长征突击手 8 暨南大学高级工程师◎ 教育简历1984年9月--1988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本科; 1993年8月--1996年4月,东北林业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硕士; 2000年8月--2003年7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 ◎ 工作简历1988年7月--2000年7月,哈尔滨公路勘察设计院,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03年7月--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 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设计理论,弹性波动理论 主要科研和论文著作等: 1.负责和主持过十几项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 2.“双相介质界面附近夹杂及裂纹动力学特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成员; 3.椭圆孔对SH波散射的远场解,《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3期; 4.带凹陷的弹性半空间表面作用反平面简谐线源载荷时的Green函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4期; 5.含圆形孔洞的半圆形凸起对SH波的散射,第四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交流会,2002年10月; 6.旧路改建中平曲线测设方法的讨论,《森林工程》1997年3期; 7.板式橡胶伸缩装置在黑龙江省桥梁上的应用简介,《东北公路》1992年2期。 9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笔名 天然,男 汉族,1953年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自幼热爱书法艺术,遍临历代名家法帖,已逐步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工作之余常在砚池耕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徽县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东方神州书画院一级书画师、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书画院院士、东方中日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老子美术馆名誉馆长、国际羲之书画院名誉院长。 其作品在国内外重大展赛活动中频频入选或获等级奖,并被邀请赴泰国曼谷、首都北京、河南洛阳参加书画学术交流。艺术风格在香港、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地都很有影响,在全国性书法展赛活动中被授予“百名优秀书画家”、“东方书画家”、“中国书画艺坛名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二十世纪中国百名杰出书法家”等荣誉称号。已通过中国书画家联谊会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荣获“中国优秀书法家”称号。简介及作品先后被《陇南报》、《时代学刊》、《西部经济》、《艺术中国报》、《炎黄之子》、《新西部》等报刊杂志宣传报道。曾出任《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名典》编委,《青泥岭》杂志编委、《徽县当代书法选》副主编。其传略入编《甘肃省中高级人才大辞典》、《中国书法家选集》、《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名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华成功人才大辞典》、《中国世纪专家》、《亚洲艺坛名流》、《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人物辞海》、《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等辞书。 10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陈志刚教授,中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CCF高级会员;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大学本科于1984年 7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计算机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 6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6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1997年3月至1999年8月在日本留学、就职。 从事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编译原理》、《软件开发技术》、《分布式系统》、《计算机专题》和《人工智能原理》等课程。 主持和参加了4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的基金资助课题主要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3127) ――基于P2P思想的网格计算资源动态管理与任务调度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面向APN和异构系统的DAG调度理论关键技术研究(20040533036)、“教育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三层客户/服务计算模型及其优化研究(教技局[1999]150号)、 “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Supported by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y Key Teacher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三层C/S模型与数据库应用研究(教技司[2000]143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三层客户/服务计算模型任务分布研究(教外司留[2000]479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JJ40131) ――网格环境中Web服务资源组织关键性技术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2JJY2097)――基于DS的普适性DLB负载行为预测及评估、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3JJY4054)――Web集群服务质量(QoS)控制与优化研究、湖南省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湘教通[2002]187号)等课题,获“湖南省高等学校21世纪课程教材”资助(湘教通[2002]2号)。参加信息产业部“2001年信息产业科研试制项目”----保险中介业务处理系统(信部科[2001]436号)研制。参加国家863计划: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藏(2002BA711A08)。 已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60篇。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10本。 11 包头市东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简介男,汉族,1966年6月生,河北省张家口市,研究生毕业,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东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东河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 ◎ 工作经历1985.09—1987.08 包头师专体育系学习; 1987.08—1990.11 包头市第二中学教师、党支部干事; 1990.11—1997.10 东河区教育局教育科科员; (1993.09-1995.12 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7.10—2001.03 东河区委组织部干部室负责人; 2001.03—2003.01 东河区委组织员(副科级)、组织部干部室主任; 2003.01—2004.03 东河区委组织员(正科级)、组织部干部室主任; 2004.03—2005.11 东河区东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2005.09—2008.01 内蒙古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 2005.11—2008.03 东河区和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2008.03—现 在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东河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 12 山东陶协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志刚,男,1957年出生,山东威海人,山东工艺美术大师、山东陶瓷艺术大师。1975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2003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结业。现任山东陶协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民间陶瓷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淄博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创办老榆木创意工坊,人主持。 13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简 介职 称: 教授教 研 室: 保险教研室 主讲课程: 西方经济学 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陈志刚,男,1971年9月出生,湖北武穴人,教授,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保险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校重点骨干教师,兼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改革研究。 ◎ 代表作品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代表作品有: 1、《外国直接投资余经济发展:理论、实证和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2、《西方学者关于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反思》,《经济学动态》1999(9) 3、《资本项目自由化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5(8)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次序与速度问题研究》(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陈志刚.“金融自由化对贫困影响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2008(8)。 陈志刚.“金融危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7(2)。 陈志刚.“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运作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天津社会科学》,1999(5)。 陈志刚.“西方学者关于金融自由化理论的若干反思”,《经济学动态》,1999(9)。 陈志刚.“资本项目自由化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5(8)。 陈志刚.“金融危机与收入分配:影响渠道分析及中国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4)。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7.12)全文转载。 陈志刚.“金融自由化与收入分配: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上海经济研究》,2006(1)。人大复印资料《新思路》(2006.2)全文转载。 陈志刚.“金融开放视角下的财政约束与改革”,《上海经济研究》,2005(8)。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6.2)全文转载。 陈志刚.“对口支援与散杂居民族地区小康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5.8)全文转载。 陈志刚.“从中小银行发展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改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6.11)全文转载。 陈志刚.“如何度量金融发展——兼论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歧”,《上海经济研究》,2006(7)。 陈志刚.“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合理次序和渐进安排: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1)。 陈志刚.“外国直接投资作用的发展经济学观点”,《当代财经》,2003(4)。 陈志刚.“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论坛》,2003(1)。 14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在颅脑创伤、颅脑肿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和脑转移瘤等)、脊髓肿瘤和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显微手术、锁孔微创和内窥镜手术方面造诣颇深。在脑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15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师陈志刚,男,1970年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心血管病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学术组委员。 1993年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心血管内科专业,心脏起搏电生理方向,获硕士学位。担负病房及门诊病人的治疗工作,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心脏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承担新乡医学院本科班、成教、外国留学生的理论及临床教学工作,曾在北京进修心脏介入半年,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20余篇。 16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党委书记陈志刚,1963年8月生,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党委书记,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环境工程、环境污染控制、绿色氧化(等离子体)技术、机电测试与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论著、教材4部,其中,担任主编、副主编各一部,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及普通高教规划类教材各一部。参加和主持国家、部、省、市级纵向科研课题16项,获机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40余篇,被 EI、SCI、ISTP等收录10篇。 17 歌仔戏演员陈志刚,男,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国家三级演员,毕业于福建省厦门艺术学校,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擅长花脸、老生,扮相魁梧,嗓音洪亮,表演粗犷豪放,曾主演《秦香莲》、《狸猫换太子》、《五女拜寿》等。福建省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歌仔戏电视大奖赛二等奖。 18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部长陈志刚,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分管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行政执法、司法调解、综治信访、应急处置、安全生产工作。分管群众和信访工作办公室、司法所;联系洪江村。 1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科主任陈志刚,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中医脑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负责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脑病诊疗中心建设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在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99年调任东方医院任神经科副主任、主任,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脑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八十年代中期跟师王永炎院士、孙塑伦教授等,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研究工作。99年以来牵头部局级课题1项,首发基金联合攻关课题1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家973计划课题、教育部“211建设”中医神经信息学工程建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等研究及中药新药2、3期临床研究多项。 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仍然紧密围绕中风病临床为中心,着重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探讨其辨证规律,作为主要研究者、分题负责人参加了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风病个体诊疗规律及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完成了400余例中风病证候学调查,对中风病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有较强 实用作用。 开展了脑出血急性期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治疗研究,并初步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方面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常见且十分重要的临床证候,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中风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的重要学术思想,近来进一步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了中风痰热腑实证与脑肠肽及甲状腺代谢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认识痰热腑实证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打下了基础。 开展了中医卒中单元的建设,将中医治疗中风的成熟手段、方法,包括中医药、针灸等整合起来,结合现代先进的卒中单元模式,建立有中医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医卒中单元模式、规范。规范了中医高级卒中中心卒中单元专业人员队伍的构成模式,制定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TIA等)的治疗方案。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完成专业论著4本。 2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志刚,男,731医院整形外科 副主任医师,教授。 197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1984年获外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整形外科医学博士学位。1984年开始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现任外四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的手术整形外科:头颈部整形,多采用局部皮瓣技术,最大限度恢复形态;美容全国外科:重睑、眼袋、隆鼻、除皱、隆胸、吸脂、生殖器官整形再造等。 21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志刚,男,1960年9月生,汉族,中央党校在职大学学历,现任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贵州省委国防工业工作委员会委员,拟提名任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拟任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 22 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志刚,男,土家族,1979年6月生,贵州沿河人,大学学历,贵州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非中共党员,2002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原县级铜仁市人民政府科技副市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现任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