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身小说家 |
释义 | 基本信息《全身小说家》 年份:1994 国家:日本 导演: 原一男 内容:关于井上光晴的生平的人物纪录片 片长:157分钟 奖项:1994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日本电影蓝绶带奖最佳影片奖,《电影旬报》年度十大排名第一位 内容简介原一男在拍摄《全身小说家》的时候,总共拍摄了73小时的胶片,主要纪录的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光晴生命最后阶段与癌症抗争的心境。电影从童年时代开始追溯了井上光晴的一生,为了增加整体的协调性,原一男采用了故事片和纪录片相结合的手法,童年和青年时代的井上由演员扮演;老年的井上,则是由他自己现实生活的纪录剪接而成,这样使得井上的形象更加丰满完整,摆脱了传统纪录片一板一眼的刻板,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同时并未因此减弱电影的真实感。 影片评价电影看的多了,才发现纪录片的魅力与拍摄的难度,尤其是关于人物传记的纪录片,用160分钟去纪录、追忆一个人的一生或是生命中最重要、最特别的某段时光,无异于用两三个词去概括一部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小说,尤其是当要纪录人物平凡生活的岁月沉淀、几乎完全没有跌宕起伏情节的时候,这种难度也就被加大。把无限的感知浓缩提炼成电影语言,再通过镜头重新释放出来,所带来的震动与真实感,远比故事片强烈的多,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最原始最不用置疑的东西。 影片一开始便是井上光晴在某次聚会上装扮成艺妓惹大家发笑,他就像一个老顽童,随时都流露出天真率直的个性,有时让人哭笑不得,但又对他毫无办法。著名作家江崎诚致在《吴清源》中提到:“井上光晴既能说又能干,耍小魔术、玩扑克算命、模仿江湖卖艺都相当出色。旅途中,他的周围总会卷起笑的旋涡,几乎每次欢闹都以他为核心。有时他也放肆地嘲讽谩骂,但那种尖刻却不失对全局的照顾,反倒营造出一种爽朗的气氛。真是一个用语言难以细细描绘的人。” 江崎诚致的描述可以说基本概括了井上个性中光明的一面。井上光晴在旅顺出生,自有生长在贫困之家,由母亲和外婆抚养大,十几岁到煤矿做了挖煤工,按照他自己的叙述,他的初恋给了矿上一名年轻美丽的朝鲜妓女。他曾笃信过天皇,也是日本第一批共产党员,不过现实的残酷总让他无法在信仰里找到平静的港湾,他的处女作《不得不写的一章》非但没有为日本共产党高唱颂歌,反而无情揭露了作为革命家的烦恼与挣扎,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井上光晴被开除出党,他只有把难以抒发的胸臆与不满通过文字宣泄出来,可以说井上广为人知的开朗与“大癫大吠”的性格其实是内心扭曲阴暗面的反作用,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至于在忧郁和躁动不安中崩溃。 电影中拍摄最多的是井上光晴的个人活动及访谈,他在自己创办的文学所里关于《虚构与现实》的演讲,道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认知。他的讲话从来都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口若悬河的表达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都令人折服;他的另一个特质在于在他身上你根本找不到文人的自命清高与孤芳自赏,相反井上光晴是要融合到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群中,无论文坛新秀还是贩夫走卒,井上光晴都一视同仁,毫无保留的去指导他们,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一位70岁高龄的老婆婆致词感谢井上对她的栽培,虽然她之前毫无文学根基,但井上还是让她在风烛残年重新焕发了活力,这个片段让我们见到了井上性格中金子般的一面,这种光辉让许多即使取得无上荣誉的作家都会黯然失色,回想起国内的余秋雨之流,简直充满铜臭味俗不可耐,只能算是虚伪的附庸风雅之徒。井上光晴一生都充满着假话(注意不是谎话),从他对追随者的花言巧语就可见一斑,当然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善意谎言,甚至蕴含许多发人深省的哲理,这些都无妨身边朋友、学生对他的敬佩和爱慕。 假话正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因为他是通过假话创造自己的世界、通过虚构的情节来体现真实的存在,所以作家笠原淳评价他说“井上先生本身就是小说,是全身小说家。”原一男没有把过多笔墨放在井上如何与癌症抗争上,只是通过对他病情不同阶段最直接的描述,与井上光晴依然热爱写作和教导学生的画面来烘托出他不屈的斗志。他对文学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文字,他的狂放不羁感觉上很有李白的风范,文学在他身上展示出更广阔的视野与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