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泉港区寨后村
释义

【地名含义】

古代此地的北山岭上筑一寨,后来吴、郑、王、陈、等氏村民相继来此,沿此寨之后坑谷缓坡地,溪坂地建村,故得名寨后。

【历史沿革】

明、清属三都东平埔,民国属涂岭乡东寨保。1949年冬至1951年属七区,八区东寨乡。1952年属十区设寨后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涂岭公社置寨后大队。1985年改设为涂寨寨后村委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寨后村位于泉港区涂岭镇西北部。毗邻仙游县园庄镇,与洛江马甲镇接壤的山区村。东至岑头尾、西至东坪村前张、南朝阳、北至园庄镇枫林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四季如春,冬暖夏凉。东有防御台风的大林山天然屏障,有3条溪流。寨后村的先人以犀利的眼光选此福地,逃避封建压迫,在山清水秀的山区繁衍生息,开辟山庄。东起大林山、观音山,西至仙游县园庄镇东坪山,南起旗尾山,北至园庄大云的土地公山神庙。东西10里,南北8里,方圆约80华里,历归涂岭镇管辖。

【人口、土地面积】

寨后村村落面积为9.50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084人,近500户,分布10个自然村(分别为芹坑、下寨、新厝、内厝、田乾、店仔、大厝、草垄、后屈、石硖里),分芹坑组、下寨组、社一组(包括内厝自然村)、社二组、店仔组、大厝组、草垄组、后屈组、石峡里组。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50亩,山地面积8500亩。

【气候与物产经济】

寨后村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其中海拔高度的大林山有700米高。3路公交车直达我村中心村。我村又开通寨后、石内通往园庄村的乡村公路,交通方便发达,是今后泉港区建设后花园人居理想的环境。

寨后村主要种植地瓜、水稻、花生、玉米、槟榔芋、大豆、生姜、蔬菜等。水果主要有龙眼、荔枝、枇杷、杨梅、桃李、柿、柚及经济作物茶叶等。村民亦农亦工及外出务工经商近800人。

【村容村貌】

寨后村村民风纯朴,山川秀美,文脉悠远,人杰地灵,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寨后村人有着勤劳俭朴、发奋、拼搏、热情待客的美德。寨后村的山山水水养育着可贵的秉性和风范。村民的住宅以及建筑风格都独具闽南风格的特色。寨后村丰富的山地资源有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下级组织(下级自然村)】

芹坑组、下寨组、社一组(包括内厝自然村)、社二组、店仔组、大厝组、草垄组、后屈组、石峡里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