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胡慥扇面画山水图 |
释义 | 【名称】清胡慥扇面画山水图 【类别】中国古画 、扇面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南京博物院藏 【简介】 金笺,水墨设色,纵16厘米,横18.9厘米。 “金陵八家”之一胡慥的作品流传较少。他的绘画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其山水之作,多苍茫浑厚,古雅而清爽;亦写人物,笔致简括而传神;又擅写菊,能出上百种之多,用笔用墨非常神妙。 胡慥的这幅《山水图》是一个扇面。此画虽不大,但取式平中有起伏,构图完整,气韵生动,巧妙地利用金笺的质地描绘了乡村一隅、晚秋黄昏之际的景象:左边的山石旁,草木萧萧;坡上的老树参差错落,有的树叶已凋零;天上晚归的乌鸦一群群地飞来,有的已经落在枯枝头。画面的右边,稀疏的绿丛中走来一大一小二人,前面的是位老者,后面跟着的是童仆。读着画上:“慈乌阵黑疑云过,老木声酣认雨来”的题句,使人有如走进画境,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秋韵。想那晚秋的黄昏,斜阳晚照,匆匆赶路回家的画中人已经看到熟悉的家门。望着空中成群的乌鸦黑黑一片的纷纷而落,听着秋风吹得古树叶子发出的呼呼声,仿佛感觉大雨就要来临。如此暮色凄迷、丰富变换的景象,怎能不引入发出万般感慨。作者用得当、生动的笔墨,将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的细微观察和瞬间的体悟表现出来,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审美感受。这一诗画结合的佳构,更让我们看到作者的非凡功力。从画面描写的情景来看,似乎把画名取作“晚归图”更贴切些。 此画的用笔灵动丰富,前面山石以重墨勾皴结合写出,远山及近坡用淡墨铺就,房屋仅露一半;而树干则用笔劲爽,树枝勾勒有力,树叶有各种形态,有的勾成三角形,填以赭色;有的勾成扁叶状,填以淡绿色;有的干脆以深浅不一的墨色表现。这些虚虚实实地处理,构成了画面的丰富性。画家吴湖帆对此扇面评曰:“胡石公造,‘金陵八家’之一,其山水绝无仅见,觏画中九友之张尔唯尤为罕有。此笔与樊会公颇相近。余亦未之见耳。”进而指出两家的水墨互为影响,并给予较高评价。 胡慥,一作造,字石公,江苏秣陵(今南京)人,约卒于康熙中期。传世作品有顺治十年(1653)作的《葛仙移居图》扇面,现藏故宫博物院;康熙二十年(1681)作的《迥岩走瀑图》轴,图录于《晋唐宋元明清名画宝鉴》;《山居观梅图》册页,现藏江苏省南京博物院。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