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兴福
释义

百科名片

陈兴福,男,重庆人,1964年出生,重庆市巴南区人,中共党员,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与教学工作。

1987-1992年,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实习研究员;

1992-1997年,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7-2003年,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3年至今, 四川农业大学从事药用植物栽培教学与科研工作,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概况

陈兴福教授致力于药用植物的研究,现就职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该中心有多个研究方向,陈兴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现有10多人,该团队主要集中在药用植物生理生态与道地栽培的研究,他长期坚持与药用植物的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运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开展了药用植物的基础理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地道药材野变家种,提高中药材质量与产量,中药材生药的质量和标准化,中药材的生产与开发,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等研究,以及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等。陈兴福教授是西南地区药用植物栽培的权威专家,他与恩威制药、新荷花中药饮片等公司均有密切的合作,为西南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川农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具有天然药物研究所需的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生物样品采集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注射液微粒检测仪、崩解仪等实验仪器设备。该中心所在的农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3个,校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各类教学仪器2000多台(件),实验室面积5000多平方米。已建立校内中药材栽培 与加工基地1个,共10亩;校内特用动物养殖基地2个;校外实习基地6个。实验室先后完成了各级计划项目8项。实验室教师在科研工作不断总结科研取得的成果,出版专著3部,教材4部,在《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Hereditas》、《植物分类学报》、《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药材》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90余 篇,其中SCI收录4篇。先后完成中药材生产基地规划10多个,10个地区的中药科技产业规划,为很多中医药企业提供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的技术咨询与服务。

成果简介

陈兴福教授长期从事川产道地及特色药材生理生态与栽培的研究,在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生态学,营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先后主持、主研省(部)级科研项10项,厅(局)级项目7项。取得科技成果10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8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一、近五年获奖成果 1.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研究及基地建设,重庆重点攻关项目,2006年获重庆市卫生局成果二等奖,第一主研

2.骨碎补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抚育研究, 国家中药局重点项目, 2008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主研

3.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第四主研

4.发挥作物学科优势,创建以农学为龙头的专业群发展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第九主研

、近5年发表论文

1.陈兴福,杨文钰,刘红昌.麦冬生长特性及其产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4):1441-1443

2.陈兴福,杨文钰,刘红昌.麦冬氮、磷、钾吸收与积累特性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33-1236

3.刘红昌,陈兴福,杨文钰.不同育苗期、移栽期和采收期川泽泻质量变化的研究.中草药,2007,38(5):754-758

4.刘红昌,陈兴福,杨文钰.不同采收期泽泻化学成分动态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7):1807-1809

5.陈兴福,杨文钰,文涛,等.扦插方式对葛根幼苗质量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193-196

6.陈兴福,杨文钰,文涛,等.扦插时期对金银花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1):1240-1242

7.刘爱霞,陈兴福,杨文钰,等.氮肥运筹对川泽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2008,19(3):632-634

8.赵东平,杨文钰,陈兴福,等.阿魏酸的研究进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2008,19(8):1839-1841

9.刘江,陈兴福,杨文钰,等.不同株型川产麦冬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2008,19(12):2997-2998

10.廖强,杨文钰,陈兴福,等.泽泻块茎中烯效唑残留的测定.农药,2008,47(4):284-285

11.赵东平,杨文钰,陈兴福,等.烯效唑喷施对川芎光合特性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3):2747-2750

12.廖强,杨文钰,陈兴福,等.烯效唑对川泽泻产量及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01-2904

13.刘江,陈兴福,杨文钰,等.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草业学报,2009 ,18 (6) :259-263

14.刘江,刘莎,陈兴福,等.直立型与匍匐型川麦冬的综合比较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9):2449-2453

15.刘江,陈兴福,杨文钰,等.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变异分析.草业学报,2010,19(1):143-150

16.刘江,陈兴福,叶茂颖,等.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RP-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药物分析杂志,2010,30(2):247-252

17.刘江,陈兴福,刘莎,等.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川产麦冬种质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0,35(5):569-573

18.邹元锋,曹朝生,刘江,等.党参质量评价研究进展.中草药,2010,41(3):附3-6.

19.刘江,陈兴福,刘卫国,等.四川盆地不同麦冬种质资源氨基酸组分分析及其食用价值初探.食品科学,2010.31(5):

20.刘江,陈兴福,杨文钰,等.四川盆地麦冬及其近缘植物的同工酶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1):35-40

21.邹元锋,陈兴福,杨文钰,等.不同生长年限党参氨基酸组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6):146-150.

22.张树平,陈兴福,杨文钰,等.不同产地川泽泻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药物分析杂志,2010,30(7):1213-1217

23.Jiang Liu, Xingfu Chen, Wenyu Yang, et al.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of Wild Germplasm Resource ofOphiopogon Japonicus from Sichuan Basin, China by RP-HPLC Coupled with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Analytical Letters,2010, 43(15):2411-2423

24.刘江,陈兴福,杨文钰,等.川麦冬野生种质资源色谱特征图谱的建立及其系统聚类分析.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0):2726-2730

25.刘江,陈兴福,杨文钰,等.川麦冬野生种质资源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中草药,2010,41(11):1875-1881

26.罗意,陈兴福,杨文钰,等.温度及种根大小对附子萌发及苗期性状的影响分析.中草药,2010,41(11):1892-1895

27.罗意,陈兴福,刘莎,等.微肥配施对附子产量和质量的调控效应.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102-106

28.Yuanfeng Zou, Xingfu Chen, Wenyu Yang, et 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optimization of 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L.T.Shen.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1,84:503-508

29.邹元锋,刘莎,陈兴福,杨文钰,刘江,杜刚等. RP-HPLC同时测定党参中党参炔苷与苍术内酯Ⅲ[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5):125-128.

30.邹元锋,陈兴福,杨文钰,刘莎,姚入宇,等.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综合质量比较研究[J].中草药,2011,42(8):1600-160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