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巧笑嫣然 |
释义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诗经》上的一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是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之意。 诗经时代社会审美观念在女性身上的体现非常有趣地限制在上半身,或者说,仅仅描写女性上半身的自然美就足够展示她的美貌与品性了。《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卫庄公的夫人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诗经时代这种随处可见的自然、健康的美,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审美的初步诉求,而这种诉求残存着人类蛮荒时期对生育女性的美好崇拜。在社会体系完善之前,中国人的伦理观和审美观是朦胧而支离破碎的,更多的束缚不是来自于人本身,而是来自于自然,使女性比男性拥有更为广泛的活力与柔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肤白润像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儿,牙齿排列像葫芦子。螓儿(似蝉而小)一样的方额、蚕蛾触须一样的细眉,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