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倪宏伟 著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版 次:1

页 数:350

字 数:370000

印刷时间:2010-8-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

I S B N:9787505897113

内容简介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基于企业领导人文化管理力视角》主要内容简介:阳春三月,一纸飞鸿送来了倪宏伟博士的新作《企业文化管理逻辑——基于企业领导人文化管理力视角》。该书从我国现实出发,提出国有企业如何认识企业文化,以及如何通过在“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选择性操作,推行“企业骨干文化”、“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渐进式的改善企业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解决的思路

第二章 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文献回顾

第一节 文化基本观点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

第三节 企业文化实践

第三章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及其力的形式

第一节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的实践依据

第三节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 企业文化管理力的理论概括

第四章 企业文化选择力及其领导效应

第一节 企业文化选择力的认知逻辑

第二节 企业文化选择力的实践要义

第三节 企业文化选择的理性认识能力

第四节 企业文化选择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五节 企业文化选择的行动抉择能力

第五章 企业文化共识力及其管理效应

第一节 企业文化共识力的认知逻辑

第二节 企业文化共识力的实践要义

第六章 企业文化实践力及其经济效应

第一节 企业文化实践力的认知逻辑

第二节 企业文化实践力的培育要义

第七章 结语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案例研究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专家评语

后记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的意义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意义

1.企业文化逻辑管理意义

搞好企业文化逻辑管理是实践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基础;明晰企业文化逻辑管理的内涵则是搞好企业文化管理的前提。通过对目前我国一些有效观点的梳理与推演,企业文化管理的逻辑要义也在于管理文化的选择、共识与实践。

首先,企业文化管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观点。管理思想是指企业通过管理实践,精心培植、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而且,文化变革与更新企业管理思想,来源于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积极回应,以及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可见,其本质是文化选择与文化共识的过程。而管理实践是从实践上以企业文化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这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实践的管理问题。

其次,企业文化管理的“管理企业文化”和“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观点。管理企业文化是指对企业精神、理念进行文字化表现和系统化整合等所进行的形式上管理,以及管理一个组织的规则,这实际上是管理企业文化的选择问题。而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指用企业文化去管理明确动机,产生认同,清晰规则等三大工作,其本质就是文化共识的管理。

第三,海伦的企业文化16种类型及双层观察说。德国学者海伦用“牢固程度、一致程度与系统和谐性”三个标准区分出16种企业文化类型的目的,是说明好的企业文化类型怎样产生;而对企业文化的“双层面考察”,就是考察企业文化思想体系及其媒介传播的问题。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管理要义问题:一是实施企业文化管理要考虑到企业文化与现行领导系统之间的和谐度,这是搞好企业文化管理的前提,而满足这一前提的关键在于所选择的企业文化能够对现有领导系统改进与提高;二是企业文化本身的管理重点是对企业价值观念“在企业职工头脑中扎根程度”的管理,这也就是对文化共识的管理;对员工所奉行的价值观念与其行为准则的一致程度的管理,则是对文化实践管理;而管理文化象征和文化象征性活动,则有利于促进文化共识与文化实践。

2.企业文化管理逻辑建设要义

首先,“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区别。应当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意义在于强调文化变革的过程,并且有一个“起飞”与“落地”的对应要求。因此,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的运用领域和各自要求也是不同的: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一定要受到企业文化“理想模式”制约,既可规范运作,也可点滴运用,并对企业管理呈点滴的渐进改善。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更强调企业文化变革具体过程的操作和“起飞”与“落地”的对应要求,负有对建立、起一种具体的个性文化并推动企业进步的职责,因而需要规范而成体系地操作,否则未落地的文化就不成其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现有体制与机制约束下,要跨越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文化共识与习性转变”的高难度台阶的确较难,然而分层面、有重点地运用“企业文化管理”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先期在中高层实施二八法则下的文化管理,从而渐进地影响广大员工的思维与行为,再加上权力与制度的运作,也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管理品味与竞争层次的目的。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逻辑。根据“企业文化的建构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建构”的观点,既然企业文化管理逻辑是管理企业文化的选择、共识与实践,那么这也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相应有着一个对企业文化的选择、共识与实践的具体化落地过程。当其完成了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的“起落”之后,企业又可沿着螺旋式上升的轨迹,进入下一轮新的更高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循环往复过程之中去。又如罗长海认为企业文化“消费”与实现形式包括文化的内化、外化、习俗化、社会化。这里文化的内化,实际就是文化共识的根本机制;文化的外化、习俗化和社会化其实就是文化实践的根本机制,文化的外化是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行为化实践,文化的习俗化就是员工整体文化习性的养成,而文化的社会化则是文化实践的最高层次,是企业整体风貌、形象、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而彭剑锋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本质,对领导层是一个“权力智慧化、理念政策化和行为规范化”的复合过程;对文化参与者是一个“员工对价值观认知的过程、价值观转化为制度和领导行为的过程,价值观内化为员工信念和契约的过程,员工把价值观转化为日常行为的过程,价值观变成共同习惯并创造财富的过程”,其中也体现着企业文化的内在管理逻辑。

3.企业文化逻辑管理机制

企业文化机制也就是探讨企业文化发挥管理效用的原理。企业文化机制分为两种:企业文化的自身作用机制和让企业文化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正如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力的系统,企业文化的自身作用机制就相当于人的血液系统;心脏博动是向全身供血的前提,通过冠状动脉维持心脏博动的血液及其功能,就好比是让企业文化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因此,让企业文化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也就是企业文化自身机制的母体机制。根据府亚军观点推演,企业文化机制就是由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模式所决定的作用机理,亦即企业文化内涵中具有一定特征的结构要素,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系统的自身作用机制。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价值观的蕴育形成、综合表达与能量释放的过程与作用机制,从而使企业文化具有一系列功能与作用,但该机制本身蕴涵的力量有时就像人的潜能一样,时常也处于隐而不发或含苞欲放的状态。然而,让企业文化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机制,其构成取决于企业文化管理的结构要素和结构方式的组合,而企业文化管理的结构方式就是企业文化的内在管理逻辑,该管理逻辑又源于企业文化内涵要素、功能与特性等内在管理效用有效发挥的需要。

企业文化“元概念”的探讨

1.企业文化“元概念”尝试表达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所表达的、能够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习惯性行为方式以及整体风貌与形象。这里:思维模式是指企业独特的、整体共识并共同践行的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是一种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一种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智慧特征,它源于企业领导人的文化选择;行为模式是指在思维模式统摄下,经过文化变革后的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引导,以人们心理契约为纽带所连接起来的,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与办事风格;整体风貌与形象是指实践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行为及其衍生出来的行为风貌、企业声誉和品牌影响力。

2.企业文化的管理逻辑

由于企业文化管理的结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围绕着企业文化概念的结构要素及其特定组合方式来搭建的,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就是围绕形成组织效能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围绕达成团队心里契约的共同认知系统的构建,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对象化与物质化过程中的习惯性行为方式的构建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企业文化管理逻辑也就是管理文化选择、文化共识与文化实践。在这里,文化选择是管理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其本质是所选择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能够对“形成组织效能”有正确的指导与统摄意义;文化共识是管理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的构建,其本质在于“建立一个达成团队心里契约基础上的共同认知系统”;文化实践是管理“培育出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其本质是在核心价值观的对象化与物质化过程中,实现个人、企业与顾客的价值。

3.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企业文化的结构要素及其特定的组合方式也就是企业文化自身内在的作用机制。由元概念可以推导出,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通过选择、共识和实践一组能够形成组织效能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此规范群体行为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性,进而衍生出企业的整体形象、行为风貌和晶牌效力的作用机制。由于企业文化管理的结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围绕着企业文化内涵的结构要素及其特定组合方式来搭建的,所以,企业文化管理机制的结构要素,也应当由“能够形成组织效能”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共识和实践等三大模块组成,而这三大模块之间的组合方式亦即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内涵是:以有效的文化选择为前提,以整体的文化共识为纽带,以持续的文化实践为落脚点,通过企业文化管理的对象化作用与物化运动,最终体现为物质与精神的生产力属性。这里:文化选择机制体现着企业文化管理的系统思考属性,它由文化的认知功能即企业文化的认知性选择能力,文化的思维功能即企业文化的判断性选择能力,文化的导向功能即企业文化的运用性选择能力的作用集合而成;文化共识机制体现着企业文化管理的态度调整属性,文化共识通过文化的教育内化功能、文化氛围熏陶功能和文化情感感染功能的综合培育而获得,又通过这三种功能的共同作用来表现文化共识的结果;文化实践机制体现着企业文化管理的无形经济属性,它表现为企业的个体文化习性、群体文化风貌、企业品牌文化的对象化功能。总之,通过这三者功能的交互作用,以及在这些作用的对象化与物质化运动过程中,最终转化为企业文化的经济与人文的生产力属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