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梦雷
释义

陈梦雷,姓名,我国历史上名为陈梦雷的知名人物有,明朝官员陈梦雷和清朝官员陈梦雷,二人均为福建人,后者一生著作颇多,编撰有《周易浅述》等书,并编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誉。

1、明朝 福建长乐 陈梦雷

人物简介

陈梦雷 字有震,号后溪。福建长乐东隅人,大厝裔。以儒士中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历任永康知县,建水知州,官止琼州府同知,荣府长史。

贡献

在永康多惠政,有甘棠遗咏。在琼州有抚乱功,海忠介公为之传。

报恩亭

现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前宅村,为明代古迹,距今已400余年,“报恩亭”系前宅村民的祖先吴蒙为纪念救命恩人陈梦雷而建。现被东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重点文物保护点。

相传明嘉靖年间,东阳县令曾三省(直隶人,即今河北省仪真人)平时专事搜刮民财,他知前宅村吴蒙颇有资产,决心敲诈一笔,遂以募集账济款为名,向吴蒙借款,遭到吴的拒绝。曾县令恼羞成怒,回县后伺机报复。

前宅村祖坟山“炉头山邱”以外地方,原来租给至亲陈氏经管。明嘉靖42年(1563年)3月6日,陈典的妻子患病死亡,临时安厝此处,陈典堂弟陈留出来阻止,发生斗殴,陈典被殴致死。曾县令认为报复吴蒙的机会来了,居然不分青红皂白,把吴蒙作为第二嫌疑对象抓到县城。其实案发这一天,吴蒙正到县里纳税,根本无作案时间。但曾县令抓到吴蒙后连审三夜,拷打逼供,吴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不招供。曾县令遂草草结案,将这起凶杀案呈报省巡抚汪公审批。汪公下令永康县令陈梦雷(福建长乐人,进士出身,时年31岁)复核此案,陈县令接到令后认为人命关天,就星夜单骑至东阳,亲自到出事地点向百姓一一仔细调查了解,查清此案确与吴蒙无关,遂上报解除吴蒙死刑并释放。 吴蒙出狱后,知陈公因为其平反,得罪了东阳县令曾三省,曾买通金华府尹叶公,对陈梦雷进行报复,将陈削职为民,陈公悒愤成疾。吴蒙遂寻到永康与陈公相会,并请陈公到前宅养病,终因药物无效而逝。吴蒙悲痛万分,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于村边建造“报恩亭”。“报恩亭”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建成,前后二进,占地200余平方米,内塑有栩栩如生的陈公及书吏像。1605年吴蒙还在亭中立碑:“为纪念陈公不朽恩德,以示后人”。 此亭建成后,几百年来,从明、清到现在,受到方圆数十里村民的爱护,一直保留无损。

2、清朝 福建侯官陈梦雷

人物简介

陈梦雷 (1650-1741年)字则震,号省斋,号天一道人,晚年又号松鹤老人。清·闽县(今福州市)人。清顺治七年(1650年)生。陈梦雷资质聪敏,少有才名。12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陈梦雷回乡省亲。翌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举兵反清。在福建遍罗名士,强授官职,胁迫士人同反。陈梦雷遁入僧寺,因老父被拘,不得已入耿幕,但仍托病拒受印札。当时,与陈梦雷同年进士、同官编修的安溪人李光地,也被迫来福州,迅即以“父疾”请假回家。据陈梦雷称,二人曾在福州密约:由陈梦雷从中“离散逆党,探听消息”;“藉光地在外,从山路通信军前”,共请清兵入剿;并由陈梦雷主拟请兵疏稿。陈梦雷还称,李光地“挨延半载,始肯遣人。则尽易臣疏,削去臣名”,单独向朝廷上疏请兵。李光地因此大受赏识,青云直上。而陈梦雷不但功被埋没,还因京师传陈梦雷任耿精忠 “学士”,又受到耿党徐鸿弼诬告,致以“附逆”罪被捕,入狱论斩。陈梦雷入狱前后,曾多次要求李光地为自己作证辨诬。李光地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返京后,也曾为陈梦雷“代具一疏”,但对陈梦雷在福州“离散逆党,密图内应及同谋请兵之事,一语不及。”陈梦雷因此大恨李光地,责其“欺君负友”,还写了《绝交书》。李光地断然拒绝陈梦雷的指责,向康熙奏云:陈梦雷所谓“臣上蜡丸书是他定的稿,实实无此事。”还指出:十四年(1675年)五月,自己将上密本之时,曾派人持书到福州找陈梦雷,陈梦雷“一字不见答”,因此只得“与家叔谋之”,陈梦雷对自己的攻击,是受忌妒自己的大臣指使所致。陈、李二人的是非争论,遂成历史公案。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经刑部尚书徐乾学救援,陈梦雷免死,改戍奉天(今辽宁省)尚阳堡。到戍所后,陈病倒;家中父、母先后去世;妻子也在流放地亡故。陈梦雷万分悲痛,但仍手不释卷,刻苦读书和著述。在奉天17年,一面教书,一面著述,先后编撰《周易浅述》、《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盖平县志》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九月,康熙巡视盛京(今沈阳),陈梦雷献诗称旨,被召回京师。次年,入内苑,侍奉诚亲王胤祉(康熙第三子)读书。由于恪尽职守,甚得胤祉好感。

康熙四十年(1701年)受命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历经5年,于康熙四十四年五月编纂成书。

历史评价

在长期教学中,陈梦雷见现有类书,“详于政典”,“但资词藻”,有许多缺点,因此决心编辑一部“大小一贯,上下古今,类列部分,有纲有纪”的大型类书。此事得到胤祉支持,特拨给“协一堂”藏书,并在城北买“一间楼”,雇人帮助缮写。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起,陈梦雷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图书共15000余卷,开始分类编辑。经过“目营手检,无间晨夕”的辛勤劳动,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五月,终于编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万卷,目录40卷,分历缘、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每编分若干典,全书共32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全书共有6109部。该书内容繁富,区分详晰,刊印后,即受各方好评。清人张廷玉称:“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外国学者赞誉该书为“康熙百科全书”。

陈梦雷回京后,康熙对其工作十分赞赏,曾亲临陈梦雷书斋,为之题联云:“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从此,陈梦雷名其斋为“松鹤山房”,并自称“松鹤老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其四子胤禛继位。胤禛即位后,胤祉因犯错被贬斥,陈梦雷受牵连,于雍正元年 (1723年)一月,被再度流放到黑龙江,这时陈梦雷已72岁。雍正下令由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重新编校已经定稿的《古今图书集成》,去掉陈梦雷名字,代之以蒋廷锡。

乾隆六年(1741年),陈梦雷在戍所逝世。

其他作品

陈梦雷一生编著繁富,除上述各书外,尚有《松鹤山房集》16卷、《天一道人集》100卷及早期刊印的《闲止堂集》2卷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