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昆山
释义

陈昆山,常用名,较知名的任务包括革命先烈、清代历史任务和江苏大学教授。

1、电视剧人物-陈昆山

陈昆山-陈博正饰演 《第2回合我爱你》

男 58岁

妙妙的爸爸人称“陈大”,谐音“真大”。当了多年邻长,热爱忙碌、付出。对政治狂热的妙父,一心想选上“里长”,却屡次落选,但屡败屡战。因此搞的陈家事情多、钱最少。妙父乐观、大嗓门,是个非常有戏剧性的大老粗,但,对女儿的疼爱却细腻而温暖。

2、江西名医-陈昆山

名医介绍

陈昆山(1936-)男,江西省高安县人,汉族,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首批名中医、国家二部一局遴选的第二批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委员,现任江西省中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和江西省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陈昆山,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早期在湖南711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调江西中医学院附院后起任硕士生导师,1993年晋升主任中医师、教授,1997年国家二部一局审批为第二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对象。现任肝胆、风湿内科主任,兼任中国中医风湿病学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西中医内科学会常务副主任。平生勤于临床,立足中医,积极开展中医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方法的研究。治疗肝胆病、风湿类病、急腹症和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培养研究生10名,带高徒1名。近10多年潜心研究肝胆、风湿类病卓有成效,享誉省内外。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公开出版《实用肝炎学》(主编)、《慢性病诊治与生活指南》(常务副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编委)等3本著作。开展肝胆科研课题4项,有2项正在结题待鉴定。

他坚持临床近50年。擅长内科杂症、急症,对肝胆病、风湿病有深入研究,经验丰富。目前仍坚持每周四次老专家门诊,经常被邀往外院甚或外省会诊,享誉省内外。附其名方一首:

名医名方介绍

【名方】益气活血利水汤

【组成】黄芪20~30克,白术30克,连皮茯苓30克,当归10克,三七粉3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郁金12克,车前子20克,陈葫芦壳30克。

【功能】健脾疏肝,活血利水。

【主治】各种肝硬化中晚期,因肝脾失调,日久气血水互结体内形成积聚水臌者。

【用法】成人每日1剂水煎2次,分2至3次口服。

【方解】

肝硬化中晚期,多属中医积聚水臌病。此病多因湿热疫毒蕴伏体内引起。初期多为肝郁脾虚,肝脾失调。久病必虚,脾虚则气虚,气虚多血瘀,气虚血瘀易水气停滞。正如《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金匮要略·水气篇》也说:“血不利则为水。”根据临床观察,积聚水肿病也多为气虚血瘀形成气血水互结,故常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取良效。方中黄芪、白术、连皮茯苓、车前子、陈葫芦壳等健脾益气利水为主药;当归、三七、赤芍等活血利水为辅药;柴胡、郁金疏肝理气兼引药入肝经为佐使药。

临床应用:本方立意主治各种水臌属于气虚血瘀水停者。我多年来运用此方为主,适当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良效,有效率超过80%,显效率在50%以上。若无明显腹水,属肝硬化代偿期,则应减轻或减去利水药。

【加减】气滞腹胀者,加枳壳、广木香、青皮;阳虚寒湿明显,加熟附、干姜、苍术、草豆蔻、厚朴;水臌甚、尿少体质尚实者,加甘遂末1克,胶囊装晨起吞服,见效则减量或停服;湿热中阻者,加大黄、牵牛子、虎杖、茅根;阴虚明显,加白芍、旱莲草、枸杞子、鳖甲;瘀血明显者,加桃红、姜黄、地鳖虫。水臌属疑难病症之一,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其治应当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即治本补虚不碍邪,治标攻邪勿伤正,特别要忌急求近功,不图远利的措施,否则必变症丛生,不可收拾。

主要参考资料

3、烈士- 陈昆山

个人履历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江西万载

出生年月:1895年

牺牲日期:1934年09月20日

人物生平

陈昆山 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万载县赤卫总队队长。1930年2月,任湘鄂赣边赤色五大队大队长。3月,率红五大队配合全县十万工农群众攻打县城。1931年5月,任赤色警卫营营长。8月,任万载县特务连连长。9月,任湘鄂赣省赤色残废战士教养院院长。1933年,任万铜丰县游击队队长,湘鄂赣边区游击队独立营营长等职。1934年8月,率30余名游击队员,转战浏、宜、万边境,在宜春慈化大坑突围时,不幸受伤被俘。9月20日,在慈化英勇就义。

4、历史人物- 陈昆山

本名陈灿(1842-1912),字昆山,清朝贵州贵阳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举人,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进士。初任吏部主事,后调云南,先后任澄江、楚雄、遂宁等府知府,升任迤东、迤南、迤西道道尹,擢云南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在滇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澄江水利,注意发展粮食生产,创建各府书院,政绩突出。曾两次担任全勘使臣,对中英滇缅划界作出了贡献,铮铮铁骨,一身爱国正气。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陈任迤南道尹,与甘肃西宁镇总兵刘万胜一起奉命与英国钦差大臣司格德会勘滇缅边界南段南定河至邦桑一段界务。英使蛮不讲理,妄图以势压人,强占中国领土,陈灿与刘万胜寸土不让,勘至孟马(今云南省孟连县境),就停勘而归,挫败了英使阴谋。今孟马有纪功碑记此事。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陈灿第二次单独与英使觉罗智再勘滇缅边界是南段。觉罗吞先是想霸占勐阿以下及南哈河以外各寨,甚至把南哈河内的一些地段也混指为英界,后又在勘察孟连所属腊户坝子时收买伪证,种种诡计均被陈灿识破粉碎。觉罗智不死心,又要求撤走所溪、干索、邦笼等地中国驻军。陈灿又大义凛然地表示,"拿枪打死我,我也决不同意撤兵。"为勘界,陈灿攀悬崖,下深涧,跑了许多"亘古人迹所不敢到"的地方,爱国保疆,置生死于度外。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英领事烈敦与迤西道道尹石鸿韶划勘滇缅边界北段,在英使压力下,中国失地甚多,当时任云南按察使的陈灿呈文外务部,要求不予承认此次划界,挽回了错勘的失地,又一次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贡献。著有《宦滇存稿》五卷。《知足知不足斋文存》二卷,又曾参与续修《云南通志》。后调任甘肃按察使,升布政使。复修《甘肃通志》一百卷。于1912年回籍,卒于家。年七十。

5、江苏大学教授- 陈昆山

陈昆山 1957年生,江苏高淳人。1989年6月原江苏工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工程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学会理事、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江苏省公路学会车辆技术分会理事、《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编委等。主要从事车辆动态性能控制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已完成部省级及企业科研项目40余项,有5个项目获奖,其中2项获部省级一等奖。参编著作及书籍4本,在学术期刊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6个,还获专利5项。

6、世界语者·陈昆山

陈昆山,名陈廷璠,号昆山,曾用空三。1895年,降生于户县美陂湖西晋候村。8岁,在陈永和办的书房师从化南。9岁,上玉蝉台小学。15岁,上县立高等小学。18岁,考入省立中学。五四运动前夕,与人创办《社会运动新思潮》《农友会》等刊物。5月3日,以北大哲学系代表的身份,参加各系代表会议,会上决定游行示威。担任学生联合会庶务副主任。1922年,同鲁迅、周作人、爱罗先珂创办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总务长,后主特学校工作。1924年,在济南为李虎丞招兵。曾任冯玉祥部第二集团军南路军政治部副主任,被岳维峻总司令委任为别动队队长。1928年,在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任教。与人创办上海建设大学。翻译美国L·桑戴克的《世界文化史》。1989年4月,上海文化出版社据中华书局1941年4月版影印再版。译《俄国史》上册,1940年出版,作为一部分大学的教材。双十二事变后,拟定双方驻军方案,避免一场大战。

曾在陕西教育厅特种人员培训班任教,担任兴国中学代理校长。1941年,开面坊,办益生造纸厂,任董事长。曾任省立高等专科学校教务长。1945年1月,任户县参议会参议长。创办知行农业专科学校,主持修户县到辣家滩公路、户县到机场公路。在白云山建一座桥,在涝峪口凿一条长洞,引水灌溉。

1948年,赴南京,劝李宗仁代总统坚持和议,迫蒋出国。解放户县,被迫随县府逃跑。成都解放后,参与办汽车合作社。该社接济西康部队。他在华西协高中任教。

1920年,列宁派维金斯基来中国,寻觅研究社会的人士。他找柏烈伟,柏找黄凌霜,黄找陈昆山。临成立组织,黄找张国焘、邓鲁等。陈昆山在北大学生会认识张国焘,“深知其为机会主义分子”,拒绝参加。

李大钊对维金斯基说,陈昆山能拉拢一部分军人。维金斯基、柏烈伟、邓鲁到陈家交谈。.维、柏、陈在北大图书馆分析中国形势。他们问陈,发动军队需要多少经费?回答:1500万。他们说太多,陈讲,陕西靖国军胡笠僧(景翼)、郭坚、曹俊甫、高进娃均缺乏子弹。如能从外蒙空运,宁夏镇守使马福祥可疏通。维金斯基讲:“我只能批准500万元,多则要与列宁同志说”。

维金斯基回国后,柏烈伟通知陈昆山,维要他去苏联。他和尤林春接头,准备出发。1920年,郭坚通电:“行政则取苏维埃,立法则采委员制。”京津各大报纸纷纷刊登。

他到赫塔,上岸,没带证件(张民权带),被扣40天。驻京代表格洛夫代尤林春给黑河当局打电话,他被放行。到伊尔库茨克,得知莫斯科召开第三国际会议,他在党部招待所住数月,没有消息,只好随留学生回国。赫塔远东局秘书坚决留他,要其到日、中、朝部工作。他诚恳地说:“适逢直奉战争,或许有革命的机会,我必须回国。”秘书感动,送他10金币路费。

回到北京,黑河华工会来信说,孙五昌在吉林集合6万人,怎么办?他派人到伯力给苏联党部发信。据说送给6门大炮,12万发子弹。

有一年,他在开封住了一段时间。岳维峻国民二军同山东张宗昌开战,大败,吴部进驻——陕州。他同赵虞卿、王宗山渡过黄河到山西,狼狈回陕,直赴三原东里堡杨虎城司令部,同孙蔚如谈河南兵败情况,研究西北形势。孙蔚如请杨虎城来,杨问二军兵败情况,他们说:“西安是西北门户,先保西安才有办法,还得快,否则,刘镇华等部一进西安,便不好办了。”将军果断地说:“对!对!明天就开。”杨虎城早到西安一步,保住城市。

1931年,宁粤分裂,胡汉民、焦易堂硬让陈昆山加入国民党,并作介绍人,请他参加国民党四中全会。“蒋介石之作风,我个人早不赞成,因其自私自利,不顾民众及国家利益。蒋不除,国家永不会搞好”。会后,他同焦易堂等人回沪,组织“中华人民救国会”。

1933年,陈昆山参加胡汉民的“新国民党”,该党旨在推翻蒋介石集团。中山大学放暑假,陈昆山教授进京秘密联络。后来,日军侵华,形势严峻,胡汉民及其干部觉得倒蒋对日有利,决定同南京合作。

邹鲁秉胡汉民之意,派陈昆山赴泰山,作冯玉祥的工作。他同将军多次交谈,终于使其同意赴南京任职。

陈济棠、李宗仁因蒋介石乘胡汉民之死,向两广进逼,起而反蒋。陈济棠派陈昆山回陕,联络杨虎城反蒋。他到韩城,杨派苏资琛 迎接。他到三原,杨准备会晤,得知陈济棠兵改,未谈。

全国解放前夕,陈昆山到成都,关麟征让他住进军校。杨尔瑛找校长张耀明:“你为什么教陈昆山住军校?陈是反动分子,你知道吗?”张把此事对陈说,他讲:“那么我搬家,免得连累你”。张说:“你公不怕,胡(宗南)说谁啥,不理就是了。”一天,杨党天对陈昆山说:“胡先生对你很不满,你要注意,最好别出门”。

他同成都工作人员王作宾、曹四勿联系,动员关麟征反蒋。关不满蒋左右陈诚之流,对蒋有意见,却不想造反,有思想包袱。陈昆山劝张耀明反蒋,颇为所动。他用车接王作宾、张履谦到校长办公室秘谈,拟定把邓锡侯,刘文辉和军校拉到一块,推关为总司令,在川南起义。张耀明赞成。这时,成都特务头子徐中济在楼下等不及,闯进办公室,大惊。他认识王作宾。

重庆解放,军校搬迁费迟迟不到。蒋介石来军校,留一部分学生,其余开走。张耀明留校,军校归胡宗南节制。胡与张在陕西时有矛盾,处处刁难。川西开战,军校被隔断,陈昆山对张耀明说:“你向胡宗南通电,王作宾已把电报呼号给我。”王说过:“如张耀明起义,把军校保住,刘伯承愿给张西南副主席,军校归他”张到陈家,陈说:“川西、川北只要出胡的范围就可以。”张讲,到川北要和邓锡侯说通,表示次日联系。第二天,军校同24军发生冲突,溃败。他坐飞机去台湾。过几天,成都传言,张耀明被蒋介石处决。

王作宾被捕,几乎死亡,解放后出狱。

成都解放后,户县有人看到陈昆山,向公安局报告。他被逮捕,押回户县。关押8个月,一再申明无罪。法院要他写悔过书,拒绝。刑前6天,写好自传,向后人表明自己的历史。

法院判决书写道:陈昆山担任“省参议、伪县长……网罗惯匪头子闫文良、沈步云、杨先茂等五十余人,编为特务队,以反共为名,四处抢劫、敲诈群众财物百十余次,烧伤群众十余人,枪打烧死五人……1949年,去南京两次,与匪头子李宗仁、陈诚等共谋反共措施……唆使贾筱侯大量制造炸药、地雷,修理枪械,充实反动武装……同时发给匪首杨志茂长枪五十多支,轻机枪三挺,秘令坚守城防……” 法院以“领导勾结惯匪恶霸破坏革命事业罪”,判处陈昆山死刑。

1951年7月1日,陈昆山被押赴刑场,腰中别着白毛巾,昂着四五运动先驱者的头。

一个爱国爱民的人,昨天,没有跪在胡宗南的面前。今日,被迫跪在新中国的面前。他的屈辱,同天大,同地大。

人民警察举枪,人民惊心动魄。子弹穿透教授的大脑,打落眼球。

陈昆山(1895-1951) 陕西户县人,又名陈空山。1921年在北京大学学习世界语,教师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1923至1925年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 曾担任总务长,是二十年代中期北京世界语学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47年同周尧合作创办陕西户县农业专科学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