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倪镗
释义

人物简介

倪镗,公元1262-1346年,字仲瑶,仲宝,号锦江,江西省余江县白塔人(今邓埠镇)。元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人物生平

倪镗生性耿直,博学多才。初任南康路教授,后升翰林侍诏,再迁晋宁知州。所至颇有政声,替人民做了一些有利的工作。曾奏请进行建立锦江书院,为桑梓造就了大批人才。元朝入主中原,他已退休在家,可朝廷八次下诏、三派专使,他只好应诏到职。谁知元世祖忽必烈听信僧人八思马的建议,下诏通令全国贬低孔子学说,并将孔子的“至圣”封号降为“中贤”。倪镗为此事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上《逆鳞书》,剀切陈词,据理力争。世祖览表勃然大怒,将倪镗削职为民。倪镗返回故里,热心教育事业。

公元1294年世祖死,第二年成宗铁木耳继位,知倪镗是刚烈正直之士,宣诏回朝供职。倪镗重申前议,奏请朝廷尊奉孔子以利教化。成宗省悟,诏令崇祀孔子。后来倪镗退休回乡,闭门谢客。足不入官署,言不议朝政,一心为地方教育服务。

相关事件

笃信儒学

倪镗父亲叫倪玠,倪玠有六子,倪镗是其次子。倪镗自幼攻读经术,笃信儒家思想,曾入江万里、唐震、汤巾等人门下,讲求义理之学。

入元,经廉访按使奥屯希鲁之荐举授信州路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教谕。在教谕任内曾与路学教授张卿弼相与编撰《六经精义》为儒学教材,后被举为路学学正。他本人又在安仁倪氏家塾基础上“置辟书院于锦江”。此事得县尹之资助,部使者亦以茂异上报。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升南康路教授,倪镗在南康路学教授任内,曾协助南康路总管重新修整白鹿洞书院教学规制,礼遇地方儒士,振复兴院学。

不久,倪镗被选为胄学助教,但他以母老辞。

尊孔被黜

公元1289年,倪镗被职罢官归里。

倪镗被朝廷罢官,事出有因。先是至元中,元世祖忽必烈曾听从吐蕃僧人八思马(八思巴)建议,贬黜孔子为“中贤”。作为儒家忠实后学的倪镗,面对“至圣先师”之“逆境”,挺身冒死上疏“逆鳞”。疏曰:“臣闻黄帝开天辟地创制立法功在天下,百世之后笃生圣孙。孔子道高德厚,教化无穷,为万代帝王之师,三纲五常不至湮没者,吾圣扶扶之功也。自汉及宋报德报功之典有加无已。国家兴学校,申礼教,翕然太平。今日之盛自古所无,乃有罢黜圣神之事,恐非社稷之福。且孔子所以为帝王师者,以有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也。今僧人八思马狡猾无状,敢倡妖言贬黜孔子为中贤,以愚惑上下,顾取一时之宠。回视孔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功天渊矣!臣本旧宋遗民,无意世事,八承信使,六奉诏书,三司临门,催迫上道。乡大夫耆宿人等劝臣一行,冀得少补朝廷,回荫乡郡也。不意虚构无补,自同犬豕豢养,有何颜见先师江万里,汤静晦于地下,又何面目整冠猎缨拜孔庭之下哉!伏乞英断,追回罢黜孔子中贤之诏,令中外仍旧崇祀。则天下后世称大圣人之所为,出于寻常万万者,岂不快哉”!

奏入,世祖大怒,将加以极刑。幸皇孙铁木尔救免,即日谢事罢官,放归故里。镗归田后,尝与吴澄等学者相友善往还,读书教学乡间。

复出履历

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49年)初,元世祖忽必烈逝世。皇孙铁木尔即位,史称成宗。成宗铁木尔急召倪镗至京师谒见。倪镗首以尊崇孔子进言,是年七月成宗诏中外尊奉孔子,并敕命建宣圣庙于燕京。

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成宗升倪镗为湖广儒学提举司副提举。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除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寻升应奉翰林文学、同知制诰。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为翰林侍制同修国史。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又相继出任宁远安抚使、知黎州、知晋宁州。

倪镗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以老病归里。

扩建书院

倪镗在乡间先人讲学旧基建锦江书院。该院有大成殿、敬仪堂、云章阁、同理楼等。并建祠专祀朱熹,配以真德秀、江万里,复以倪莹、倪介等乡贤多人陪祀。聚书万卷,置膳田,延师儒,推请长谕主其事。请于朝,诏赐额褒奖。后来,倪镗入觐,复“上其事,特旨申谕,俾所司崇护如初”。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翰林学士王构应倪镗之请为之撰记。

王构记载略称:至元间“江东倪氏创锦江书院,诏赐额褒异具纪成编,至南康教授镗入觐,上其事,特旨申谕,俾所司崇护如初”。“元贞丙申(公元1296年)镗请于构曰:‘书院本家塾,承先志非敢有所觊觎。误蒙二圣知奖’”,纶帛载分颁,苇荜荣幸,兹请铲石示永久,愿记之’。按饶州上流有奇石曰云锦,峭壁千仞,绚错成章,其下汇数郡之水渊连舒纡西北至于邑治,图志亦曰云锦江,而是院处其中。会岁壬辰(公元1292年)又徙而之南不二里许,水石清妍,云锦之胜毕至。殿曰大成,堂曰敬仪,阁曰云章,序曰同理。东辟祠室专食飧朱子,配以真文忠公,右列乡贤熊曲肱而下五人,左以寿春、杨州二府君陪祀。院之西仿苏子族谱亭,为堂曰带经、祠曰世美,高下方直,宏深敞丽,虽大郡校宫力出于公者有所弗及”。复“延师儒,推请长谕”,“若主奉掌祠,司财计之数者,皆其子弟为之而弗溷于宾。坐立有图,进退有仪,会课讲试一如常式,积之丰,廪之厚,期之深,予之至,礼之有,降而无替。凡六德、六行,先王之所以教,而士之得于心,而成其身者悉于是乎肆焉!”

在任湖北儒学副提举时因丁忧回籍,建议饶州路当局,支持柴中行后裔,柴公辅等,在余干重建南溪书院(该院址今属万年),祠祀柴中行,程文海为之记。复赞助金溪抚州路知县张泽在青田修复象山书院。祠祀陆氏棱山、复斋、象山三先生。程文海又为之记。皇庆间又“赎义庄田、购书、铸乐器”以实象山书院。使该院藏书万卷之多。作为江西儒学提举,又“力护陆氏先垅以遏豪族”侵渔。

主要著述

倪镗著述尚有《六书类释》、《广成笔记》等,惜皆不传。其中《六书类释》由麈相山作序称:该书综集历来诸家说文之长,“芟繁举缺为三百六十六部”。“始于契,契以记数成文,故以数居首,次二曰天,次三曰地,次四曰人,次五曰动物,次六曰植物。次七曰工事,缀疑以从类,存废以博考,七者备矣。有不可强收者归于杂,次八曰杂,次九曰举正辨伪”。“共三十六卷,为字九千八百有奇”。这是一部宏伟巨著,当时颇有影响。

历史评价

倪镗一辈子潜心儒学,或教学乡里,或出仕朝廷,均以宏扬儒学事业为己任,躬身尽力,死而后已。

倪镗无论是被贬,或致仕,均在锦江书院读书、著述、授徒。被黜时,尚扩建该院规制,有“衿佩四集,弦诵有程,俊造彬彬”之称。归田后仍“昼夜披玩不倦。”

倪镗在朝,由于其与其它儒官一再争取为朝廷臣尊崇孔子,振兴儒学,建议定制,故有元贞、大德、至大、皇庆等一连串崇儒尊孔“敕命”。其中包括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建成京师宣圣庙,行释莱之礼与奏定乐章。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诏加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尊号至隆等。上述诸端似均有倪镗建议之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