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乃懂的 |
释义 | “乃懂的”,也是今年非常流行的网络热词,意思跟“你懂的”一样、这句从英文"you know"翻译过来的,乍一听来让人不清不楚的话却成了网友们所有“心照不宣”的最佳表达,如果你知道他知道,就可以说上一句“乃懂的”来表达你的所有要求和所有心情。 通用于任何无法言说的公开场合的“三字经”。这个词是网络时代的眼色,举重若轻,彼此心照不宣。 网络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把这三个字的使用频率推向高潮,尤其是不雅照事件,它让天涯、猫扑等网络论坛上“求图”者数量暴增,楼主喊一声“我有图。请留邮箱,乃懂的”,就会有不少人用留邮箱的形式把帖子顶成热门。不过,有没有考神大家都懂;传播不雅图片到一定数量会涉嫌犯罪,大家也懂。“你懂的”三字成为网络隐语的代名词,圈起一个个网络亚文化的围城,围城中,有明显的无聊文化在蔓延。 之后,“乃懂的”开始风靡网络,前缀内容开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售楼中介会说“三居室,全明,可作价,你懂的”,意思是此房抢手;苹果用户说“求解锁、越狱教程,乃懂的”,意思是想要苹果手机破解程序,增加非官方免费应用软件;汽车论坛上还会有人留言“今晚汽油涨价,乃懂的”,意思是故意走漏风声,让大家加油去。至此,“你懂的”俨然已成为词性温和的流行词。 今年(2010)秋天,两段视频让“你懂的”忽然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感觉。有文化学者称,“乃懂的”成为一代人真的开始懂了的象征。当时,筷子兄弟43分钟的短片《老男孩》,以及北漂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在出租屋内高唱《春天里》的视频,在网络上无人不知。两段视频都以“梦想”为旗号,画面中的情节有把Beyond歌词译成普通话来记唱,有躲在被窝通宵玩俄罗斯方块游戏机,有看着喜欢的女孩子出现在《花仙子》的背景音乐里,还有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小细节则堆积着卡带、回力鞋、bp机、小虎队…… 这些元素让每个“80后”都能回忆起成长岁月的许多东西,而两段视频最终对“梦想照不到现实”的关注,也让无数80后,甚至70后感同身受:曾经年少张狂,如今为什么会被现实冷却?一位网友在看完《老男孩》后,如此留言:“跟着歌声一起‘内牛满面(泪流满面)’,80后,你懂的!”“乃懂的”成为一代人步入而立之年之后,集体思考的代名词,意味着曾经被怀疑垮掉了的一代,已经开始觉悟了。 “乃懂的”词性的转变是渐渐发生的,在一些夜晚上网时突然发现,“乃懂的”牵连出的内容已经勾起人们藏在心底的记忆、失落。就像原因相同的一块伤疤,痛过的人都能感知。这个流行词带上伤感的痕迹,它在默契中让人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原来我的感受有那么多人正在体会。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乃懂的”用“不必细说”的留白感动网民的同时,有些“不能细说”乃懂的”,却也正在用无声形成一种网络舆论。 央视焦点访谈中,一位官员面对记者关于收费用途,收费标准的连环提问时,一句轻描淡写:“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于是,在网友们对央视报道的热议中,“这事不能说太细”也很快流传开来。那位官员“不能说太细”的理由,也被网友归结为“乃懂的”。“乃懂的”从此也成为不少论坛中,瞄准疑似腐败讨论帖的热词,“撞了人还得有胆子大叫‘我爸是李刚’?乃懂的”;“贫困县供电局,哪来的钱建豪华别墅专供领导?乃懂的”…… “乃懂的”并没有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追问“这事不能说太细”的背后,到底有没有藏着,又藏着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细节和玄机。至此,这三个字已经聚集起自觉的批判锋芒和力量。 2010年年末,我们如往年一般,盘点回顾一年中曾经的热点,追踪“热点”现在的状况如何。很多人说不记得了。有学者说,网络传播的特点或许注定了它“喜新厌旧”的禀性,而且伴随着网络信息不断冲击视听,人们难免会有一些选择性遗忘。“乃懂的”则一面用感动,唤醒一代人的集体怀旧,一面用“其实我不懂”,责问现实中让人无法释怀的事件。有评论坦言,时间可能会淡漠一切,但对良知与公正的诉求,让民意永远保持追问与关注。随意一句“你懂的”,含蓄里的不是冷漠,也不可能误读为软弱和健忘。 有些事不能细说,有些事不必细说。不必细说的事情多了,说明你我间彼此的信任多了,认同感多了;不能细说的事情少了,说明公平正义的阳光照到了更多的地方。但愿,来年再说“乃懂的”的时候,更多的是指代不必细说的事,而不是不能细说的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