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代辽阳东门瓮城遗址
释义

明代辽阳东门瓮城遗址是明代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最为坚固的要塞。该遗址分三处呈弧形分布。

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

明代辽阳城分南北二城,平面呈“曰”字形,城墙皆以砖包夯土砌筑,其中南城为主城,城高10.26米,周长7922.72米,设城门6座,东门即名平夷,城墙四角皆有角楼,还有钟楼和鼓楼。

东门敌楼及瓮城遗址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遗址修建所用青砖规格一致,抗压力极强,墙砖之间用石灰沤制黏合,墙垛再用填土夯筑,黏着力可历经600余年不减。

从现存遗址看,明代辽阳瓮城设施比较完善,城内可驻军、屯粮,还有完善的排水设施,而且瓮城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互为掎角,一旦敌人进攻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对敌取“瓮中捉鳖”之意。

从遗址的城池规模可看出,当时墙体均为砖包夯土砌筑,宽度约7米异常坚固,城墙顶部可并行马车,墙基至墙体逐级内收,与辽阳明城墙“高厚壮固、屹然雄峙”的史实记载相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