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眠石 |
释义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眠石 创作年代:宋代 作者:饶节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静中与世不相关,草木无情亦自闲。 挽石枕头眠落叶,更无魂梦到人间。 作品赏析饶节本来是个读书士子,曾投在曾布门下,后因与曾布议论不合,于是出家为僧,法号如壁。他居邓州香岩山,名其所居室为倚松庵,自号倚松道人,取意于自己的诗句:“闲携经卷倚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可见他那种闲云野鹤般的风采。他曾有诗写到他的倚松庵:“庵外无人谁过前,老松千丈独参天。煮茶春水渐过膝,却虎短墙才及肩。”又有诗写到他的山居生活:“禅堂茶罢卷残经,竹杖芒鞋信脚行。山尽路回人迹绝,竹鸡时作两三声。”都可见出其居处环境的幽僻和生活心境的恬适。这里的几首诗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这种生活情趣。陆游评他的诗“为近时僧中之冠”,说明了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吕本中说他的诗“萧散”、“高妙”,代表了他的诗的基调与标格。 《眠石》着重写脱俗的安闲自得心境。眠石即枕石而眠之意,题目已表现出一种高逸脱俗的气息。 首句以直抒胸臆的叙述语起。“静”是与“动”相对的。世俗之人牵缠世情,能动不能静。只有脱尘出俗,斩断名缰利锁,把浊世远远抛开,才能达到“静”的境地。所以“静中与世不相关”,开始便把基本心境一语道出,这种起法开门见山,也喷薄有势,但全要靠下文展拓得好。否则,主要意思已明,而续语不称,便索然无味了。这首诗是承接推衍得好的。 次句由人写到物,不只人处“静中”,“与世不相关”,这里的草木也与世“无情”,而自处“闲”中。草木也具人性,草木写活了;草木也与人同志,人不再孤单了。人被置于相宜相得的环境中,人、草互映互衬,合为一体,诗的境界扩展了,遗世脱俗的气氛也更浓郁了。好花还须绿叶扶,扶得好。 第三句如果接着说偃仰床席,也是可以的。不过拈出了“床席”,便会使人有吃力之感,损伤了自然,而且也沾染了人世气,冲淡了离尘脱俗的况味。妙在诗人是以石为枕,以落叶为床席,就那么躺下来了,十分自然闲散。一切都凭依于大自然的赐予,诗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享有大自然的一切,自由自在地生活,与人世不沾边儿。 末句再把离尘脱俗的境界推进一步。不只醒着的时候,处于“静中”,淡然忘世,睡上一觉,梦中也与尘世毫不相关:“更无魂梦到人间。”真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超尘拔俗了。 小诗语言平淡,创造的意境却是浓郁的。一笔浓似一笔,一句深过一句,而那高怀遗世、萧散自得的情态都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饶节,字德操,后更名如璧,号倚松老人,抚州(今属江西)人。宋神宗熙宁(1068-1077)末期前后在世。曾为曾布门客。后落发为僧。陆游称之为当时诗僧第一。有《倚松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