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芒果曲霉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病名:芒果曲霉病 英文病名:Mango aspergillosis 病原类别: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病原菌有2种:1黑曲霉2:黄曲霉 危害对象:芒果。 分布:南海、湛江。 危害部位:危害果实。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头球形、黑色、黑褐色;孢子梗壁光滑,基部有足细胞、褐色,泡囊球形,近无色或淡褐色,上密生梗基及一排小梗;分生孢子球形近球形,暗色,表面有细刺,直径约4μm。 生理生化特征在Czapek培养基上菌丝白色,疏松或紧密,培养基反面或白色或黄色。 侵染循环冷藏贮运过程中,受冷害的果实极易受感染,冷害愈重,愈益发病。 发病条件芒果低温贮藏发生冷害的临界温度因品种、成熟度和贮藏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成熟度低的果实一般较易发生冷害。冷害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果实在不适当的低温下,时间长则发生冷害。 危害症状初时果实出现大片浅褐色至褐色的不规则斑,病斑后期密布点点黑霉,病果迅速软腐、流水,向周围健果接触传播,造成贮运期果实大量腐烂。 防治方法(1)避免冷害发生。在进行果实冷藏时,应将温度控制在10~13℃之间。 (2)果实采收或采收后处理应尽量减少机械伤,包装箱内最好加泡沫塑料内衬,果实分层放置,减少运销过程的机械损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